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不是实证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是哲学,不是实证科学,也不是历史科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段话:“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1]这段话指明了思辨历史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思辨历史哲学即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的“独立的哲学”,是非实证的,因为它是在历史现实之外,把它关于历史的观念强加于历史之中,它的出发点是抽象的观念或者抽象的人;而历史唯物主义是实证的,因为作为它出发点的现实的人和他们的生产活动,是通过经验可以观察到的,是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的。此处所谓的实证科学是相对于思辨历史哲学而言的,而不是说历史唯物主义是实证科学。离开了与思辨历史哲学相对比的条件,容易造成对历史唯物主义性质的误解,以为它不是哲学而是实证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也不能简单被归为历史科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删去了一段我们经常引用的话:“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不谈;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意识形态本身只不过是这一历史的一个方面。”[2]一个作家删除了的话,是表明他仍然坚持还是不赞成?这暂且不论,单就这段话,也得不出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科学的结论。因为马克思此处强调他们知道唯一的科学就是历史科学,是有特殊含义的,即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实证科学的提法相呼应,历史唯物主义是以现实的、经验的历史研究为依据的,即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从历史之外把历史应该如何的观念强加于历史,而是以现实的历史为依据,是从人类历史中概括出来的。说以自然史为依据,本质上就是以自然科学及其历史发展为依据;以人类史为依据,就是以人类历史和关于人类各领域的科学为依据。这表明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坚实和牢固的人类历史的事实基础。这种历史观才可能成为与思辨历史哲学相对的真正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段话讲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问题、事实依据问题,而不是学科分类问题。不承认自然和社会有自身的不同的研究领域和不同领域的科学,认为一切科学都是历史科学,可能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许多不同领域研究的建树不符,与世界科学发展史和学科分类状况不符。虽然很久以前就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大历史学,这也只是从它作为理论的史实依据的一个角度说有些道理,如果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历史科学,而不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很容易掩盖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使命。
其实,只要认真听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见,我们就可以看到,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两个名称,虽然都有历史二字,但它们并不只是关于历史的科学,而首先是关于社会总体结构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如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社会形态中的决定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是社会性主体、历史的本质是人追求自己目的的活动、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阶级和阶级斗争等等,都是以总体性的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为对象的,揭示的是人类社会的共有结构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它不同于历史,任何历史都是国别史或民族史,都是某一国、某一民族特有的,是不可复制的。但历史唯物主义不同,它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结构方式和规律。这种社会总体结构观又是一种历史观,因为全部人类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就是原有社会结构的解体和新的社会结构的确立。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观察人类社会的实际历史过程,提供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和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可以说是社会历史观,既关系社会总体性结构又关系这种结构解体和演变的进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旧有意义上的自然哲学,但有关于自然的哲学,恩格斯称之为新自然观;没有旧有意义上的历史哲学,但有关于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恩格斯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如果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到处可见的关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包括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不能表明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那它应该是什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不是旧的历史哲学,因为它不是凌驾于历史现实,而是立足于历史现实、来源于实际历史,它又要回归实际历史。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性不是抽象的普遍性,而是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普遍性。这种特性使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具有历史本体论意义,而且可以发挥历史认识论、方法论和历史价值论的作用。这种作用只有哲学才具备。
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当然应该包括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因为自然与社会在人类现实世界是不可分离的,但又有区别。只有自然观或只有社会历史观都是不完整的。这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哲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消除了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二元对立,建立了包括自然和历史在内的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哲学。这种哲学终结了旧的思辨哲学作为科学之科学无所不包的局限,突出了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用,因此,这种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可以被称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世界观这个称谓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作为科学之科学的旧的思辨哲学。
我既然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是哲学,逻辑的结论就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终结哲学,没有把自身普通化为实证科学。这个问题许多年前我就说过:我们要弄清马克思是在什么意义上讲哲学的终结的。不能脱离当时的语境。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自己新世界的时代正处在德国哲学变革的时代,即由传统的思辨哲学转变为呼唤对世界进行改造的新哲学的时代。马克思经常使用哲学这个称呼来指称旧的思辨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因为当时正处在黑格尔哲学解体的时代。所谓哲学的终结,所谓我们的理论不是哲学而是世界观之类的提法都是在这种语境中使用的,表达的是对旧的思辨哲学特别是德国传统思辨哲学的超越。恩格斯的名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书名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要终结的,是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德国古典哲学。因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虽然费尔巴哈以清醒的唯物主义哲学取代黑格尔醉醺醺的唯心主义哲学,但他仍然没有超越把哲学视为科学之科学的思辨哲学传统,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说法,他是在黑格尔哲学基地上活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以超越旧的思辨哲学的思想仍然是一种哲学,即马克思和恩格斯正在创造的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而铸造的新哲学。只有新哲学才能超越旧哲学,以非哲学的实证科学超越哲学是不可能的。
我们只要稍微熟悉一点马克思主义史,读过马克思于1837年在波恩大学写给他父亲的为哲学而苦恼的信,读一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知道他们没有否定哲学,而是要扬弃旧哲学创立新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转变,首先是哲学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没有哲学的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创立是不可想象的。第二国际时期,有人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没有哲学,倡导回到康德;俄国也出现过类似的说法,即要为马克思主义寻找一个哲学基础,要回到贝克莱、马赫、阿芬那留斯的唯心主义经验论哲学。没有哲学的马克思主义是危险的。其实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哲学,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同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自己的哲学基础。一旦基础动摇了,马克思主义也就解体了。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