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李祐献策
李祐回了王府,立刻召见所有管事,紧锣密鼓地安排下去。
百万鸡鸭大军,由长安大臣统帅,牧鸭人驱赶下,浩浩荡荡向蝗虫进发,于京兆府边界集结备战。
“我勒个娘唻!那么多鸡,俺还从没见过这么多。”
“鸡鸭大军一眼望不到头,如洪水般集结在京兆府边上,何其壮观也!”
从外地来的书生,一脸陶醉,绘声绘色描述着所见场景。
他进京时恰巧看到这一幕,每每谈起忍不住啧啧称奇。
长安百姓与有荣焉,想象出那壮观场景,一脸骄傲地说:“定是燕王殿下养的鸡鸭大军,此番乃是灭虫去了。”
“在下当时还道是何人有此等手笔?原来是燕王殿下!今日更不敢想象,半年时间孵出百万只鸡,”
“这位殿下大手笔啊!”
“你们外地来的不知道……”长安百姓一听来劲了,开始普及近来关于李祐的传说。
“燕王当真非常人矣!半年时间养百万鸡鸭,此术活人无数!你们不知道,吾一路过来,京兆府外千里白地,蝗虫过处寸草不生!”
“之后百姓不知怎么活?恐不久后会发生易子相食的惨剧!”
说到这沉重的话题,百姓们一下沉默下来!近几年连续遭灾,百姓知道那是怎样场景。
“可惜半年前无人能信,还令燕王被骂作败家子,不然所救不止京兆一地。”
“为常人之所不能为!吾对这位殿下甚是钦佩,当亲自拜访。”
“鸡鸭大军已赶赴现场,陛下亲自督战,燕王跟随,相信不日便能灭蝗灾!”
李世民一直忧心此事,在大军第一次交锋之日,率和朝中大臣而来。
京兆府与旁边州县接壤处。
一座小山坳上,李世民亲率文武百官,及太子、燕王,观摩这一战。
天下苦蝗灾久已,苦于人力渺小,一直无灭虫良策,今日灭虫或成现实,李世民自然不会错过。
鸡鸭大军由牧鸭人统领,埋伏于眼前一大片抢先收割的良田,漫山遍野,严阵以待,个个斗志昂扬。
“蝗虫来了!蝗虫来了!”
蝗虫终于出现在众人视野,遮天盖日,宛如黑云压来!百姓们开始奔走相告,鸡鸭大军已经严阵以待……
蝗虫依借空中优势视目空一切,转眼间远处一片田啃食一空,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身后是千里赤地!
鸡鸭大军开拔,在牧鸭人驱赶下,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开始进军。
只是……
两军阵前,鸡鸭大军突然临阵倒戈!
面对扑面而来的蝗虫,大军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四散而逃!后面躲避不及的鸡鸭,踩着旁边同袍的身体逃脱,不敢与蝗虫正面对抗。
蝗虫遇天敌,亦是匆忙逃窜,唯恐避之不及。
两军刚一交锋,便一阵地鸡飞狗跳!
“这……”
山丘上,观战的李世民及文武百官,都看傻眼了。
“鸡鸭食虫乃天道,怎会畏惧不前?”李世觉得不可思议,民百思不得其解。
“蝗虫一旦成灾,竟连飞禽都惧怕,可逆转天道乎?”
“驱鸡灭虫之策竟不起效!”
李世民头疼不已。
蝗灾不灭,受灾之地恐会进一步扩大。
再者,那些世族定会以此做文章,借此发难,逼李世民下罪己诏。
蝗灾本就被视为天灾,和旱灾、水灾并称为三大天灾,被认为是天子失德,上天示警降下的惩罚!
而今鸡鸭不食蝗虫,更是有悖常理,少不了落人口实。
世族可不畏惧皇权,且李世民本就得位不正……
“罢了!恐是天意。”
李世民面露颓废之色,朝中百官也像霜打了的茄子一般。
现场,唯有李祐面色如常,这个结果他早已料到:
用天敌灭蝗虫,只能在蝗灾成型之前有用。一旦蝗虫达到一定数量,产生群聚拥挤,它们体内会分泌释放有毒物质,令天敌飞禽退避三舍。
且他也没什么可忧虑之事。
政事堂诸公心灰意冷,突然望见李祐镇定自若,记起他之前话,颇为佩服,“殿下当真料事如神!不知可有对策?”
刷刷刷!满朝文武闻言,目光都集中在李祐身上。
李世民回头望向儿子,听诸公讲完前因后果,问道:“既然你早已料到,可有何应对之策?”
李祐愣了一下,没想李世民向自己问策,他略作思考,道:“儿臣有些小意见,若有效果,请父皇应于一件事。”
“事关万千百姓,岂容你讨价还价。速速道来!”李世民不喜道。
李祐没任何情绪波动,说道:“鸡鸭灭虫之策并非无效,只是用法不对……”
“大家仔细观察,鸡鸭可食蝗虫幼虫、虫卵。”
众人眺眼望去,确实如此……
鸡鸭已迫使蝗虫改变方向,在被蝗虫啃食的白地上,因为和蝗虫群拉开距离,鸡鸭不再慌乱,开始低头觅食。
李祐继续说:“一能使鸡鸭驱赶蝗虫,不至于去祸害粮食。二可以灭掉幼虫,防止蝗虫规模继续扩大。”
“蝗虫从产卵到孵化需要时间,蝗虫落地啃食极快,等不到虫卵孵化。儿臣问过牧鸭人,鸡鸭一日能食几十上百只蝗虫,百万大军足以吃尽其幼虫。”
“朝廷再发动百姓捕虫,同时派出十六卫……此消彼长,何愁灭不掉蝗灾。”
“善!大善!”
李世民没有说话,杜如晦不由扶须而笑,赞叹不已。
开国之初皆是能臣,一些武将用上了兵法。
李靖补充道:“京兆府粮食皆已抢收,不在乎蝗虫啃食,当围而歼之,灭于京兆府境内,不能容其再祸害其他地方。”
“殿下大才!”
“此计暗合兵法!甚妙!”
灭虫之策有理有据,百官看李祐的目光有所不同,再次被惊到了。
这还是那个惹是生非的纨绔燕王吗?
孵化术不过是小聪明,预言蝗灾不过是小道尔,大唐谁去研究蝗虫习性,今日之论展示出其智慧,胸有韬略。
李祐此策一出,李承乾立马投来目光,晦暗不定。又听大臣对他赞不绝口,心中颇为吃味。
只有李祐有所察觉,他虽不想卷入储位之争,但没太在意。
李世民却闻之大喜,展示出雷厉风行的一面,当即一道道命令布署下去。
朝廷下令捕虫代替徭役!
只要捕足一定数量,便可免除一年徭役。
一时间,百姓们捕虫的热情高涨!长安许多没受蝗灾的百姓,都跑去了外地捕虫,甚至为了节省来回时间,晚上就住在野地里。
连七八岁的孩子也参与其中。
如此一来,鸡鸭大军无功而返的消息,自然流传了出来,长安城中有人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