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殉剑而亡1
(……上接前文)
上一章说楚军后撤,这时候呢,只见楚军后撤,尘土飞扬,城墙上的吴军将士,纷纷长舒了一口气。
正在这时,萧讳却意外地听见,城墙之内一直安静无声的简儿突然发出一声啼哭。孩子的哭声划破夜空,犹如流星一般,无比清晰。
城上众人,纷纷转身朝着城墙内的简儿望了过来。
善如连忙抱住简儿,一番安慰,孩子这才停住哭泣。
公孙阔见楚军已经后撤,神色肃穆地沿着台阶走下城楼。
司马知望着公孙阔的背影,同时又看看城墙下的简儿,迷惑地说道:“莫非这孩子认出来,那将军是他的亲叔叔,所以才放声大哭的。”
公孙阔从城楼上走下来,刚好从善如身边而过。
善如抱着简儿,定睛看着这位吴军新统帅。谁知简儿竟然停住了哭泣,用一双泪汪汪的大眼睛,默默地看着眼前和她血脉相通的陌生人。公孙阔被孩子所吸引,停下脚步,伸手摸了摸简儿的小脸蛋,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简儿伸出小手,触摸着公孙阔的铠甲。
公孙阔轻轻拿开孩子的手,转身走了。一众将士跟在他身后,快速离去。
而在远处的街角,善如看到有兵士冲向公孙阔,小声禀报道:“启禀公孙将军,吴王派人给将军送来一个孩子。”
公孙阔一愣,问道:“孩子?什么孩子?”
兵士说道:“宫中侍卫只说,将军见了这孩子,必定会高兴万分,其他的就没有说了。”
公孙阔捻着髭须思索片刻,无奈地说道:“赶快去帅营。”
善如清楚地看到,公孙阔此刻回过头来,远远地望了她一眼。
更确切地说,是望了善如怀中的简儿一眼。
棠城吴军帅营内,此刻也是灯火通明,兵士身上的铠甲闪闪发亮,吴军戒备森严,井井有条。由此军容可以看出,公孙阔果然不愧一代名将。
两名王宫内侍在数位虎贲军士的护卫下,怀里紧紧抱着沉睡的莫干。公孙阔走进帅营,内侍们见公孙阔走进来,连忙行礼。
公孙阔回礼道:“两位大内官深夜造访,不知有何王令?”
一位内侍回答道:“老奴哪有什么王命,老奴是给公孙将军报喜来了。”内侍说话时声音尖细,脸上堆满讨好的笑容。
公孙阔不解,直接问道:“不知有何喜事?”
另一位内侍急忙向前一步,将怀中的孩子递到公孙阔面前。
公孙阔狐疑地看看内侍,又看看孩子,不明白他们的意思。
“将军再仔细看看。”内侍提醒公孙阔,让他再仔细瞧瞧那孩子。公孙阔于是定睛望着那孩子,这一次,他突然一愣,因为看见了一个熟悉的东西。
公孙世家的传家佩玉。
对于家族之物,公孙阔当然不会陌生,更不会看错,公孙阔忍不住叫道:“此儿究竟是何人?”
内侍用手掩着嘴巴笑道:“身上带着公孙家的传家佩玉,公孙将军说,这孩子会是谁家的孩子?”
公孙阔双眼发亮,非常意外,不敢相信地问道:“末将实在想不明白,还望大内官详解。”
一名内侍走上前来,说道:“将军,这孩子身上流淌的,是你们公孙世家的骨血,他乃是将军长兄公孙容的儿子。”
公孙阔急忙问道:“我兄长身亡也快大半年了,却从哪儿冒出一个孩子?莫非是苏家——”
内侍接话道:“将军说对了。王上让老奴特地送将军长兄的血脉到棠城,一来,为了让孩子归宗,二来,也是对将军的倚重啊。”
公孙阔还是不解,苏家女儿就算为兄长公孙容生下遗腹子,可是这孩子为何会由王宫内侍送来呢?想到这里,他突然想起前日听下面的将领曾经说起,苏常已经被吴王下狱,苏家内外皆被遣散。这个孩子,肯定是吴王格外怜悯,才将他送到军营来了。
一位内侍趁机说道:“先王对公孙世家不公,王上特意嘱咐老奴,吴国再也不会辜负公孙世家,请将军放心。”
公孙阔抱着莫干,看着公孙世家的传家佩玉,他恍然间想起已经不在人世的兄长公孙容和父亲公孙甲,心中澎湃不已,喉咙不觉得一阵哽咽,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内侍见状,继续说道:“王上还有好事给公孙将军,王上要给公孙将军赐婚,将六公主嫁给将军。老奴在这儿先给将军道喜了。”
公孙阔一怔,连忙问道:“赐婚?什么赐婚?可是末将已经有了家室。”
内侍也不回避这个问题,面色突然变得肃穆哀伤,拱手说道:“将军可能还不知道,前几日下面来报,将军夫人在归家途中突然暴毙。王上不愿将军分心,所以才迟迟没有将消息告知将军。”
公孙阔更是吃惊得说不出话来。话说公孙阔当初接到王令,让他执掌吴军抗楚,公孙阔只带了一个年长的家仆,便骑着快马直接奔赴棠城,其余家人,则结伴徐徐而行回梅里老家。公孙阔没有想到,夫人竟然在路途中暴毙,心里一时间难以接受,悲伤不已,过了许久才问道:“夫人暴毙?这又是为何?”
