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蜀郡大丧
“李公子,蜀郡怎么没有羽公子这个人物啊?”
“我们在蜀郡都寻找了他快半个月了,也没听说过有羽公子这个名字,不知那个羽公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哎,真不知去哪里找他!”
“按理说,能够写出那么了不起的诗词,他在蜀郡应该有些名气才对吧?”
赵国王公子兄弟,一脸的疲惫之色,两人有些泄气地坐在街道边上的一块大石上,大王公子对李公子叹息着说道。
“那个羽公子说他认识李冰圣公,这样吧,我们去找李冰圣公询问羽公子的住处吧。”
“你?”
“你早说呀,害我们在这个蜀郡都跑了好几天了,逮着人就问羽公子,可是人人都不知道那个羽公子究竟是哪家的公子哥儿!”
大王公子有些不耐地说道。
“王公子,你可知道那个李冰圣公是什么人啊?”
“他是大华朝的三公之首!”
“以前还是蜀郡的郡守大人啊!”
“李公子,李冰不过是蜀郡的郡守大人,大华朝的三公,可是我们冰儿小姐,她却是我们赵国的......”
王公子说着,他见赵冰儿对他冷眼盯了过来,心里惧怕,又四处打量了一眼,低下头去,就不敢吭声了。
李公子摇了摇头,说道:“我们走吧!”
说着,他找路人打听李冰圣公的府邸方向,那些路人听说李公子要去李冰圣公的府上,俱都十分热情地给他指点。
李公子带着赵冰儿,王公子兄弟,赵晶晶小姐,以及青儿和莲儿,从稷下学宫直接往蜀郡这里来寻找羽公子,他们一行数人,在蜀郡大街小巷问遍了,都无人识得那个羽公子。
李公子这时突然想起,羽公子曾经说过,他认识蜀郡的李冰圣公,在临淄出现的那些逃难灾民,他就说要找蜀郡的李冰圣公给他们田地去种,解决他们的衣食住问题。
“羽公子应该不是一般凡人,他能够认识蜀郡的李冰圣公,而且将那么多的逃难百姓带到蜀郡来,要李冰圣公给那些难民百姓田地耕种,羽公子的身份肯定不简单呢!”
“不然,他也不会和李冰圣公这样三公一般的人物这么亲近了,而且,好像李冰圣公还能够听他的话。”
“他要么是哪个大臣的公子哥,要么是皇室里的人。”
“若是看那情形,只怕是皇室里的皇子呢?”
李公子低着头,一只手撑着下巴,眯着眼对众人说道。
“嗯,他还把七十万两黄金都送给了那李冰圣公了!”
“若他是皇子还真有些可能哈!”
赵冰儿也眨巴着眼睛,微笑说道。
“皇子?”
“李公子,冰儿,你俩说说,大华哪里来的皇子?”
“大华是新建立的王朝,皇帝都才十几岁呢!”
“我们在稷下学宫不是看见了,那个万年诗碑上的公子宇,八岁时题的词,如今算来,大华的皇帝也不过十六七岁!”
赵晶晶白了众人一眼。
“好,我们去找李冰圣公,询问羽公子住在哪里!”
“羽公子既然将七十多万两黄金送与了李冰圣公,李冰圣公一定对羽公子的住所了解!”
赵冰儿嘻嘻笑道,说着,站起身来就往前面走了过去。
一行众人往李冰圣公的住处方向走了过来。
“青儿,莲儿,涓子大人可来到蜀郡了?”
赵冰儿突然回头对青儿和莲儿询问道。
“爷爷说他去赵国与赵公子那里辞行了,就过来追我们的呢,不知爷爷可否到了,我们下午再去蜀郡驿站查询下吧,他若是到了这里,必会派人来知会我们。”
青儿紧拉着赵冰儿的手儿,嘻嘻说道。
赵冰儿说道:“可是我们没有住在驿站里,涓子大人恐怕一时之间找不到我们,我们最好今晚就去驿站等着他。”
众人都点了点头,一边打量着街道上的行人,一边往路人指点着的李冰圣公府上走。
“青儿,莲儿,你们俩个这么久未见羽公子啦,嘻嘻,可想他?”
赵晶晶小姐这时突然冒出一句,把青儿和莲儿都羞得脸儿血红,青儿对赵晶晶小姐一把推了过去,娇羞地说道:“晶儿,你再乱说,小心妹妹撕了你的嘴儿!”
