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甲午战前的东亚政局
甲午战争是本书所有故事的起点。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日本、朝鲜的国际地位和历史命运,还给了俄国可乘之机,使其进一步向东亚扩张。
影响深远的甲午战争
从长远来看,没有甲午战争,就不会有“满洲”和朝鲜问题。没有“满洲”和朝鲜问题,就不会有日英同盟。没有日英同盟,就不会有日俄战争。没有日俄战争,就不会有关东军。没有关东军,就不会有九一八事变。没有九一八事变,就不会有伪满洲国。没有伪满洲国,就不会有七七事变和太平洋战争,更不会有日本的战败和投降。当然,历史不能用如此线性的发展观来描述。但甲午战争引发的连锁反应,无疑构成了日本帝国兴亡进程中的重要开端。
日本是这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它战胜了东亚的主要对手,攫取了2.3亿两白银,割占了中国台湾岛和澎湖列岛,并迫使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甲午战争使日本在朝鲜建立了优势地位,为15年后吞并朝鲜奠定了基础。同时,日本也让西方列强认识到,在远东地区崛起了新兴的强国,与顽固不化的清政府相比,它更愿意接受西方的游戏规则,是一个值得拉拢的对象。
对中国而言,甲午战争终结了中朝之间数百年的宗藩关系,清政府势力就此退出朝鲜,东亚传统世界秩序宣告瓦解,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甲午战败还深深地刺激了中国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他们开始寻求变革,救亡图存。另外,清政府为筹备巨额对日赔款(几乎是年收入8900万两白银的近三倍)而大举借贷。以此为契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剧。
对朝鲜而言,甲午战争切断了它与中国的宗藩关系,使其周边的国际环境更加险恶。日本一心想要吞并朝鲜,对朝鲜内政蛮加干涉,引发朝鲜国内的反日和恐日情绪。在俄国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后,朝鲜政府开始倒向俄国,俄国在朝鲜的影响力迅速增加。
最后,俄国通过主导“三国干涉还辽”参与到东亚国际政治和经济竞争中来。清政府决定联俄拒日,1896年6月,双方签订密约防御日本。中国允许俄国修建纵贯黑龙江与吉林通往海参崴的“中东铁路”[36],俄国则提供大量贷款,协助中国提前偿还了对日本的赔款(从7.5年提前到3.5年还清,从而节省了部分利息)[37]。1898年,俄国强行租借旅顺和大连,并于1900年侵占“满洲”。此后,日本和俄国围绕朝鲜和“满洲”展开激烈争夺,最终引发了日俄战争。
这场意义深远的战争是如何开启的?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当时的日本局势。
“剃刀大臣”陆奥宗光
日本从1885年起实行内阁制,第一位首相是伊藤博文。其后,黑田清隆、山县有朋、松方正义等元老也曾担任首相。但他们的任期都不长,主要原因是与政党不和。政党利用预算审议权对内阁发难,内阁则利用手中的警察权干预选举。双方争持不下,摩擦不断,国政运营举步维艰。
1892年,元老们为了打破僵局,推举伊藤再次组阁。伊藤说:“我可以出来,但你们也要支持我的工作,否则恕难从命。”[38]于是,山县有朋、黑田清隆、井上馨、大山岩等人纷纷出马,一起入阁担任大臣。这届内阁实力超强,被称为“元勋内阁”(1892年8月—1896年9月)。不过,内阁成员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外相陆奥宗光。
陆奥既不是元老,也不是藩阀,为什么能担任外相这一要职?那是因为他既聪明又有才干,深受伊藤博文的青睐。陆奥才思敏锐,手腕凌厉得像剃刀一般,时人称他为“剃刀大臣”[39]。
陆奥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生于和歌山藩,与坂本龙马是密友,两人一起参加明治维新,龙马被刺杀后,陆奥曾为他寻仇。明治维新后论功行赏,他也被授予过重要的官职。然而没过多久,便因对明治政府的施政不满而辞职。几年后,西乡隆盛在鹿儿岛发动叛乱,陆奥积极响应,阴谋颠覆政府,事败后被逮捕,处以五年监禁。在狱中,他翻译了英国哲学家边沁的名著《道德与立法原理》。
