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二)
投资大概是世界上最难做好的事情之一,其挑战性来源于世界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在这个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中不断做出投资决策,以寻求实现超额收益。而支撑决策行为的,归根结底是我们的认知体系。这就意味着,构建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是投资者最重要的修炼。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认为:人类有两套决策机制——系统1和系统2。系统1基于直觉、本能、情绪和经验,而系统2基于理性思考。在人类的决策机制中,这两个系统都会发挥作用,缺一不可。系统1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脑力消耗少,无须意识控制,可以帮助人类在任何情况下做出决策,包括信息不全甚至没有信息的时候。因此,系统1在多数时候占据主导地位。但系统1的缺点是容易出现各种认知偏见,导致决策失误。系统2是基于理性而非直觉的体系,需要有意识地运行,需要保持足够的专注,反复推演比对,才能做出决策。因此,系统2决策准确率更高。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决策时间长,脑力消耗大,所以系统2往往在思维过程中比较懒惰,多数时候任由系统1摆布,甚至经常沦为系统1的说客,用看似理性的外衣包装一个拍脑袋的决定,以美化这个决策的合理性。
如果我们套用卡尼曼的理论,就不难看出,上面我们所说的认知体系的修炼,究其本质,就是对系统2的训练。训练的目的是把系统2训练激活,让它不再懒惰,在决策中夺回主导地位。就像人的肌肉一样,用进废退,需要去健身房反复高强度锻炼才能让它强壮起来。
但是,练肌肉要讲究方法,不能瞎练,否则很可能造成肌肉拉伤,结果适得其反。同样,认知体系的修炼也需要正确的方式。
投资大师查理·芒格认为,世界上有一些基本的普世智慧(elementary worldly wisdom),来自人类所有的主要学科领域。每个人都应该广泛涉猎和系统学习所有重要的学科,并把这些学科的理论精髓总结成一个个思维模型(mental models)。芒格反复强调,一个人要有多元化思维模型,结合多种模型去认识和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否则思维太过狭隘,用同一个理论解释所有事情注定是行不通的。芒格所阐述的,正是他心目中的系统2的理想结构。这种结构就像我们走进中药铺看到柜台后面的那一排排抽屉,每个抽屉装着一味药,遇到什么症状,打开几个抽屉,几味药一组合,就能够药到病除。如果不管什么病都用同一味药,那恐怕是会出人命的。
大学教育的初衷,本来正是这种跨学科的通才教育。令人惋惜的是,大概是为了追求效率和成本,后来的教育体制把我们限制在各个专业的条条框框中,不同学科老死不相往来。这样构建的认知体系,犹如管中窥豹,必定是片面的、有局限性的。许多经受了学院派训练的经济学家,到现在对有效市场、理性人假设等理论还奉若神明,即便现实世界中反例比比皆是,他们也只是对这些理论修修补补,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每个投资者构建认知体系的必经之路,就是对自己进行艰苦卓绝的通才教育,打通各个学科,把分散的普世智慧联结起来,形成多元化思维模型。一个优秀的投资者,必定是一个能够横跨所有重要学科的通才。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发明、土木工程等领域都有巨大的成就。中国东汉时期的张衡,官至太史令、侍中、尚书,但他同时也是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当今世界知识爆炸性增长,在如此众多领域成为专家已经极为困难,但这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度,却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更有趣的是,当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反复训练系统2,量变导致质变的时候,我们会进入更高的一个境界。在这个境界中,基于理性的系统2的运作已臻化境,甚至强大到把系统1也拉进自己的阵营,成为既高效又准确决策的利器。换句话说,到了这个阶段,理性本身就变成了直觉和本能。这种境界,大概就是投资大师查理·芒格所说的具有了“常识”。跟芒格对过话的人常常会发现,芒格思考速度极快,对于多数问题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般、几乎不假思索的准确判断。不可否认,这个境界,需要更加艰苦卓绝的修炼。芒格曾说:“我们在说某个人有常识的时候,我们其实是说,他具备平常人没有的常识。人们都以为具备常识很简单,其实很难。”
