我的回忆录之五十有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6章 我的酒瓶与电话卡

当年自从开启美术启蒙后,觉得许多东西设计都很精美,一经接触就爱不释手。

所以我很喜欢收藏。

收藏那些精美的东西。

唯一可惜的碍于当时没钱可供我潇洒地玩这个,所以我只能收藏那些不要钱的东西。这点比不得京城马先生,他也喜欢收藏,不过他有钱支持他收藏,因此他越收藏好东西越多,慢慢地盖起博物馆来收藏展示他那些藏品。

而我收藏的这些东西虽然当年没花钱,现在却也不值钱。换句话说就是正因为当年没花钱导致现在这些东西也不值钱。

比如酒瓶。

酒瓶的起始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反正最早应该是酒坛,而且肯定是那种很大的酒坛,否则支撑不了韩信渡江。

在我小的时候,我一直认为酒瓶都是那种最普通的圆柱形的和现在的啤酒瓶差不多只不过是透明颜色的。

后来慢慢发现有许多酒瓶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这些年慢慢收藏,也积攒了一些比较好看的。

这是一款设计成卷起的书卷样式的酒,瓶身写着那种古老的篆字,颜色如汉代画像砖类似,整个设计透出秦汉古风意韵,酒名也和书本很贴切,叫“酒典”。

可惜这个蓝色实在是破坏美感。

这个肯定不会是设计师出的稿,没有哪个设计师会这么笨。大概率是甲方胡乱改的。

作为设计师,最害怕的就是遇到不具备审美观点还自以为是的甲方,有时候会把你精心设计的东西改得面目全非,所以我有些时候不让他们说这是我设计的东西。

怕影响我形象。

这时心里会默念十遍:“他们给钱了”“他们给钱了”┄┄

这是一款鲁迅坐像的酒。

教员曾评价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上学时我们学过无数篇他的文章,那个时候我们只为考试而学的那些东西如今重新读起来仍然很亲切。

这个坐像我印象很深,是我小的时候去上海虹口公园时见过的。

他那特别有特点的胡须提醒我们,想要成为一名艺术家必须要在造型上有自己的特色。

这款名为“千童”的酒樽设计的酒瓶是徐立群送给我的,他知道我收藏特别样式的酒瓶后就放在了心上,为我搜罗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酒瓶。

酒樽最早为古人温酒或盛酒的器具。

其实对于知书达礼的国人来说,礼之一说足够学上几年的,别的不说,这个酒樽两个字至少我们还认识,其他的诸如斝、簋、卣、觚、尊、鬲、爵等等,有些别说我们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恐怕连字都不认识。

哪怕我认真读过好多遍易先生的《中华史》,前几集对这些东西曾有过介绍,当时学得也很认真,曾记得一些。

只可惜岁月不饶人,记忆减退,现在也早已经忘记了。

这款“老白干”从瓶上的画中可以看出来,至少应该有8种设计。

我只有何仙姑和蓝采和。

这款设计中,印着人物像笔洗的那部分应该是装热水的,然后写着老白干那部分装酒的瓶子可以放在热水中,起到温酒的作用。

北方的冬天很冷,把酒温热了喝是许多地方的习惯。

作为大庆人,“三老四严”那是铭刻在骨子里的,所以尽管这个酒瓶设计并不突出,仍然被我收藏到书柜中了。

就着饺子喝酒是北方人特有的习俗。

聪明的商家把酒瓶设计成了饺子形状,意喻着“饺子就酒,越吃越有”的良好期待。

现在这种设计已经很多了,当年我初见时觉得极为漂亮。

今世缘是一个良好的彩头,冲这个名字就会有许多新婚的青年男女选择这款酒。

还有许多这种一两二两装的小酒瓶,设计小巧、精美,令人爱不释手。

这个酒瓶估计要占整个商品价值的一多半了吧!

还有许多坛状的、各种系列的、各具地方特色的许多酒瓶,都不再一一展示了,包括一个瓶里是一条精雕的玻璃龙的酒瓶,我始终不明白这个龙是怎么放进去的。

当年收藏的还有电话卡。

手机还不流行的时候,我们那个时代还经历过一种叫电话亭的东西。

路边建个小亭子,里边放上一部电话,路人有需要的时候,就到小亭子里给需要的人打个电话。

这种电话亭里的电话和那种街头报刊亭中的电话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不需要专门的人看守,而后者需要有人。

电话亭中的电话有插卡和拨号两种。

插卡类的电话就是买一种带磁条的电话卡,里边有价钱不等的费用。

用的时候把有磁条的一面按箭头指示方向插到电话机中,电话显示屏中会提示卡的余额有多少。

这个时候电话就可以正常拨打了。

如果电话卡中没费用了,通话就会被强制中止。

如果你没有另一张电话卡,就只能望电话兴叹。

由于这种电话卡设计精美,慢慢变成了人们收藏的热点。

商家也及时推出许多套系。

这些卡后来越来越精美,引起许多人的追捧。

当年应该在BJ哪个地摊上,我看到了一套由香港汪氏艺术公司发行的《三打白骨精》的十二张一套的电话卡。

画得极为精美。

这套设计取自赵宏本和钱笑呆两位老先生绘制的连环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本连环画是我小的时候很喜欢的一本。

这套电话卡的背面还印制了赵宏本先生的水浒一百单八将。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线描,人物表情生动,构图疏密得当,本身也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精品。

