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论文和投资
林溪将东西拿过去,脸上表情虽然没有多大变化,内心却掀起惊涛骇浪。
作为材料学博士,她比江河更了解固态电池领域想要做出突破性的研究到底有多么难。
东阳大学就有不下于四个课题组在同时搞相近的研究,但耗费了三年时间,连蓝星科技强国M国国家实验室的水平都没有达到。
江河做出来的成果,却比M国家实验室高好几个档次。
“这真是你做出来的?”她不可思议地看着江河,“就用我们实验室的这些设备?”
她是新评的讲师,虽然有一间实验室挂在她名下,但里面只有一些非常便宜的磁力搅拌器、烘箱、马弗炉等设备。
即便实验室已经简陋成这副模样,还要被分出去半间,给其他老师的研究生当工作室。
她实在无法相信,江河能在如此简陋的环境里做出来固态电池材料。
这样是能成,土炉子都能练金丹了。
“是的,之前白氏新材料给的十万元项目经费,就和这块电池有关。”江河答道。
他倒也没说谎。
除了手中这块电池样品是系统奖励的,其余的半成品电极、导电材料之类的,可真的是他靠着实验室简陋的设备一点点烧出来的。
林溪扫了一眼还摆在实验室里间桌子上的样品,又看了一眼手中的电池成品,沉默了。
片刻后,她对江河道:
“我尽快帮你联系那边的编辑,让他们早日出刊。”
“这件事要么忍住不对外公布,一旦公布就要以最快的时间,让别人知道这是你做出来的东西。”
江河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林溪是担心别人抢了他们的功劳。
他暗道,科研界都是一群知识分子,不至于如此没底线。
但转念一想,古有宋之问为两句诗杀害外甥刘希夷,现有某课题组为争第一作者撕破脸面,老师肉身攻击学生。
为了名利,知识分子下起手来可是一点都不心慈手软。
林溪向江河确认过文章真实性后,匆匆离开实验楼。
待老师走后,江河返回实验室。刚走进去,他便看到秋婷笑眯眯地走过来。
秋婷刚才一听到江河发表了两篇SCI,双眼立即放光。
即便东阳大学在G国排名在前五十,但能在研究生一年级就发表两篇SCI论文的人依旧屈指可数。
“江师弟,看不出来你还是隐藏的学霸,求抱大腿!你那里还有没有第三作者、第四作者之类的挂名,把师姐也带上吧,我可是很能干的哦!”
她特意将倒数第三个字念得很重,做出一副欲拒还迎的样子。
东阳大学对论文奖励颇为丰盛,哪怕只是第三作者、第四作者,依旧能拿到五百元的奖金,和20个学分绩点奖励。
现金奖励秋婷看不上,她目标是学分绩点。
绩点如果足够多,她就能申请优秀学生的荣誉称号,同时那些重点的研究所、航空航天企业也特别看重应届生在校绩点。
她能在研究生二年级就拿到早田研究所的offer,就是靠不停挂靠论文,把自己的绩点硬生生刷上去的。
而且,只要她能混进江河的课题组,时间长了自己搞点数据,水一个SCI一作也不是问题。
到时候非但硕士毕业不愁,说不定还能借此机会成为早田研究所的在职博士。
只可惜,她这些手段对付那些愣头青大学生说不定还有戏,对付江河这个在模拟器不知道死了多少次的异类,根本毫无作用。
他早就认识到秋婷的真实面目,自然不会上当受骗。
只不过,毕竟也曾“夫妻一场”,他也没有直接拒绝对方。只是笑了笑,回道:“以后有需要了,肯定要让师姐帮帮忙。”
说完,他便收拾了一下桌面,离开学校。
秋婷气得牙痒痒,她靠着自己的绿茶手段不知道勾搭了多少男生,让其乖乖将自己的科研成果、零花钱双手奉上,可这个江河就像茅坑里的石头,一点都不懂风情。
明明色的要命,装什么正人君子!她心里恼怒地想。
眼见江河头也不回地离开,秋婷双手撑着,从桌子上下来。她拿起手机,正打算给江河发条信息,再刷一下彼此的亲密度。
就在这时,一通电话打了进来。
打电话的人是她弟弟,对方一开口就向她要一千块。
一听要钱,秋婷顿时头大。
“我前两天不是刚给你转了五百元,你姐又不是富翁,哪有那么多的钱给你?爸妈每个月不是给你两千生活费,这才开学几天,你钱花哪去了?”
一连串问了好几句,她觉得自己的态度有些凶,语气又缓和下来。
“再过几天,等我写的文章稿费下来后再转给你,你被爸妈惯坏了。”
……
翌日清晨,江河吃完早饭后,骑着共享单车来到早田区金融小镇。
这里是整个早田区银行、投行、证券公司的汇聚区,连那些专门做灰产的金融中介都在这里有门面,金融产业极其繁荣。
以江河原本五万块的身家,没必要来这种地方。
就他那么点钱,街道上随便找家证券交易店铺,就能帮他办的妥妥当当。
但吃早餐时,赵露得知他要做空叶氏,随即将自己刚融资的100万借给他。
有了这笔钱的注入,江河瞬间就成了百万富翁。
当然,系统积分并没有发生变化。借的钱不纳入积分计算范畴,这一点他早就验证过了。
骑着车顺着金融小镇走了一会儿,江河在一家名为“天马证券”店门口停了下来。
在他的印象里,这家店好像是一个比较大的连锁公司。
他将车锁好后,走进店里。
“先生你好,是要投资吗?美股、港股、A股,基金,债券,期货、外汇……凡是您能想到的金融市场和交易方式,我们这里都能做。主打的就是一个种类齐全,服务优良。”
江河刚到店,一名二十岁出头的销售迎面走来,热情地介绍,同时拿出一张名片递给他。
“您可以叫我Peter,是本店的金牌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