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孔叢子》訓讀
説明
一、《孔叢子》訓讀主要採取隨文夾注的形式。重要的背景介紹或尚無定論的異説,置於夾注中影響閲讀的,則採取腳注形式。
二、爲盡量展現文本原貌,《孔叢子》訓讀以宋嘉祐八年刻宋咸注七卷本《孔叢子》爲底本。其他版本或典籍中相似段落的異文,有參考價值的以“或作”注明;其他注家對原文的修改意見,有參考價值的以“或説當作”注明;筆者對原文的修改意見,以“當作”注明;宋本及其他版本因錯訛而影響閲讀時,筆者將擇取相關文獻中的異文或自行修改個别因傳抄而出現的錯字(《小爾雅》除外)。以上情況,原則上皆不注明版本來源。
三、諸版本《小爾雅》爲《孔叢子》第十一篇。爲方便閲讀,本書將可讀性不强的《小爾雅》置於附録,并因此導致篇卷序目與其他本子稍有差異。
四、本書根據文義對分章稍作調整,并因此導致章節内容和數目與其他本子稍有差異。
五、除容易混淆和難以理解之處外,同一漢字的同一義項和注音,原則上只在首次出現時注明。漢字的常用讀音和常用義項,原則上不出注。
六、正文中出現過的漢字,在隨文注釋中不再予以注音。
七、一些俗體字、異體字,本書改爲常用字形,并不另加説明(《小爾雅》除外)。如“礼”改爲“禮”,“荅”改爲“答”等。
八、本書的校勘和注釋盡可能吸收所有古今學者關於該書的研究成果,希望爲讀者奉上一個更加通順和準確的整理本。但限於學力和精力,在對某些問題的理解和選擇上仍難免欠妥或出現錯誤,如有校勘不精、注釋不確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