赵晶晶嘻嘻笑道:“哎呀,莲儿啊,你快救我呀!青儿要打我啦!”
赵晶晶嘻嘻笑着,就往莲儿一边躲了过来,莲儿将她捉住,娇笑着说道:“晶儿小姐,莲儿也要撕了你那小嘴儿!”
赵晶晶又嘻嘻笑着躲开莲儿,她围着众人跑了几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嘻嘻,涓子爷爷可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啦,你俩以后得在羽公子的身边侍候着,那个意思羽公子怎能不明白,可是羽公子却没有拒绝涓子大人,嘻嘻,你俩只怕早已对羽公子都念念不忘了呢!”
“莲儿,青儿,你俩说说,是谁想他多一些?”
“你?”
“晶儿,到底是谁在念念不忘啦?”
“晶儿小姐,也不知是谁每天都要念叨羽公子无数遍!”
“哼,要妹妹说嘛,这里就你晶儿小姐念叨得他多些!”
一众小姑娘正打打闹闹地往前面走着,这时,李公子回头对众人说道:“咦,那座府上怎么都挂着白幡?”
众人往前紧走了几步,只见那座府邸前面,果然都挂着用白布搭成了许多白幡,还有一些白花等等祭祀的物品。
整座府邸的所有柱子以及横梁,都用白布缠了起来!
府门前,来来往往的男女有着无数人,人们都穿着大孝服装,全身裹着一身白衣,脸上都显得十分悲伤。
“李公子,你们看,这府上的孝子真是多呢,大家都看啊,里面的人都穿着大孝服装,没有一人没穿!”
青儿瞧着那来来往往的人们,都穿着一身的白衣,显得很是惊讶。
众人都觉得这府上的人都十分奇怪,又有一种恐怖。
这片天地,这时好像都显得有些惨淡起来。
几个小姑娘瞧着那一整片白,都缩着脖子往后面挤。
李公子上前拉住一个急着往那座府里走过去的全身都裹着白衣的中年男子,抱拳躬身一拜,说道:“大叔,请问李冰圣公府上怎么走?”
那中年男子回头对李公子上下打量了一番,有些惊讶地问道:“公子,你打听李圣公府上做什么?”
李公子说道:“在下是从赵国过来的李公孙,前来蜀郡寻找一位好友羽公子,只是羽公子不知住在何处,听说李圣公认识他,所以寻找李圣公询问羽公子的下落。”
“原来是从赵国过来的李公子,这里便是李圣公府上!”
“什么?”
“这里是李圣公的府上?”
众人瞧着府上那挂着的白幡,许多人都全身裹着大孝服装,在里面忙碌着,李公子有些疑惑地对那中年男子又说道:“大叔,李圣公府上是谁仙逝了?”
“李公子,你们不知道?这座府上就是李圣公仙逝了!”
“什么?”
“李圣公,李圣公仙逝了?”
李公子惊骇得一跳,他往后面退了一步,说道。
“李圣公的后人真是多呢!”
赵冰儿这时往前伸出脑袋,也在后面补充了一句。
中年男子叹息一声,说道:“李公子,你是从赵国来的,自是不知晓,我们李圣公啊,他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他一生都在为了我们蜀郡而治水,他为我们蜀郡治住了许多水患,我们蜀郡若是没有李圣公,不知要遭受多少水患啊!”
“公子可听说过蜀郡曾经饱受水患和旱灾的肆虐?古人曾有‘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我们蜀郡啊,以前不仅水患经常发生,而且还经常发生旱灾!”
“李冰圣公来后,他修建了都江堰,妥善解决了引水与泄洪、排沙等问题,特别是都江堰宝瓶口以其千年不变的固定宽度,成了扼制岷江洪水的千钧关钥,此后我们蜀郡平原再极少发生全域性的大洪水,我们蜀郡也再没有受到洪水的侵害,成为了天下粮仓之地。”
“更为关键的是,我们蜀郡啊,再没有受到大旱!”
“巨大的灌溉效益,稳定的水源,优越的自流灌溉模式与我们蜀郡平原的优质土壤相结合,使我们蜀郡平原的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是他救了我们蜀郡的所有百姓啊!”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那中年男子停顿了数息,又激动地说道:“这些,都受益于我们的李圣公啊,是他把岷江的水治住了,还引到了蜀郡的平原上,为我们带来了喝不完的好水源啊。”
“哎,上个月,李圣公在洛水治水途中,不幸身亡啊!”
