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搞内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高价购粮

南阳,牢狱之中。

刘封来到阴暗的牢房中,置一小桌,桌上放着一壶美酒。

刘封坐于草席之上,对着蓬头垢面的曹彰和曹植道:“今日乃是良辰吉日,我们共饮一杯。”

曹彰冷哼一声:“是要杀我兄弟二人吗?这酒是断头酒?”

刘封问道:“怕吗?”

曹植闻言在一旁抽泣,曹彰则来到刘封面前。

“大丈夫死则死矣,何惧之有?”

“子建,我们是曹操之子,莫要折了父亲一世英雄的名头。”

言罢,曹彰将碗中酒水一饮而进。

“好酒!”

刘封一点头。

“不愧是曹操之子,泰山压顶而面不改色,好胆气!”

一听此言,一旁的曹植也收住了哭声来到刘封面前。

“我亦为曹操之子,无惧生死!”

言罢,小曹植取过酒碗喝了一口。

“咳咳咳……”

曹植咳了几声,将腰板挺直,大叫一声:“好酒!”

刘封点头。

“曹操不愧为一世枭雄,你们身为其子,有这样的胆色,未来前程不可限量。”

“你们可以走了。”

“走了?是要杀我们吗?”

曹植看向刘封。

刘封一笑。

“曹操已用南阳换你二人性命,我已为你二人备下马匹,出了此门,我让人护送你二人离开新野,直至许都。”

曹彰道:“今日你虽放我二人回归,但它日在战场上相见,我曹彰必雪前日之耻!”

曹植年纪虽小,但亦道:“我虽开不如兄长,但必习得好文章,让汝遗臭万年。”

“哈哈哈……”

刘封大笑。

“曹植,曹彰,我刘封等着你们,若真是到了刀兵相见那一天,我也绝不容情!曹植,我等着被你骂遗臭万年的那一天!人生在世,虽不能留芳百世,若因你而遗臭万年,让世人知道有我刘封这个人,倒也是不错,哈哈哈……”

刘封说完,也不去理会二人,转身出了牢房,向远处而去。

牢房内,曹彰和曹植面面相觑。

曹植就道:“二哥,我观刘封此人,诡计多端,未来必是父亲一统天下最大障碍。”

曹彰一点头。

“刘封之智谋,世所罕见,若到了战场上,我定一枪刺死他,除了这个大患。”

这时,门外传来狱卒声音。

“二位公子,马匹已备好,上路吧。”

当下曹彰与曹植也不再言,向牢门之外而去……

汉建安七年八月,刘玄德之子刘封破许都,俘曹彰、曹植,遂用二人换取曹操之南阳,刘玄德率众部属自新野移屯南阳,自此实力大增。

南阳本为东汉第一大郡,有人口二百余万,经东汉末年战乱,人口锐减,已不足百万。

刘玄德入南阳后才发现,南阳已是一片废墟,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纳税之民不过十数万。

这种情况,远出刘玄德意外,他终于明白曹操为何轻易放弃南阳。

此时的南阳已远非黄巾起义前的南阳,甚至不及袁术在时的南阳。

正值南阳大饥,百姓无食,困苦不堪,刘玄德来到南阳第一件事,就是要解决百姓吃饭问题。

若是任由百姓饿死,那百姓造反,刘玄德在南阳必无立锥之地。

南阳郡治所在地宛城,太守府。

刘玄德坐于高堂之上,文左武右,众文臣武将分列左右。

刘玄德进入宛城,接收南阳各地,然而他还没高兴多久,就遇到一个棘手问题。

南阳大饥,百姓易子而食,有百姓造反,呼啸山林。

刘玄德便问众人:“南阳大饥,有百姓造反,诸位以为当如何应对?”

一旁徐庶道:“庶以为,南阳虽大饥,但背靠荆襄九郡,只要将荆襄九郡粮食运至南阳,必可解南阳之困。百姓有了粮食,自然不会去造反,这呼啸山林的盗贼自然做鸟兽散。”

刘玄德一叹气。

“荆州粮食尽在蒯氏掌握之中,蒯氏素来与某不睦,让他们拿出粮食救荆襄,谈何容易。”

众人皆是无耐,刘封言道:“父亲,儿有一计,可解南阳大饥之困。”

刘玄德忙道:“封儿有何妙计?”

刘封道:“要想将粮食运往南阳,只有许以重利方可,父亲可出市价三到五倍之价买粮,如此高利,巴蜀、江东、荆襄、豫州、徐州之商人必然铤而走险,想尽办法将粮食运到南阳,如此,南阳大饥即可化解于无形。”

一旁关云长冷哼一声。

“你道说得轻巧,我等刚入南阳,南阳府库曹操撤退之时早就取之一空,新野又刚刚支持北伐,如里有如此多钱来买粮?”

刘玄德也道:“二弟之言甚是有理,以我等目前府库余钱,平价买粮尚且不足,又何来钱高价买粮?”

“是啊……”

“确是如此……”

众人议论纷纷,皆以为此计不妥。

“哈哈哈……”

刘封大笑。

众人愕然,皆观看刘封。

刘玄德问:“封儿何笑之有?”

刘封笑道:“只要粮食运来,我自有办法将其收购。”

“这又是为何?”

众人皆不解。

刘封环视众人一眼。

“不必心急,我已有安排,只是此法若说出来就不灵了。”

刘封又观处刘玄德。

“父亲只需放心,只要粮食来到南阳,我定会有办法将其留下来。”

刘玄德一点头。

“只要有粮食运到,我哪怕散尽家财,也要将粮食留下,发给百姓,使百姓不至饥饿而亡。”

刘封又道:“父亲,粮食到手,万万不可直接发给百姓,当以工代赈。”

一旁刘玄德问:“这又是为何?”

刘封道:“若直接发给百姓,必助长百姓不劳而获之心理,相反,若是能以功代赈,不但让百姓之力为我所用,还可以更好的赈济百姓。南阳多干旱,当让百姓多挖水井,以工时换取粮食,如此,即可化解南阳干旱,又可解百姓饥荒,亦让所有人明白,粮食不是靠施舍得到的,而是要靠自己劳动换得。”

此言一出,又是满堂震惊。

自古以来,每逢大饥,官府都是开粥场施舍,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工赈的做法,只是听刘封一说,众人皆心中暗惊,暗道此法大妙,只是所有人都心中暗想,刘封有什么办法能将贩到南阳的粮食都留下呢?

用强是不可能的,刘玄德绝不会为了粮食而放弃自己的仁义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