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苏联与中国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有过同样的社会制度,苏联的政治、经济制度对中国曾有过的重大影响。当今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国际政治舞台上不容忽视的一个国家。中俄关系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组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关系,相互之间需要不断深化理解,以加强沟通与协作。这一切都决定了苏联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1)理论价值。在2014年出版的一本书中,当代俄罗斯学者舍维亚京曾感慨地写道:苏联的“死亡”不只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悲剧”,也是我们历史中最重要的一个谜。为什么跟所有人的预测相反,连那些把苏联视为“难以接近的堡垒”的势不两立的敌人都感到突然,没有任何原因,没有大的军事失败,没有大规模饥荒,也没有自然灾难,苏联就“死去”了。他进而指出,苏联之“死”并非偶然,没有自然的、历史的“规律性”,苏联是被“打死”的,不是在公开的战争中被打死,而是在地下的战争中,是腹背受敌,被悄悄地、深思熟虑地、无情地打死的。追踪这场世纪罪恶,分析大量的秘密信息,研究全部的悲剧场景,就可以看到,是谁怎样消灭了苏联[53]。苏联解体后不久,有关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在苏联史研究领域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当今的俄罗斯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研究者以及中国、西方学界的研究者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总结。目前,在中国学界,有关苏联解体原因,多种观点还在争论与交锋中。也许这种争论还要持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因为一个“超级大国”的轰然解体不可能是一两种因素直接使然,随着俄罗斯以及原苏联加盟共和国档案材料的公布,一些新材料陆续得以公开,人们的各种观点与说法也在不断更正,争议也就不可避免。在已有的各种分析中,主要是从苏共领导人以及苏共中央决策中寻找错误和失误的根源。而作为执政党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在苏联几十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基层党组织在它的后期是怎样的情况,基层群众对于苏联领导人以及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改革持怎样的态度,对于党被解散群众又是如何看待、如何对待的,目前还没有专门著作来研究。就此意义来说,这是研究苏联历史和苏联共产党历史甚至分析苏联解体原因的一个既属空白又需要理清的内容。本书也是目前国内党建研究领域中以苏共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题的为数不多的专门研究成果。
(2)应用价值。作为一个政党,无论其是否执政,都需要有足够的群众基础。苏联共产党垮台了,但在当今俄国政党派别中,共产党还占有一定席位,俄罗斯共产党还在为俄国社会主义运动而斗争。在目前失去执政党地位的情况下,俄罗斯共产党需要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与政治影响。而要获得群众的支持,首先就应该代表群众的利益,了解群众的要求。吸取苏联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了解民众需求,完善自身建设,使共产党作为代表民众意志的组织,更接近群众,争取得到更广泛的群众支持,对于当今俄共建设十分必要。
与苏联时期情况相近的是,中国共产党也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几千万名党员,基层党组织遍及党的各个地方。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使党保持活力,保证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保证社会和谐与稳定等方面,基层党组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与其他民主党派及群团组织的联系,对于执政党的自律与自我监督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汲取苏共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方法,使之更科学、高效,在建设民主、法治国家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本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