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自我破坏:摆脱内耗,6步打造高效行动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是什么在拖你的后腿

你是否曾立志做好某一件事,到头来却总是失望地发现自己的努力毫无成效,例如减肥、换份工作、克制自己不再冲动消费,或者好好谈个恋爱?你是否曾不愿意和某人打交道,或是突然想联系某人,但自己的不安或急切却吓到了对方?你是否曾感觉自己不懂理财,或是感觉已经触碰到了职场天花板,无法再度晋升?当你伸手去拿一块曲奇饼干而不是水果,抑或是当你工作之余想放松一下,却沉迷追剧,迷迷糊糊直至项目截止期前,你可曾停下来好好想一想,你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你觉得这些经历似曾相识,那你就已困在自我破坏(self-sabotage)的怪圈中了。简单来讲,任何对我们不利或是阻碍我们主观意图的想法以及行为都可以被看作自我破坏。回想一下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我做不到……”,然后就放弃了这一打算,甚至不愿去尝试。这就是自我破坏。或者说你会去做一些无益于自己的事情,比如明知道应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但还是狼吞虎咽地吃下大半块蛋糕,这也是自我破坏。我们的闲聊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话题,甚至在其他亲友的生活中,这类现象也很常见。即使这样,大多数人却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任由自我破坏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有害的、抑制性的影响。因为自我破坏往往隐匿于表象之下,彼时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妨碍了自己。自我破坏常常被人忽略,当你焦虑不安、萎靡不振、精疲力竭时,它们就开始蠢蠢欲动了。即便最成功的人在生活中也或多或少会受自我破坏的影响——你可能事业有成、婚姻美满,却不能坚持锻炼;你可能左右逢源、广交好友,却找不到真爱伴侣。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破坏会逐步扼杀我们的动力和激情。因为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却一次次地以失败告终,也找不出其中原因。我们会感到焦躁,伴随着强烈的挫败感,不愿再去尝试。试问如果你自己都觉得无法成功,那又怎么会付出努力呢?慢慢地,你舍弃了自己宏大的理想。即使不太满意,也会选择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再去思考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自我破坏阻碍我们抓住机会让生活重回正轨。

正因为对自我破坏是如何发生的缺乏清晰的认识,你会发现自己的某些行为非但无益于实现目标,反而在起反作用:又多吃了一大块蛋糕,或者在重要会议前熬夜追剧。你会对他人的成功感到恼怒,对自己的平庸感到无助。你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运气不佳、缺乏动力,甚至认为是自身的性格缺陷阻碍了自己追求成功和幸福。又或许,你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自我破坏是自己生活中的一大问题,却只是无奈地耸耸肩,长吁短叹一番作罢。因为你觉得这个问题是不受自己控制的。

如果你觉得上述内容就是在说自己,那么我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从今天起,你将改变这一切,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我可以帮你找出是哪些问题助长了你的自我破坏倾向,并帮你转换思维和行为方式,从而逆转它们在你生活中造成的恶性循环。许多来访者会来向我咨询一些他们无法理解的问题,结果发现问题的核心都是自我破坏。而一旦他们了解到自己是怎样做出这些不利的行为之后,就能够很轻松地采取措施重塑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杜绝自我破坏。我会帮助你清晰地剖析自己的欲望,聚焦于你最重要的价值观,并制订周密的计划助你成功。最终,你将学会彻底阻止自我破坏,并且如自己一直所期望的那样,在生活中做出积极有效的改变。

在我的内心深处,有一股强大的动力驱使着我完成本书,因为我想向人们阐明“自我破坏”,我想帮助人们活出最好的自己——事业成功、身体健康、人际关系和谐,我想教读者用最简单的方法追寻自己的梦想,追寻幸福和愉悦,追寻自己所希冀的美好生活。结合众多科学原理,多年来的工作成果,以及同家人、亲友、同事的讨论成果,我意识到自我破坏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自我破坏能够解释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人们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由自己的种种坏习惯、消极想法、毅力缺乏导致的。我发现人们逐渐故步自封,消磨了斗志与自尊,终日沉湎于悲伤与焦虑之中。我意识到应该帮助尽可能多的人去了解自我破坏,打破恶性循环,引导他们取得成功,从而帮助他们重拾自信,重新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奋斗。