“你看,我和他们都不是李圣公的后人,李圣公的后人就只有二郎一人,那些穿大孝服装的都是我们蜀郡的百姓,他们都是自发地穿上了大孝衣,这是我们蜀郡的大丧啊!”
“我们蜀郡,从昨日开始,就要为圣公守孝三月!”
“原来是这样啊!”
“刚才真的是多有唐突了,还望大叔你见谅!”
“大叔,不知你如何称呼?”
李公子见那中年男子显得有些激动,稍顷,恭敬地问道。
“老夫是蜀郡郡守张希!”
“你是蜀郡的郡守张希大人?”
李公子一行众人俱都感到十分惊讶,眼前这中年男子,竟然是蜀郡的郡守,郡守啊,可是一个了不得的大人物了。
可是这张希郡守,竟然穿着大孝服装,为李冰圣公守孝!
众人都听了先前他对李圣公的简单介绍,对张希郡守也穿着大孝服为李圣公守孝,既感到很惊讶,却又在情理中。
李公子停顿了会儿,见那张希郡守这时又要离开,急忙又躬身说道:“原来阁下是蜀郡张大人,晚辈真是三生有幸。”
“晚辈想再冒昧向张大人打听一人!”
“嗯,你说,老夫若是识得,定当引见!”
“张大人,你可认识蜀郡的羽公子?”
“羽公子?”
“是哪个府上的羽公子?”
张希郡守有些疑惑的问道。
“张大人,那个羽公子大约有十六七岁的年纪,比晚辈稍为还要高小半拳头的样子,他丰神俊秀,面如冠玉,气宇不凡,虽然显得有些瘦弱,但整个人却十分精神。”
“咦?”
“羽公子?”
“他真的称为羽公子?”
张希郡守听得李公子口中所说的那个羽公子,有些疑惑,突然想起皇帝陛下名叫公子宇,李公子形容的那个少年年龄与公子宇差不多,皇帝陛下也十分帅气,随即一怔,对李公子问道:“李公子,你们是如何认识那个宇公子的?”
“咦,张大人,你真的认识羽公子?”
“那真是太好了!”
“他去稷下学宫参加诗词大赛我们几个相识了,我们过来就是来拜见羽公子的,大叔你若是认识羽公子,还望大叔引见!”
“他写的联词和诗词,真的都是千古一绝啊!”
李公子说着,又对张希大人躬身行了一礼。
“宇公子在稷下学宫写了诗词?”
张希郡守感到有些惊奇,陛下会写诗?还这么出名?
“咦,陛下难道真的去参加稷下学宫的诗词大赛了?”
张希大人突然想起数月前,他曾参加公子宇举办的接待稷下学宫尹文子少宫主,那天晚上,那个尹文子少宫主可是没有少喝天宇高度酒呢,菜都还未能上齐,他就醉了!
张希郡守想起公子宇,心道:“也快五六个多月未能再见到陛下了,难道陛下真的去稷下学宫参加诗词大会了?”
“张大人?张大人!”
“你怎么了?”
李公子见张希郡守一时愣在那里,他提醒说道。
“哎,不好意思,李公子,老夫刚才走神了。”
张希郡守收回思绪,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对了,李公子,你们是什么时候遇到宇公子的?”
“张大人,晚辈是在大半个月前,在稷下学宫与羽公子分别的!”
“晚辈与羽公子分别后,便急匆匆地赶到蜀郡来寻找他了,晚辈这里的几个,都与羽公子十分交好!”
“我们从赵国一直往稷下学宫去,曾经与羽公子在一起一路结伴行走,有近三个月!”
“只因稷下学宫与羽公子分别后,我们大家都十分想念他,所以便直接从稷下学宫结伴又来寻访他了。”
“都希望和他再一起讨论诗词与讨论如何拯救国家!”
李公子说着,又将众人一一引见给了张希郡守。
张希郡守听说青儿和莲儿两人是涓子大人的孙女,也感到十分惊讶,李公子只是未能将赵冰儿的真实身份说出来。
涓子大人是一个十分有名的人物,张希郡守自是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