陆奥入狱四年后,蒙天皇大赦,提前获释。伊藤认为陆奥是难得的人才,劝他去欧洲游学。到欧洲后,陆奥勤思苦学,迅速掌握了现代国家运作的基本原理。回国后,他在伊藤的安排下进入外务省,很快被提拔为驻美公使。另外,陆奥有个门生叫星亨,是自由党的高级干部,在陆奥的运作下做过众议院议长。伊藤邀请陆奥入阁,也是想利用陆奥和星亨的私人关系,寻求与自由党的合作。
陆奥没有辜负伊藤的厚望,在外交事务上取得累累硕果,被视为现代日本外交的奠基人,位于东京霞关的外务省入口处至今仍矗立着他的铜像。陆奥还是位慧眼识珠的政坛伯乐,他发掘过星亨、原敬和加藤高明这三位政治天才。星亨是明治后期最强力的政党政治家,而原敬和加藤高明则作为首相主导了大正民主化进程。
内阁与政党的对立
甲午战争爆发前,内阁与政党关系险恶。政党要求节减行政经费,休养民力,内阁无法同意。而内阁想增加预算,必须通过议会这关。在审议预算时,政党屡屡作梗,连续击垮了两届内阁。预算案通不过,元老们很是焦躁。东亚国际形势紧迫,尤其是来自中国和俄国的军事压力,让他们产生了危机感。
先说俄国。俄国此时正向远东地区扩张。1891年5月,横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铁路动工,这条铁路连接了莫斯科和海参崴,可以运输军队,也可以输送资源。1892年,俄国又着手在海参崴建设军港,并派舰队驻扎于此。随着欧亚陆海两路的贯通,日本感到来自北方的威胁剧增。
再看中国。北洋舰队已两次到访日本,名义上是访问,实际上是示威。[40]北洋舰队拥有两艘7000吨级的德制铁甲舰——“镇远”号和“定远”号。第二次访问时,北洋舰队还邀请日本议员和记者登舰参观,展示舰队威容。日本人对这两艘巨舰既羡慕又恐惧,因为国小民穷,他们买不起这么大的军舰。尽管日本一心要将朝鲜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但有北洋舰队在,他们就无法得逞。
为了对付中国和俄国,内阁在1891年提出了军备扩张计划,但相关的海军预算一再被否决。伊藤第二次出山担任首相,并且邀请多位元老入阁,为的就是解决海军扩军的问题。
此时的议会第一大党是板垣退助和星亨领导的自由党,面对元老倾巢而出的伊藤内阁,他们认为这是与藩阀一决胜负的好时机,于是坚决抵制伊藤内阁的预算案。自由党并非是倡导和平主义的政党,他们对外扩张的野心一点儿不比藩阀政府逊色。自由党也乐意看到海军强大,甚至制定了建造10万吨军舰的政党方针,但他们坚决反对增税,并提出“节减政费,休养民力”的口号。[41]
自由党反对增税,是因为它代表着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利益。当时只有高额纳税的地主和商人才有选举权,如果内阁增税,负担必然落在他们身上。自由党不敢得罪支持者。那么,又要建造军舰,又不能增税,钱从哪里来呢?自由党要求内阁削减行政经费和官员工资。对此,伊藤内阁无法同意。双方僵持不下,议会便要弹劾内阁。
面对自由党咄咄逼人的攻势,伊藤内阁一筹莫展。此时,井上毅献上一计:以天皇下诏的形式打破僵局。[42]伊藤于是联合众元老请求天皇下诏,命令议会与内阁妥协。如果议会无视天皇权威,顽抗到底,伊藤则决定解散议会,重新大选(根据宪法,首相有权解散议会并重新举行选举,以打破僵局)。重新大选对政党也是考验,因为不仅要消耗巨大的精力和金钱,还极有可能落败。
1893年2月10日,明治天皇召集元老、内阁大臣和贵众两院议长开会。天皇在会上发出御旨,要求内阁与议会同心协力、和衷共济。天皇说:“国防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耽误一天便会遗恨百年。既然现在各方都缺钱,那朕做个表率,今后六年,每年从皇室经费中拨出30万,用于补充造舰的费用。此外,所有文武官员今后六年也要拿出十分之一的俸禄来建造军舰。”
明治天皇下诏后,内阁和议会开始妥协。内阁满足了议会的一些要求,如推进行政改革和减少行政开支,而议会则同意重新审议预算案。海军预算在稍做削减后,最终获得通过。
甲午战前的国际局势
在19世纪中期之前的东亚,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被称为宗藩秩序或朝贡体系。朝鲜、琉球、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藩属国定期派使节到北京朝觐皇帝,献上贡品表示臣服,中国皇帝则会册封藩属国国王,并赏赐前来朝贡的使节。因为赏赐的礼品远远超过朝贡的贡品,藩属国都愿意来北京“打秋风”,而清朝也乐意享受“万邦来朝”的优越感。