历经多年的调查研究与临床经验,我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以帮助你通过六个步骤终止自我破坏。借助科学原理和实用心理学技巧,这套理论已经帮助数百名来访者打破恶性循环:成功减重,戒掉拖延,坚持日常锻炼,事业蒸蒸日上,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最终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这六个步骤中的每一步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技术,能帮助你更好地辨别自我破坏的行为和想法,出现自我破坏时帮助你及时进行干预,同时助推自我成长,减少未来自我破坏发生的可能性。这套方法在我的来访者身上成效显著,部分例子我会在后续的内容中提到,我相信它也会对你起到巨大的帮助。

练习速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我破坏倾向的形成同样如此,所以我们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重塑思维方式,从而把自己拉回正轨。这正是本书练习方法的切入点。你能够借助这些方法练习放慢脚步,近距离检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最终在其帮助下摆脱自我破坏。

这六个步骤是层层递进、互相依托的,所以需要按顺序一步步来学习。在具体每一步的详细介绍中,我都会要求你完成其中对应的练习。有些练习需要你迅速做出反应,另一些则会让你向内心深挖,在深思熟虑之后给出自己的反思、总结和回答。尽管某些练习在你看来可能非常古怪,要么太简单,要么太难,甚至有的让人匪夷所思,但不管怎样,我希望你能够都尝试一番。最开始,我的很多来访者也对其中的某些练习持怀疑态度,尝试过后却惊喜地发现效果卓著。如果某项练习方法并不适合你,不用担心,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标、需求和个性,自我破坏的动机也不甚相同,所以不可能每种练习方法都适合你。但是如果你不去尝试,就不会知道其是否有效,所以请调整呼吸,静下心来,认真、完整地完成书中的每项练习。很可能你当初最讨厌的练习反而对你最有帮助。而且这些练习的好处是,你不仅可以在书上进行练习,还可以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如果你感觉自己已经陷入了自我破坏,那么也可以将这些练习当作应急措施。我同样列出了一系列自我破坏克星(见附录B),其中不仅包括我们在接下来的几章会了解到的一些总结性方法,还加入了一些额外的新练习,这些附加的小技巧能帮助你迅速遏制住自我破坏的势头。整个清单综合了一系列简单高效的练习,可以作为你的应急方案。

在每一步的末尾,我都会给你安排三类不同的练习:第一种是快速练习,能初步消解自我破坏(耗时10分钟),第二种为短期练习(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完成),第三种为长期练习(在之后的一个星期内完成)。这三种练习是循序渐进的,请按顺序依次完成,在进行到下一项前,务必认真完成前一项。

浏览本书时,你可能想尽快看完所有内容。诚然,这种消解自我破坏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请牢记,学习不是赛跑。所以请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学习书中的内容,思考怎样将其付诸实践,改善自己的生活。虽然保持连贯的进度很重要,但是没有必要急匆匆进行下一步或下一项练习。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来,对每一条信息和每一个知识都一丝不苟,在向后推进之前认真实践章节末尾的练习,直到它能够真正帮助你平静内心,这样的态度更可取。在每项练习中投入的精力越多,你的收获也就会越多。有条不紊,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及时温故而知新。这就和健身一样,你不可能只去一次健身房,从此就能一劳永逸地拥有好身材,只有定期锻炼才能取得成效。你对待书中的练习同样应当如此,将它们日常化、习惯化会带来更好的效果,这样的定期练习同样可以巩固你对自我破坏的理解,也可以重塑你的思维方式,让你抛弃旧的思维定式,接纳新的模式。这将增强你的精神耐力,让你更持久地抵御自我破坏的负面影响,更坚定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在我们正式开始之前,我最后还想再提醒一点:尽管有些老套,我还是希望你能够用纸质笔记本记录自己的每一点进步。研究表明,相比键盘手打,通过笔记记录下的知识会让人更加印象深刻,更容易学习掌握。1我们手写笔记时,往往需要放慢速度(因为手写要比打字速度慢)。慢下来,我们可以更加透彻地分析信息,用笔写则有助于更好地整合重要内容。这种附加的信息处理过程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记忆,并且在后期复习自己的笔记时,我们能更迅速地回忆起这些内容。

我由衷地希望本书中的理论可以帮助大家脱胎换骨,能够更好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如果你想通过对本书理论的学习摆脱自我破坏的困扰,那么你将会学到一系列实用的技能,重新让自己的生活回到正轨。本书可以为你助力,我也相信你一定可以让它为己所用。

那么就让我们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