内侍伤心地回答道:“天气炎热,加上旅途劳顿,夫人中暑猝死。因此王上才紧急赐婚,将六公主嫁给将军。”内侍的口径,当然是吴王口径。世人都不知道真相,公孙阔的结发原配,其实是因为中毒而死。而下毒之人,便是吴王所派。
一边是喜获长兄骨肉,一边又是痛失结发妻子。一喜一忧,如若酷暑和严寒、大火和冰块,将公孙阔夹在中间。他沮丧地放下手中孩子,颓然地回到帅位上,满面黯然,心如刀割。
两位内侍已经完成吴王使命,趁此机会,拱手告辞。
同一时刻。
在棠城对面的楚军大营中,道硕和管仲正面对面对席地而坐。
方才,管仲力图劝谏楚王,尽快拿下棠城,或者干脆绕过棠城,直接奔赴梅里灭掉吴国。不过,对管仲的劝谏,左尹大人道硕并不认同。
道硕面色凝重地说道:“管仲老弟,你有所不知,那齐公姜禄甫已经许诺吴王,出兵两万助吴,我王担心的是,那齐军不来吴楚交战的前线,而直接进入我楚国地界,甚至如你所想,直接去攻打郢都。”
管仲却淡然一笑,说道:“正因为此,我军才必须即刻出动,以闪电之势,早日拿下吴国,诸侯列国谋人行事,目的皆为利耳,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人焉。假若我们楚军拿下梅里,掌控了吴王,齐军还有什么理由帮他?只怕到时候,齐军反倒也要抢着霸占吴国的土地,怎么会帮他吴王姬转。”
道硕手抚胡须说道:“你所说的也有道理,只是太过于冒险,如果吴军拼死守城,齐军一旦入了我楚地,后果极为凶险。”
管仲说道:“管仲倒是觉得,吴国国君更迭,新帅上任,军心不稳,而民心更是迷乱不堪,棠城百姓,几乎悉数逃离,此刻正是踏平吴国的最好机会。”
道硕摇头说道:“老夫知你之谋划,只是楚王的脾性,你还不太了解。王上行事,虽然雷厉风行,却很是看重脸面。你难道不知道,军营之前,那莫家书院掌院莫邪的正在开炉铸剑吗?”
管仲叹了一声气,说道:“军国大事,岂能为一把剑而左右。”
道硕看看管仲,说道:“此战因剑而起,不想却被剑拦住去路。谁又能想到,莫家书院的掌院莫邪会来阵前铸剑,还说要亲自铸造一把宝剑给王上。我王昔日出兵,无非是因为吴王不愿借剑,如今莫家掌院亲自铸剑,我王还有何理由继续进军?”
管仲说道:“莫掌院为天下计,管仲佩服,只是我楚国数万大军,岂能因为她阵前铸剑而退缩不前?”
道硕说道:“事情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你可知道,莫邪乃莫家书院掌院大人,莫家书院虽然沉寂百年,但在天下人心中,仍然有着不小的影响。事关世道人心和楚国形象,王上不能不慎啊!”
管仲不以为然地说道:“王上英雄,天下皆知,可有些时候,却拘泥于一些虚无俗规,糊涂啊!”
道硕脸色一变,说道:“以后千万莫要说出此等话来。”
管仲也觉得言语有失,连忙说道:“左尹大人教诲得极是,管仲铭记在心。”
道硕拍拍管仲的肩膀,缓缓说道:“老夫知道你的主张,也晓得你的气魄,只是有些事情,并非你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啊。”
管仲说道:“下官也明白王上的难处。”
道硕抬起眼皮,看看自己极为欣赏的年轻下属,低声说道:“谋一世者,当能忍一时,你还需稍安勿躁,徐徐图谋。”
管仲无奈地点了点头,随后说道:“管仲还有一事想问左尹,铸造绝世宝剑,昔日干将莫邪夫妇用了七年,而今次莫邪铸剑只有数日,如若莫邪铸剑不成,又该如何?”
道硕眼睛中闪过一道怀疑,随即道:“如若这样,那也是天意。”
说完这句话,两人对面而坐,同时望向营帐前方。
在他们目光的最远处,莫邪的铸剑火炉,火光冲天。
(未完待续,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