不过,两次鸦片战争之后,这个古老的秩序在西方列强和日本的侵蚀下,朝不保夕,日渐崩溃。1873年,法国侵占越南;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这给清政府连敲了两记警钟。为了强化对朝鲜的控制,清政府将朝鲜事务交给北洋大臣主要负责。1882年,清政府还借平息朝鲜内乱之际,派吴长庆率六营清兵(3000人)进驻朝鲜,并与朝鲜签订了《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重申“朝鲜永列藩封”。[43]
与此同时,日本一直试图打破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先将其转换成西方的条约关系,再将朝鲜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日本处心积虑要吞并朝鲜,一是为了巩固国防,二是为了获得向大陆扩张的跳板。而且,至19世纪中叶,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日本也想紧随其后,在东亚掠夺殖民地。
明治政府一成立,就制订了以武力征服朝鲜的计划。不过由于国力微弱,征朝计划被搁置。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了《江华岛条约》,其中规定“朝鲜国系自主之邦,保有同日本国同等之权”[44],这就是要否定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
宗藩关系VS条约体系
近代国际秩序以条约体系为基础,其特征是国家主权至上,属国无外交。在条约体系下,如果朝鲜是中国属国,它就没有外交主权;如果它拥有外交主权,那它就不是中国属国,不存在第三种可能。然而,清政府和朝鲜认定的宗藩关系并非如此。清政府主张,尽管朝鲜是中国属国,但它却拥有独立的外交主权。这种暧昧定位既可以维护宗藩关系,又可以规避涉朝外交纠纷。但这种特殊关系却一直难以被西方国际社会所接受。[45]
1882年,清政府为制衡日本,授意朝鲜政府与美国签订《朝美修好通商条约》。清政府认为,一旦签约,如果日本对朝鲜有所企图,则可能引发美国的干预。在条约草案中,李鸿章要求写入“朝鲜为中国属邦,而内政外交事宜向来均得自主”的条文,间接要求美国承认朝鲜是中国属国。对于李鸿章的要求,美国代表认为不合常规,拒绝接受。[46]后来李鸿章放弃该条文,改由以朝鲜国王照会美国总统的方式,声明其为中国属国。[47]
后来,日本挑起事端,正是打着帮助朝鲜独立的旗号。尽管日本讲得冠冕堂皇,但实质上是要吞并朝鲜。不过,日本的旗号因为较符合近代国际社会的游戏规则,反而更能为西方列强所接受。因此在法理认知上,清政府先输了一筹。
甲申政变与《天津条约》
面对中日两国的明争暗斗,朝鲜政府做何反应?朝鲜政府高层此时分为两派,一派是守旧的“事大党”,主张坚持传统,继续奉中国为宗主国;另一派是激进的“开化党”,主张脱离宗藩关系,以日本为榜样,推进文明开化。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后,中国内地防备空虚。1884年8月,清政府命令吴长庆率驻朝鲜的三营清兵回撤,留下袁世凯和余下的三营清兵继续驻守。12月,金玉均等开化党人认为有机可乘,于是联合日本驻朝公使和驻军发动政变。他们占领王宫,杀死大臣,挟持国王,成立开化党政府。政变后的第三天,25岁的袁世凯带兵入宫,击败开化党人和日军,夺回了国王。在混乱中,日本军营和公使馆也被朝鲜民众焚毁,代理公使和开化党人狼狈地逃到了日本。1884年是甲申年,这次政变被称为“甲申政变”。
冲突结束后,双方和谈。1885年4月,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天津谈判。双方约定同时撤兵,今后如向朝鲜派遣军队,要事先通知对方。就结果而言,清政府做出巨大让步。事变之前,驻朝清军有3000人,而驻朝日军不足1000人[48]。《天津条约》生效后,中国失去了兵力上的优势。而且,“如果朝鲜将来发生动乱,中日两国可同时出兵”的规定也遗患无穷。清政府之所以让步,与东亚局势密切相关。中法战争刚刚结束,清政府正与法国进行严重交涉,英国和俄国对朝鲜半岛也蠢蠢欲动,形势甚为复杂。在此情形下,清政府力求尽快平息事端,不希望事态扩大,尤其不愿看到日本与法国联手。
《天津条约》签署后,中日两国在朝鲜相安无事了10年之久。在这十年里,日本尽管承认中国在朝鲜的优势地位,但并不承认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为了打破宗藩体制,日本积蓄力量,准备再次挑战中国。结果,朝鲜内部的一场动荡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