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内忧
清晨,萧桦二人重新出发。
陈方扬手,两枚碎银,扔在那猎户手里。
猎户夫妻站在木屋前,沉默着,目送两人逐渐远去。
官道,两人骑马并行。
陈方笑着道:“乖徒,昨晚的体验怎样?”
萧桦闷闷道:“不怎样……”
“陈师昨晚原来没睡么?”
萧桦问道。
陈方回道:“为师昨夜是半梦半醒,神游太虚。”
萧桦听了,不由撇嘴。
陈方昨晚肯定没睡,想看自己的笑话,不然也不会多给酬劳。
昨晚的事,他仍觉不可思议,问道:“此地民风都是如此开放吗?”
陈方摇头道:“这倒不是,应该只是这附近蛮户的习俗,可能是他们觉得,以你的血脉,可以诞生出更强壮的后代,不然你觉得,这种好事,他们为何不找老道我呢。”
“这蛮户,岂不与野人无异。”
萧桦仍觉得难以理解。
陈方道:“蛮户没有我大庆的户籍,又不事劳作,在我国中,地位只比奴隶好些,优化血脉,才更容易生存。”
萧桦疑惑问道:“为何不为他们登记造册,让他们在我庆国治下生存下来?”
陈方笑道,“蛮户的构成很复杂,有罪犯,有塞外胡人,也有部分失去户籍的流民,他们以流浪为主,懒于劳作,只以打猎、捕鱼,或接受当地人的短暂雇佣为生,千百年下来,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会在任何一个地方停留太久,更不会融入。”
陈方勒马停下,看向前方,远处正有一商队经过。
陈方指着车队道:“商贾虽逐利,仍有货运南北的作用,但蛮户就不同,没有任何作用,非要比喻,就像是蝗虫,所到之处,只会消耗资源,不屠灭之,已是我庆国皇帝仁慈了。”
萧桦沉思片刻,他眼睛一亮道:“我襄城军队,可否雇佣部分蛮户?”
他想着蛮户虽有固有的生存模式,但只要加以引导,未必不能归化入襄城治下。
陈方摇头。
“庆国律,不许蛮户参军,也不许其参加科举,或购买庆国的土地。”
萧桦听了,也是无奈。
陈方笑道:“那些蛮户本就无用,不值得消耗精力,当作奴隶都浪费粮食,你那襄城缺少人口,完全可以通过减免赋税,收拢各地的流民,用不了两年,就可恢复人气。”
萧桦有些沉默。
这个世界,总有他无法改变的事情,既目前于他无益,便不用多管。
陈方对他挤眉弄眼道:“你若同情蛮户,下次回来时,不如一路播种……”
萧桦听了,哭笑不得,只得闷头赶路。
……
两人纵马奔驰,一路交谈,浏览北郡风光。
一天过去,已是到达北郡与东郡交界。
东郡便是王都所在之地。
到了这里,时间已不再急迫,两人也是放缓了速度。
九连城,北郡与东郡的交通要冲。
陈方带着萧桦入城。
来到一占地极广的宅院前,那守卫见到陈方,忙放行通报。
没多久,宅院中走出一肥胖员外,脸色带着笑意。
“我的道爷啊!可把你盼来了!”
胖员外笑盈盈,将陈方请入内宅。
随后吩咐下人,马上摆上酒宴。
酒宴上,胖员外热情非常,又是敬酒,又是夹菜。
但交浅言深,萧桦感觉对方过分热情,只是礼貌回复,自顾自喝酒吃菜。
胖员外见萧桦态度冷淡,也不在意,又招来美貌的侍女,代为招呼。
酒宴过半,舞蹈的胡姬,已是累得娇喘连连。
胖员外与陈方两人靠在一起,嘀嘀咕咕,不知说些什么。
很快,那胖员外拿出一叠银票,递给陈方。
见陈方不肯收,那胖员外又取出半叠银票,硬是塞给陈方。
陈方这才勉强收下。
酒宴结束,两人在胖员外过分的热情下,离开此人宅邸。
萧桦有些好奇问道:“陈师,那员外是你的生意上的朋友?”
陈方摇头。
“算不上。”
“那我看见他给你银票……”
陈方靠近萧桦,压低声音道:“我只是将他在九连城的几千顷良田,变为道产罢了。”
萧桦瞬间明白。
庆国有三类人不用缴纳赋税,分别是官员勋贵、考中科举的读书人、道门的道士。
陈方将那员外家的良田变为道产,那员外每年就将免除许多赋税支出,难怪如此热情。
萧桦不禁有些担忧,土地兼并是所有封建王朝无法逃脱的怪圈,当土地兼并达到某个程度,没有哪个王朝能摆脱覆灭的轮回。
大庆虽有更强的上层力量,但最多只能延缓衰亡的时间。
萧桦突然有种急迫感。
那是大势将至,还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急迫感。
“陈师,像你这种情况,庆国内多不多?”
萧桦问道。
陈方笑道:“你无需为为师担心,这种情况很普遍,道门中几乎人人在做。”
萧桦听了,更是忧虑。
道门如此,更何况其它两大阶级,只会更甚。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遇到天灾,或者兵祸之类,将立刻爆发出剧烈的冲突……
萧桦有这种意识,是因为他穿越前的知识,但陈方身处局中,却毫不所知,甚至因其为既得利者,更是对危机视而不见。
“唉……”
萧桦叹气。
时不我待,只能先抓住自己能掌控的东西,实力、权柄、钱粮、人才,什么都行!
骏马奔驰,带起尘埃,北风呼啸,带起乱世将至的纷乱气息。
……
王都,皇城中心。
庆国隆安皇帝缠绵病榻多月,太子李长义日夜跪于皇帝寝宫外,为隆安皇帝祈福。
夜深,李长义离开寝宫,回到自己的偏殿。
这里,庆国各地的公文堆积如山。
李长义坐在锦榻上,一本一本仔细批阅。
他看到其中一本奏折,是来自西郡丹霞城太守的奏折,上奏丹霞城发生饥荒,急需朝廷拨款赈灾。
另外有西郡三座城池太守反映,治内有部分流民叛乱,需要朝廷派军镇压。
西郡面积在四郡中最为宽广,却没有南郡的富庶,北郡的粮食充足,东郡的繁华。
郡内只有三十六城,却与梁、魏两国接壤,属于四战之地,不容发生任何意外。
李长义提笔,分别安排得力的人手,负责处理赈灾,与镇压流民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