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诸生试卷
这篇文章以汉朝对付匈奴的策略为例,阐述通过军事手段打击强大的势力,拉拢弱小的部落,以保持鞑靼始终陷入内斗中,实现北疆和平。
这篇有理有据、文采飞扬的卷子在一众同质化严重的试卷中瞬间脱颖而出。
齐泰看完卷子最后一个字,暗叹:“这篇当为一等!”
他欣赏的又看了一遍,最后拿起朱笔勾勒了一个圈,意为第一等的意思,传给下一人。
由于齐泰兵部侍郎带来的权威性,其余四人见到此卷都从头到尾认真看完,试卷落笔后,无一不是一等。
殿试的卷子不多,仅仅六十一张,一个晚上的时间便改完了。
此刻已然入夜,殿内红烛燃着,将室内照的通亮。
去掉弥封后的卷宗一一呈于案上。
郁新见到自己看好的卷子乃是韩克忠所作,捋着胡须有些许得意的笑着。
韩克忠乃是此次北榜的会元,文采无需多疑,倒没想到他的时务也是一等。
所写宝钞的利弊均和他意。
不过想到林逸思,郁新的笑容又僵了下来,暗叹:“可惜了。”
一旁的齐泰拿着他看好的卷子,笑问:“这前十的卷子没有大司农看上眼的?”
郁新摇了摇头:“老夫看好的卷子是今年的补录的会元韩克忠所写,可惜状元陛下已有人选。”
齐泰看了眼手上的五经魁之一王怒所写卷子,明白了郁新的想法。
确实可惜了……
回想起王怒所写的北防之策,齐泰脸上重燃笑意:“倒是榜眼不用争了。”
郁新知道齐泰的意思,不过他已经老了,没有与年轻人争锋的想法,只是淡淡的笑了笑。
四人捧着十张试卷来到中极殿,朱元璋此时坐在御座上,喝着浓茶,见到人来了,放下杯子,强撑着精神。
殿试为皇帝观策,自宋以来,殿试的文章,天子不亲自阅卷,而是由官员读给天子听。
一张卷子的字数两千字以上,读的速度远快于听。
再加上八股文形式的文章,重音律格式,又有字数限制,很多文章尽管写的文采飞扬,妙笔如花,但表达的依旧是那个意思,甚至会反复强调,注水严重。
朱元璋重视效率,一般只看不听。
郁新乃户部尚书在四人中官位最高,地位最重,他当仁不让的第一个将自己看好的卷子呈上。
“陛下,这篇文章乃是北榜会元韩克忠所作,臣以为此卷当为鼎甲!”
朱元璋被勾起好奇心,大笑道:“能引起咱户部的头头郁爱卿的注意,咱不得好好瞧瞧啊。”
郁新附和的笑了笑,继续道:“韩克忠以为朝廷发行宝钞乃是咱大明初建,财政空虚,缺乏足够的金银铜这才发行宝钞,禁止金银交易。”
朱元璋轻微点头,他发行宝钞的主要原因确实如韩克忠所言。
郁新瞥了一眼陛下,脸上的笑意更甚,紧接着道:
“宝钞年年贬值,百姓宁可冒着风险也要用金银交易,以物易物,乃是百姓缺乏对宝钞的信任所致。”
“宝钞年年印制,却很少回收,流通在市面的宝钞数额远远超过了百姓所需,因此新钞的价值远超旧钞,百姓对手里的宝钞不放心,贬值在所难免,这是其一。”
“地方上的官吏往往以朝廷定下的物价为由,强行购买百姓的货物,以此谋取私利,这是其二。”
“长久以往,百姓越发对宝钞不信任,宝钞价值越低。”
郁新说到这里,下意识地偷瞄了朱元璋一眼,见陛下嘴角含着笑意,这才松了口气,敢继续说下去。
而郁新不知道的是他刚才念的,朱元璋早在林逸思那里听闻过了,甚至比韩克忠所言更加严重。
“韩克忠针对百姓对宝钞的不信任,按照历代对纸币的处理,给出了两点方略。”
“其一,重启倒钞法,回收旧的宝钞。”
“其二,建立类似蜀汉,宋元的仓库兑换政策,规定以固定的宝钞能向朝廷购买相应的货物。”
郁新说到这,心里不由赞叹起韩克忠的天纵奇才,他给出的解决方法与自己日夜所想,近乎完全相同!
参考的朝代,也与自己查的资料一模一样,韩克忠绝对算得上通晓古今的奇才了!
朱元璋拿起卷子,扫着韩克忠所给的政策,越看越眼熟,他又将桌上林逸思的拿起,除了语句略有差异,几乎一模一样!
不过林逸思给出的更加全面,考虑的更加周到,甚至给出了看上去天马行空又觉得完全能实现的政策!
朱元璋瞧着郁新的兴奋的眼神,面色逐渐古怪起来,心里思考着林逸思是否漏题的可能性。
不过韩克忠乃是北榜重开会试的会元,而林逸思此人向来乖顺,不可能如此。
朱元璋又看完韩克忠给的北防策略,话里话外都是拍他马屁的,中规中矩。
他放下韩克忠的卷子,淡淡道:“鼎甲尚可,再看吧。”
郁新望着一脸淡然的朱元璋,心想刚才的政策是不是戳中了陛下的痛点。
比如倒钞法,陛下几年前下令不再施行……
他没有多想,瞬间甩开思绪,退了下去。
黄子澄和齐泰对视许久,始终没有上前,李希颜瞧着这一幕,便主动走上前,将他看好的几篇卷子传递上去。
朱元璋认真的看了第一张卷子,后面的卷子表达的意思近乎类同。
宝钞讲的是商人作祟,对策多数只写了仓库,对于倒钞法一字未提,朱元璋猜测是上次犯禁带来的影响。
至于北防鞑靼,全是歌颂他朱元璋功德的,没有新意。
朱元璋扫了一眼后就兴致缺缺,没有多看,倒是心里对选拔的结果存了几分不满。
他之所以考察鞑靼之策,想的是考生都是北方人,对北方了解,或许有良策、奇策。
可得到的答卷却是如此中规中矩,丝毫抵不上林逸思半根毫毛。
朱元璋抬头扫了一眼齐泰和黄子澄,淡淡道:“北防鞑靼都是这些了?”
殿内沉静下来,朱元璋以为自己表达的不够清楚,又问道:“对于北疆的鞑靼,北方士子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