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20世纪70年代与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到了21世纪又与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一起被认为是新的三大尖端技术领域。
关于人工智能的定义,有人认为是一种研究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也有人认为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以上说法都反映了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并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是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的科学这一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在某种意义上,人工智能应该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近年来,人工智能已逐步发展成为计算机学科一个独立的分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人工智能的目标是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让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目前,人工智能研究应用领域的内容主要包括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帮助计算机建立学习功能,从而使其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进行模拟。有一点需要明确,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研究者希望机器能像人那样思考,甚至超过人的智能。
从学科来看,人工智能属于边缘性学科,横跨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特点。涉及的学科门类包括哲学、计算机、数学、物理学、心理学、神经生理、信息论、控制论、不定性论等。人工智能主流研究方法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基于结构模拟的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第二,是基于功能模拟的物理符号系统研究;第三,是基于行为模拟的感知动作系统研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现、智能搜索、推理、规划、机器学习、知识获取、组合调度问题、感知问题、模式识别、逻辑程序设计软计算、不精确和不确定的管理、人工生命、神经网络、复杂系统、遗传算法等。[1]
目前,人工智能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1]杭慧喆.摩尔论“图灵测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