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天工开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水利

【原文】凡稻防旱借水,独甚五谷。厥土〔1〕沙、泥、硗〔2〕、腻〔3〕,随方〔4〕不一。有三日即干者,有半月后干者。天泽不降,则人力挽水以济。凡河滨有制筒车者,堰陂〔5〕障流,绕于车下,激轮使转,挽水入筒,一一倾于枧〔6〕内,流入亩中。昼夜不息,百亩无忧(不用水时,栓木碍止,使轮不转动)。其湖池不流水,或以牛力转盘,或聚数人踏转。车身长者二丈,短者半之。其内用龙骨〔7〕拴串板,关水逆流而上。大抵一人竟日之力,灌田五亩,而牛则倍之。

其浅池、小浍〔8〕不载长车者,则数尺之车,一人两手疾转,竟日之功可灌二亩而已。扬郡〔9〕以风帆数扇,俟〔10〕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盖去水非取水也,不适济旱。用桔槔〔11〕、辘轳,功劳又甚细〔12〕已。

【注释】〔1〕厥土:泛指土壤。

〔2〕硗(qiāo):土质硬,不肥沃的土地。

〔3〕腻:肥沃的土地。

〔4〕随方:根据各地。

〔5〕堰陂:垒堤坝。

〔6〕枧(jiǎn):水槽。

〔7〕龙骨:用来支撑造型、固定结构的一种材料。

〔8〕浍(kuài):田间水沟。

〔9〕扬郡:扬州一带。

〔10〕俟:等待。

〔11〕桔槔(jiégāo):传统提水工具,用一根横杆,一端系水桶,一端系石头,从中间吊起,用杠杆原理提水。也被称为吊杆。

〔12〕细:细微。

【译文】种植水稻需要防旱,与其他谷物相比,种植水稻需要更多的水。各地的土壤分为沙土、黏土、贫瘠的土和肥沃的土,情况有所不同。有的稻田刚刚浇水三天就会干涸,有的半个月后才干。天不下雨,就要用人力引水补救。在河边有使用筒车的,先垒堤坝阻挡水流,使水流从筒车的下面绕过。水流推动水轮转动,将水装入筒内,一筒一筒地倒入水槽,流进田地。昼夜不停地引水,浇灌一百亩地没有问题(不浇水时,用栓木刹住水轮,使水轮不能转动)。如果水车在湖边或池塘边,没有流动的水,农户有的用牛拉动转盘带动水车,有的找来几个人用脚踏动水车。水车长二丈,短的也有一丈。水车内部用龙骨连接串板,使水逆流而上。一个人干一天,大概可以浇灌五亩地,用牛拉水车,浇灌的田地可以增加一倍。

水浅的池塘和田间的水沟无法安置长水车,可以使用只有几尺的小水车,一人用手快速转动,一天可以浇灌二亩地。扬州一带用风帆带动水车,风来时水车就会转动,风停了水车就会停止。这种车是用来排涝的,将积水排出以便栽种。因为用于排水而不是取水,所以不适合抗旱。用桔槔或辘轳取水浇灌,功效就更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