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现代银行体系的起源
现代银行的运行遵循部分准备金原则,这意味着针对客户在银行的存款,只有极少的一部分留在银行,其余部分则以贷款的形式发放给其他客户。这种做法能有效给市场注入更多货币,并为普遍经济增添更多流动性。这是因为从银行储户的角度来看,存折上的存款并没有减少,而贷款客户也可以使用同样额度的资金(除去银行必须作为准备金留下的小部分资金外)。银行自然能从这种操作中获利,而且能从别的地方募资,并进一步贷款给零售客户,上文所提的北岩银行就是一个例子。在这种模式下,各方都很满意——银行获利,股价上涨,管理层和股东乐享其成;银行储户拿到一些存款利息;贷款人以这些利息为代价,能撬动更多资金,花未来赚的钱买房购车。
从这个常态化操作上可以看出,大多数个人及公司都乐于通过银行来交易政府发行的货币。21世纪的银行远不止让客户用借记卡来支付这么简单,大多数跨国银行都从一系列复杂的金融产品交易中获利。那么银行是如何诞生的呢?
虽然考古学家已在美索不达米亚和近东地区发现几千年前的代币,但直到中世纪现代意义上的银行才出现。当时,意大利北部是世界商业活动的中心,比起农民或贵族,商人是一个更需要银行服务的群体。这些银行不仅借钱给农民,等到丰收时再收回,还会提供代币给商人,这样后者可以与其他城市或国家的商人进行交易。此前,如果商人交易时需要给远方的客户寄送货物,那么他必须相信对方会托人把代币捎回来(代币可能是黄金、白银或其他贵金属),但一些负责运送货物的人难免会中饱私囊。因此,早期的银行通过发行支付凭证来提供流动性,这个功能十分具有价值,也很重要,因为它引入了一种为未来储存价值的观念和信任机制。销售商品的商人可以依仗银行的好名声,并确保自己在一定时间能赎回货款。
虽然世界各地风貌迥异,但现代零售银行的运作模式是一致的。当我们每周使用借记卡或信用卡来购买生活必需品时,所属银行及POS机的验证机制都能证明,该银行愿意代表我们将特定金额的货币转给商店,而商店本质上无须信任我们,它们信任银行即可。
20世纪90年代拥有银行账户的人可能会有印象,当时商店的大多数交易都是以现金形式进行的,当人们的现金不足时需要去银行通过自动柜员(ATM)机或柜台提取现金。但提取现金和刷卡购物在本质上并无区别。银行管理着一本分类账,记录着人们银行账户金额变动的情况。无论是把钱支付给他人或者提取现金,人们的银行账户余额都会减去相应的金额。
银行将所有客户的账户余额信息储存在数据库中,专业的数据中心都有保险措施来抵御网络中断和黑客攻击。那么什么是数据库?很简单,数据库采用有结构的方式来储存数据。“有结构”这个限定词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我们事先知道这些信息是以某种特定序列来储存的,那么就能编写出解码这些信息的软件。过去,银行的分类账记录在纸上,采用多种规则来明确谁能在账本上修改客户账户的余额。这些规则可以防止银行职员或潜在诈骗犯修改客户账户余额、再将这些金额添加到自己账户的行为。一般情况下,交易必须由几名银行员工联合署名,早期的银行还会使用蜡封,以确保记录无法被调包。在过去,伪造客户分类账是很困难的,这种方式对大部分“心怀不轨”的人有威慑力,但除了愿意铤而走险的人。
现在,假设这个账本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人们通过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来查看账户信息,修改相关信息。当然,银行的账本不会是一张简单的表格,更不会让人随便拿到并修改数据。首先,账户余额的变动不是人工操作的,而是其他软件和分类账进行交互,向银行发起转账或票据支付请求。同时,为了防止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破坏客户的账户信息,相关信息备份至多个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位于不同地区。
银行还有一套复杂的验证系统及账户保护来限制特定数据被个人或软件读取。针对如何保障个人的账户安全,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规定,能够确保银行等金融机构不会拿客户的存款去做冒险的事。另外,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负责监督银行之间的转账交易,以防止洗钱等行为。银行内部也有审计部门来确保操作合规,也会有外部的审计师参与监督,因此大众对银行体系很有信心。
我之所以强调零售银行业的法规框架,是想说明对于在表格上储存并拥有这些数据的银行而言,安全性是最关键的。为了确保数据安全,银行的数据中心防弹防火,配有备份启动器,而备份启动器又配备着自身的备用启动器,并对数据的读取和编写做出详细规定。
这些规定能够保证人们在超市购物时,账户上减少的数额是准确的,账户信息可以实时更新,银行有责任确保能够准确地完成这个过程。我们基于信任来选择银行,进而相信政府和国家的法律框架能确保所选择的银行规矩行事。
我们在上文讨论了恶性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混乱,对此所有国家都心知肚明,固定的货币供应量并非完美,有控制的通货膨胀才是最佳操作。虽然大众可能抱怨商品越来越贵,但只要价格的上升是循序渐进的,就不会引发社会动乱。适当的通货膨胀对国家而言是有益的,方便国家用本国货币来借款,当数年后偿付相同面值的货币时,这些货币实际价值已经降了很多。
我们并不惊讶,英国北岩事件并没有以银行倒闭、数以千计的普通民众损失毕生积蓄而收尾。当时,大多数人对银行的部分准备金制度失去信心,北岩银行的挤兑故事也不是个案,零售银行的悲剧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上演,实际情况甚至更加糟糕。如果当时的银行都出现严重的公关问题,恐怕整个金融体系需要耗费多年才能重新站稳脚跟。
后来,英国政府决定为散户储户的存款提供担保,银行由国家所有,所有人的存款都能获得保障。英国民众逐渐恢复对银行的信任,大家的生活基本恢复正常。但北岩银行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依靠政府给予的过剩资助,北岩银行将零售部门卖给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的英国维珍理财公司(Virgin Money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