从这套编号为0426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开始,我开启了我的电话卡收藏之旅。

慢慢地我开始有了更多的套系。

比如这个50张一套的《风采》,整个套系选取了教员各个时期的照片。

这个套系在每张右下角写上了“金运卡”。

这里说句题外话,回忆录即将完成之时,大家可能已经大概看出来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其中一点那就是我一直承认我自我意识极强,很难受到别人的思想的影响,不论什么事儿什么爱好都会第一时间先经过自己的独立思索,对不明白的事件或知识总是喜欢找许多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比如读到《道德经》找七八个版本然后形成自己的理解的《道德经》理念,再比如打乒乓球时不能说全国就我一个人这样打正胶也差不了多少,再比如听歌我基本上没有太喜欢的歌手而只有喜欢的歌,还有我看书报刊物时基本上是不太看注作者的┄┄

等等,等等。

所以像我这样的人一般来说很难有什么样的人能让我佩服。

身边的无数人的真正亲朋都告诉我少和夏虫语冰,少吵架。

其实我也知道我这个毛病,只要听别人说的时候对其不太正确的东西视而不见不乱主动挑衅就肯定会没事儿。

以后我尽量做到。

在这之前我要说的是我也有崇拜之人。

只要在这一点上别挑衅我我们就应该有和平的基础。

至少我从没要求身边的人如何如何。

还有教员像与他亲手书写本人创作的诗词相结合的。

在所有和教员有关的电话卡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张斯诺在延安照的这张戴着八角帽的照片,配上他手书的《七律.长征》一诗,是一个完美艺术品。

电话卡的题材是比较丰富的,毕竟这不同于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需要国家管理部门严格审批,所以当年应该是出了不少。

有我比较喜欢的红叶题材的。

有漫画题材的,其中还有一些包含有企业文化内容的。

还有我特别喜欢的这种小木偶题材的贺卡类的,可惜这个套系中的小木偶不太好看,远远不如当年我买的那套再也找不到的小贺年卡中的木偶小人可爱。

有中国电信出的《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一套12枚的,当年我记得还有另一套也是这个题材的,不知道放到哪儿去了。

还有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比如这套古迹的。

还有传统文化中国结的,初稿时没发现这四张一套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中国结,这次刊校后摆放好非常漂亮。

这个设计师设计得非常好,分开来是一张张电话卡,合起来是一个完美的艺术造型。

可别小看这个结。

我百度了一下。

它缘自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在战国时代出土的铜器上就有中国结,后在汉朝的时候成为一种仪礼记事,至清朝才开始于民间发展,有双钱结、纽扣结、琵琶结、团锦结、十字结、吉祥结、万字结、盘长结、藻井结、双联结、蝴蝶结、锦囊结等多种结式。

确实涨知识了。

可惜我一种也不会。

还有文房四宝的。原来我一直以为文房四宝的排序是纸笔墨砚,现在看来应该是笔墨纸砚。

还有音乐器械的,当时背面还有这样打着擦边球的广告(我也是第一次看到)。

那个年代许多城市都有这种电台,每到午夜就会由主持人和观众互动谈一些情感话题,从这个公开发售的电话背面登的诸如《两情密语》《单身夜话》《寂寞女人心》等等广告就可以看出那个年代的特色。

还有许多诸如琵琶、二胡、月琴、古筝、扬琴、柳笛等等我们熟悉的古典乐器!

至于那些箜篌、阮、埙、笙等等有的我只过名字,没听过演奏的乐曲。

还有纯我国古典乐器弹奏的名曲的!

这里我听过的有《梅花三弄》《高山流水》和《十面埋伏》,另一首我听过的《春江花月夜》没在这里。

还有题为《小夜曲》的一套,我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意思,只是单纯的夜晚画面。

还有表现中秋诗情画意的。两张卡合在一起就能发现设计师用一个圆形的我国传统纹饰寓意月饼。

想起了网上关于月饼和嫦娥的段子。

真有有才的。

还有国画题材的,这个是梅兰竹菊系列,属于写意画。

还有新春吉祥话的。

最初我以为是一幅对联,但看了一下平仄又不符合。

这里说句题外话,每年我都能看到春节贴对联的时候把对联贴错的。

春节贴春联是我国的一项流传久远的传统。最早叫“桃符”,就是那个总把新桃换旧符的中的桃符,直到明代才改为“春联”。

贴春联时要把上联贴于门的右侧,下联贴于门的左侧。

一般情况下,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就是三声四声)放右边(不考虑入声字),最后一个字是平声的(就是一声二声)放左边。

这里说的左右是人面向门的方向。

还有中国传统建筑的。

这套选取了巷、宅、井、坊四种。

还有诗词的。

还有京剧脸谱的。

还有四大美女的。

还有春夏秋冬题材的。

还有三羊开泰等吉祥话的。

最后,当然少不了石油宽带的(其实把这个放在这里有些勉强,这个不是电话卡,是油田宽带城域网,上网用的,不过做为一名油田人,没有一张类似的卡说不过去,思来想去还是放在这里吧)。

还有许许多多没有整理的。

另外,当初初稿时为了赶进度,所以没有一张一张地扫描出高清的图,只是简单地在插册中大致用手机照了下来。

现在精校了,开始把文中涉及到的电话卡全部进行了扫描。

看着清晰的插图,心情愉悦,全然忘记了五六个小时的劳累。

可以安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一件幸福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