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小试身手
培养一名骑兵,并不容易。
要不然,在冷兵器时代,铁骑早就满地跑了!
所以,面对骑兵预备役战士,第一件事不是让他们拥有坐骑,开启训练。而是让他们清楚,成为一名骑兵后,自身的价值与威力!
“何谓骑兵?”
姬延大声朝三百名士兵问道。
众士兵目光灼灼,想发言,却又因提问者是周天子而面露胆怯,不敢说话。
这些士兵中有的是农夫的儿子,有的是从奴隶身份转变的庶民,面对华夏大地中身份最高的一人,他们的胆量在此刻完全提不上来。
既然提问无人敢答,姬延就提问:“你,站起来回答!”
“我……?”
坐在场边的士兵一慌。
姬延不满士兵的慌乱:“现在面对寡人心生胆怯,那以后面对千军万马不得落荒而逃!”
“士兵,要有男子汉的气势。”
冷兵器时代,骑兵便是百兵之王,由于骑兵价值昂贵,主子一般不会让它轻易出动。
需要它的地方,都是条件最为恶劣,最为残酷的战场,一般的士兵登上此等战场,早就灰飞烟灭,唯有骑兵能够杀出血路,逆转局势。
骑兵面对的,注定是数量超越它数十倍的对手。
一名软弱的士兵,是无法成为骑士的。
真正的骑士,无论是内在与外在,都是要一等一的,是勇气与无畏的象征。
骑兵,要如《亮剑》中骑兵连孙德胜,只剩一人,也要勇敢冲锋。
要如唐将3000骑兵孤军进王庭,打败10万回鹘大军。
更要如霍去病800骑兵荡涤匈奴王庭,拥有马革裹尸还的壮志。
这些经过精挑细选的士兵,距离成为一名真正的骑兵,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被周天子当众训斥,这名士兵脸色一红,觉得十分委屈,他,不是逃兵。
于是鼓足勇气,高声道:“大王,骑兵乃速度利器,能最先抵达战场的军事力量。”
虽然回答的不全面,但士兵气势十足,姬延满意点头:“对,身为一名战士,要有气势!”
“你,站起来回答!”
他的目光,再次指向另外一名士兵。
“大王,骑兵乃骑马的战士,属于一个特别的兵种!”
高高瘦瘦的士兵回答诚恳,声音高昂。
姬延眉头微皱,但没动怒,在这些士兵还没有认识到骑兵的力量之前,他们的回答,正好反应了自身对骑兵的认知。
“你,回答!”
姬延再次指向另外一名士兵。
“报告大王,骑兵能够节省脚力。”
“你!”
“大王,骑兵能够侦查敌情,是重要的辅助力量。”
“你,回答!”
“骑兵可以辅助战车进攻作战,还能第一时间追击溃散的敌人。”
“你,起来回答!”
“大王,骑兵是戎人等国家的专属战士!”
…………
士兵的回答一个比一个离谱。
他们普遍认为骑兵的力量并不算强。
“你们,都错了!”
问完所有士兵之后,姬延摇了摇头:“骑兵,乃国之精锐,是未来随寡人驰骋疆场最强大的力量!”
听闻姬延这样说,士兵眼露不解。
姬延也不多做解释,翻身上马,目光灼灼问道:“诸位觉得,有多少人能够硬抗一人一骑?”
他要用试试来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
沉默片刻后,骑兵授课大殿中传来的士兵的回答声。
“三人!”
“五人!”
“四人!”
“六人”
“五人!”
…………
众人都觉得,三人能够制服一名骑兵,但因周天子身骑高头大马,善于骑术,需要再增加两名人手,五人绝对能够制服他。
“五人连马匹的热身都不够!”
姬延摇了摇头道:“让你们扩大一倍人数,选出十人来制服寡人!!!”
“这!!!”
一时间众人犯了难。
十人绝对能够折服一名骑兵,但他可是天子啊,这样做会大不敬。
“重申一遍,进了皇家园林,寡人不再是周天子,而是骑兵教官!”
“训练过程中,寡人若是受伤,不追究士兵责任,若有敢寻机报复伤害寡人者,不论官职大小,地位高低,统统拉倒门外斩首!”
看到有士兵放下心来,姬延再次鼓励道:“现在,报名吧,制服寡人,赏十金,封千夫长!”
姬延知道他们的顾虑,于是消除顾虑,告知赏赐。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果然,一名士兵大胆发言:“算我一个!”
十金对于这些庶人来说是天文数字,而且千夫长的官职,更加让人热血沸腾。
要知道,整个大周两座城加起来只有不到二十名千夫长。
只要成为千夫长,已经可以位列大周军队中层将领。
这个赏赐,太诱人。
人这一辈子求的,就是封官进爵。
现在,机会已经摆在他们面前了。
于是,在一名士兵勇敢报名之后,其余人纷纷报名。
而姬延,挑选了最强壮的十人来折服他。
落选的士兵,十分眼红的看着中选的十人。
能够不流血不受伤就成为军官,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大王,您真的要我们十人制服您吗?”
当十人选出后,一名士兵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不要废话,去把装备换上!你们十人中谁能第一个制服寡人,封官进爵!”
兴奋的士兵再也没有顾虑。
当他们换上装备,抬着接近两米五的木棍走回来时,却微微一愣:“大王,您不带武器的吗?”
他们在骑兵授课大殿外已经商量好了战术,也带上了木棍充当武器。
而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姬延不带武器,不穿铠甲,只是左手拉缰绳,右手持鞭而已。
这样一棍下去,至少要在床上躺个十天半月才痊愈得了。
“区区十名将士而已,不足为惧!”
说完,姬延鞭子一挥,朝十人冲了过来。
骑兵授课大殿中的圆形场地上,骑兵冲锋与士兵的战斗,一时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