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通货膨胀问题无疑是宏观政策分析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术界关于通胀问题的研究也从来没有间断过。在与通货膨胀问题相关的研究领域中,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与货币政策问题的紧密联系在最近十几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开始受到经济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从实质上看,近年来学界关于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研究的核心与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存在很大的区别。
在以往关于通货膨胀理论的研究中,很多都是从通货膨胀的驱动因素角度区分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例如,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型以及混合型通货膨胀等等。虽然这些理论对理解一个国家特定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非常重要,但是现代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往往是将影响通货膨胀的各种经济变量放在一个联动的系统内进行分析,特别是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分析中,一般多从动态的视角考察通货膨胀的不同驱动因素。虽然动态模型系统有时候在表述形式上与传统的理论系统似乎很相似,例如不同模型系统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名称可能相同,但由于动态机制的存在,使得通胀动态机制的经济含义比静态意义上的通胀理论更加丰富。
另外,随着最近十几年的相关研究的向前发展,通货膨胀动态机制已经从以前的宏观模型机制,逐渐发展到具有微观经济理论基础的理论系统,在微观与宏观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而且越来越多地被用在现代货币政策分析框架体系内。正因为如此,学界对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的研究近几年来更加如火如荼,很多世界范围内使用的宏观、货币经济学教材也把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理论列为一个重要的章节。
有意思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06年,虽然学术界对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与货币政策问题的研究热情高涨,但中国以及世界其他许多国家并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相反,许多国家经历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发展时期,甚至是经济增长—通货紧缩的特殊模式,中国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经济学者称中国的增长模式为“缩长模式”。
然而,经济发展格局不可能一成不变,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动态表现也是如此。自2007年开始,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压力骤增,中国的物价水平似乎也在一夜之间变成蓄势已久的洪水,各种消费品的价格开始轮番上涨。随着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元出现疲软,人民币快速升值,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开始非理性地暴涨,国际原油价格一度突破了每桶130美元的历史高位,全球范围内的资本市场出现动荡……
就在国际金融局势风云变幻的同时,国际资本也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转变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渠道和投资场所。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货膨胀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治理通货膨胀的重任,自然要落在各国的中央银行身上。此时,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与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问题也自然成为经济学者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在过去几年当中,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与货币政策问题方面。在通胀动态与货币政策分析方面积累了一定素材,适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稿约,我在过去几年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如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等)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最终将全书的选题定为“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与货币政策现实选择”。
实际上,这篇文稿的许多内容,在2006年9月就开始酝酿。当时我印象非常深刻,2006年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仍然比较低,所以当时关于通货膨胀问题的探讨比较多的是“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问题。期间,曾经经历过一个有意思的花絮,就是在2006年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应邀在中国做演讲的时候,有国内学者曾经试探性地问到中国当时的通胀情况与未来走势,当时中国货币当局是否应该关注潜在的通货膨胀(理由是源自发达国家的流动性可能带来通胀压力),斯蒂格利茨教授当时肯定地认为中国不存在通货膨胀问题,而是通货紧缩问题。但此后不久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就显露出来。
这个例子仅仅是经济学者之间对话的一个摘录,并不具有任何代表性,但是却从一个侧面说明,通货膨胀的历史轨迹有时候会掩盖许多真实的信息,并且通货膨胀的动态走势有时候确实很难预测,特别是中国的通胀预测问题,如果不把历史数据包含的信息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挖掘,即使是经济学家也很难做出精准的判断。
对于中国2007—2008年出现的通胀抬头趋势,经济学界普遍估计不足,没有预料到中国的通胀水平在2008年初会攀升到8%以上。而事实上,在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单边升值的背景下,国际资本由美国转向中国带来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对中国当时的通货膨胀确实有显著的冲击。而随之而来的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导致世界经济在2008年之后出现明显放缓的态势。受此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在2009年也开始放慢步伐,货币政策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又开始由紧缩转向宽松。
在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局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似乎使通货膨胀动态走势与货币政策姿态(monetary policy stance)的确定变得扑朔迷离。这也对经济学者提出了总结老问题、研究新问题的研究任务。本书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当然也只是基于笔者的研究视角所做的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一本专著的出版不可能穷尽一个领域(哪怕是再小的领域)的所有问题,但随着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不断向前进展,相信学术界和决策层对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与货币政策选择问题会有越来越深刻的理解。从这个角度考虑,这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可能对我们摸索和总结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每每想到此处,我就更加坚定长期从事经济学基础性研究工作的信念,也正是这种信念,鼓舞着我们这一代的青年经济学者在平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上下求索,激励着我们对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
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我想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所有帮助过我的同事,并且感谢我的家人对我一如既往的支持。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学生邱岳、李晓刚、贾坤、李颖、杨华艳、肖嘉莉、徐亚平、唐诗瑶、姜亚飞、车皓男、吴京桦、黎泉宏和李璋,他们对本书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认真阅读,修正了初稿中的一些笔误。最后我还要借此机会感谢华盛顿大学的王平教授、香港大学的张俊喜和宋敏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施康教授以及堪萨斯州立大学的李东教授,每次与他们的交谈都会给我带来新的启发。
掩笔之际,心里仍然多少有些忐忑,虽然书稿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以及标点符号一致性问题等等,都经过多次仔细审读,但错误与纰漏之处可能在所难免,并且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书中的某些观点可能与学界同行也不尽相同。但是,思想的碰撞往往能够激发更多灵感的火花,这可能也正是经济学研究的至美所在。我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对本书的内容和观点予以批评和斧正。
张成思
2009年5月于北京
Email:zhangc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