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天工开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宋子曰

【原文】宋子曰:上古神农氏〔2〕若存若亡,然味其徽号〔3〕两言,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不然,神农去陶唐〔4〕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岂有隐焉。而纷纷嘉种,必待后稷〔5〕详明,其故何也?

纨裤〔6〕之子,以赭衣〔7〕视笠蓑〔8〕;经生〔9〕之家,以农夫为诟詈〔10〕。晨炊晚饷,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夫先农而系之以神,岂人力之所为哉!

【注释】

〔1〕乃粒:出自《尚书·益稷》:“烝民乃粒,万邦作乂。”乃粒,意为把谷物作为百姓的食粮,此处引申为谷物。

〔2〕神农氏:炎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号神农氏,曾尝百草用以治病,并教导民众种植粮食。

〔3〕徽号:帝王的尊号,此处指“神农”。

〔4〕陶唐:尧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其国号为陶唐。

〔5〕后稷:尧、舜时期掌管农业的大臣,教导民众耕种。

〔6〕纨裤:贵族穿的用细绢制成的裤子,泛指浪荡浮华的富家子弟。又作“纨绔”。

〔7〕赭衣:古代的囚衣通常染成赭色,称为赭衣,常用来指代囚犯。

〔8〕笠蓑:斗笠与蓑衣,指劳动人民。

〔9〕经生:研究经学的人,汉代称之为“博士”,此处泛指读书人。

〔10〕诟詈(ɡòu lì):辱骂。

【译文】宋先生说:上古时期的帝王神农氏是传说中的人物,似乎真实存在过,又好像从无此人。但是“神农”这两个字流传至今,细细品味其中的赞美之情,就能知道它有着重要的意义。人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长久生存,要靠五谷存活;五谷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生长,要靠人来种植。不同时代的土质不同,谷物的品种和特性也根据水土的区别而有所差异。否则,从神农氏的时代到尧帝的时代,人们食用谷物的历史已逾千年,天下农人都会使用耒和耜耕种,其中的原理难道还有什么不清楚之处吗?那些优良的五谷品种,需要待到后稷时才得到详细说明,其中又有何原因呢?

那些富家子弟,把寻常百姓视作囚犯;读书之人,也把“农夫”看成是辱骂之言。有太多人只知道一日三餐的美味,却忘了粮食的来源!上古时开创农业的人被奉若神明,就是因为他们的事业并非常人所能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