当然,大多数人出生、成长、生活的环境相对并不复杂,所从事的行业专业化程度相对也较强,因此他们需要面对的决策数量不多,复杂程度也有限。对于他们,多数时候没有必要也没有动力去完成这样的修炼。
但我依然认为,对自己认知体系的构建,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长住英国伦敦,有幸亲历英国脱欧全民公投的全过程,对普通民众认知局限性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深有感触。在脱欧公投前各方如火如荼的宣传攻势中,有一则标语让我印象尤为深刻:“We send the EU £350 million a week. Let's fund our NHS instead. Vote Leave!”(“我们每周送给欧盟3.5亿英镑。让我们把这钱花在全民医保上吧。快投脱欧一票!”)当时这句话在各大媒体和大街小巷铺天盖地,可谓深入人心。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一度让英国人引以为傲的全民医保(NHS),早已年复一年陷入严重的赤字中,令在英国需要排队看病的民众苦不堪言。可想而知,这样一记直击痛点的口号,引起了英国老百姓多少共鸣。但稍微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就知道,这句话严重断章取义,误导民众。
首先,给欧盟的3.5亿英镑是什么性质、起什么作用,口号撰写者没有交代。如果这笔钱是让欧盟给英国提供服务呢?如果这些服务英国自己提供需要花费5亿英镑呢?其次,这3.5亿英镑为英国带来的好处是什么,也没有人过问。如果这笔钱给英国带来10亿英镑的收入,这还是个赔钱买卖吗?再次,没有人可以保证,这3.5亿英镑如果不给欧盟就一定会被用来资助全民医保。如果是英国因此损失了10亿英镑的收入,那么NHS的赤字只会更大,而不是变小。然而,多数民众是没有能力如此思考的。相反,留欧派的宣传极为理性,摆事实,讲道理,但效果有限。毕竟普通民众是跟着感觉走的,脱欧派极具渲染力的宣传攻势,最终把英国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政治灾难。至今,英国脱欧前景依然扑朔迷离,无法预测,给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蒙上巨大的阴影。而NHS的财政困境也愈演愈烈,飘摇欲坠,医疗人员、设施等各方面经费严重不足,医护人员因为薪资问题屡次罢工,病人平均手术等待时间以数月计。不知道被那传说中3.5亿英镑的口号洗脑而投了脱欧票的民众现如今作何感想。
历史上,偏见、误解和片面的认知,屡屡给人类造成无穷的灾难。宗教争端和极端主义政治,都是错误和片面认知的产物。现如今,纵观世界,这些都有复苏和抬头的趋势,令人忧虑。奥勒留在《沉思录》里写到,“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世界上又有多少人真的明白这个道理,并有兴趣做出那么一点点努力,去接近“真相”呢。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构建这样一个认知体系呢?
首先,我们要态度端正。前提条件是我们必须对世界有无穷的好奇心,对奥勒留所说的世界的“真相”和“事实”要在意。否则,这项艰苦卓绝的旅程恐怕坚持不下来。我们还需要有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各种不同的思维模型。
其次,通过海量的跨学科阅读,掌握各个学科最重要的普世真理,使之成为构建思维模型体系的基石。芒格90多岁高龄,依然每周阅读20多本书,阅读范围之广,学科之杂,令人赞叹。
再次,我们需要多经历,在各种成功和失败的经历中去检验我们的认知体系,去伪存真。
最后,也是极重要的一个修炼途径,就是向已经建立了认知体系的人学习。这样可以极大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霍华德·马克斯关于周期的论述,瑞·达里欧关于债务周期对人类各种周期的影响的分析,陈雨露老师用金融作为主线串讲的中国和世界历史,都是近年出现的极好的思维框架。我们完全可以搬过来,消化之后,为我所用。
嘉禾正是这样一位良师益友。他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的过程中兢兢业业,且乐在其中。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直致力于把自己的思考和顿悟记录下来,笔耕不辍,每周一篇,从不间断。这才有了他的上一本书《投资精要》和眼前这本《投资的奥妙》。这本书里充满了嘉禾对于投资认知体系中很多关键问题的思考。在嘉禾看来,无论是谈历史、谈文化、谈战争还是谈古董收藏;无论是在中国文化中上下求索,还是以国际视野睁眼看世界;无论是齐家、治国还是平天下,所有的学问都是相通的,所有的思考和顿悟都于投资有益。这正是查理·芒格所倡导的那种境界。
据说伯克希尔选接班人的条件是:第一,独立思考;第二,情绪稳定;第三,对人性和机构的行为特点有敏锐的洞察力。在我看来,这句话描述嘉禾也颇为合适。
祝大家阅读愉快!
李剑锋
瑞士盈丰银行全球股票投资负责人,晨星五星全球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