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总成本最低锻造企业内部竞争力
从手工作坊到现代企业的诞生,成本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如何以更加合理的成本经营企业,这是企业不断探索的问题。作为企业,内部竞争力往往决定外部竞争力的强大与否。呈现在市场上的企业外部竞争力叫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我的产品跟其他的产品不一样,服务跟其他的产品不一样,质量要比其他的产品好,产品的性价比较高,企业的技术、交付能力更好,上述这些要素和产品外观以及品牌力等,都是外在体现,但这个能力的强弱其实是由内部竞争力决定的。当然,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转换的。
内部竞争力,主要体现的其实是公司的组织流程能力,它包含着五大能力:应变能力(柔性)、质量保证能力(开发实力)、响应速度能力、安全环保能力(大健康)、成本控制能力(总成本最低)。这五大能力,最能综合体现企业竞争力的是应变能力,即应对危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丰田汽车是汽车产业的知名企业,在2010年“刹车门”事件、2011年福岛核事故等一系列危机事件中,丰田怎样成为“打不死的小强”,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在本世纪对丰田影响最大的“刹车门”事件发生仅仅一年之后,丰田在2012年重回汽车行业第一,这是何等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应变能力,是企业经营的综合积累,是企业能力的最终体现,是企业永续经营的重要保障之一。
成本竞争力,是企业竞争能力中,仅次于应变能力的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成本竞争力为企业形成应变能力提供了最基本的弹药,因为企业利润直接跟成本相关。
这里提到的成本控制能力,其实不单指的是我常说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之类的显性成本降低,而是使包含隐性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最低。总成本最低指的是什么呢?比如上文提到的响应速度能力,这跟总成本就有很大关系。为什么?响应速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周期反映,如生产周期、服务周期、项目周期等,而有数据表明产品的完工时间节省25%,生产率就会提高一倍,成本也会下降25%。而同样地,周期越短,代表着企业的资金周转的速度也越快。2018年,广州丰田的库存周转率是64次/年,一年365天,也就是广汽丰田5~6天左右就可以将资金周转一次。与国内众多产商10次/年的周转率对比,资金优势就非常明显,银行利息支出就少了(丰田是著名的无借款经营模式)。
企业80%的成本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同样地,企业品质保证能力80%取决于产品的研发。每一次的质量损失,就是成本的损失,而且这个成本是成倍甚至是3倍(内部损失)的付出,我们称为质量损失的成本激增曲线。如果内部质量没有控制,这个损失传递到市场更加无法估算。
所以,这里提到的成本力关系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从源头着手进行成本力的锻造。这本《极限化降成本:极速砍削成本的21板斧》就是全景式降成本的方法,它从企业的研发、制造、供应链各方面出发,告诉我们如何去分析、降低成本,并锻造出企业自身强大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