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一开始就追求“完美”
素材有了,想写的东西也齐了,可怎么就是动不了笔呢?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啊,这些人或许试图写出“完美的文章”。这里必须指出,身为新手却能下笔如有神、文采斐然……这种事情几近不可能。大多数人其实是在产出了“狗屁不通的文段”后,经过精雕细琢和反复调整才最终完稿的。就算是村上春树先生,也会频繁多次地重写、打磨自己的作品。
修改要来上多少次?就算你这么问我,我也给不出精确的答案。在初稿阶段就修改过无数次,交付出版社排出校样后,还会一次又一次地索要校样,惹得人家心烦。将校样改得黑黢黢一片寄回去,然后把新送来的校样又改成黑黢黢一片,如此反反复复。
(选自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在初始阶段,要提防过度思考的倾向。先写为上,多写,写得多么杂乱无章都行,只需把想表达的东西全部列在纸面上。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是在和编辑不断闲谈的过程中搜集“素材”的——总之先准备好海量的素材吧,随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削去不必要的部分,最终的“轮廓”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我时不时会在撰写的过程中因考虑太多而停下笔来。“这里会不会说得不够清楚?”“这里写的东西会不会和上文矛盾?”……内心极度向往“严丝合缝”的文字逻辑,笔尖亦戛然而止。
不过,漏洞百出的开端又何妨?产生矛盾也绝非罪不可赦。这一切都可通过二次修改得以纠正,最重要的是持续地书写输出!行文即便做不到彻底“密不透风”,读者也会在脑内对缺失的部分作自动补充。请务必对读者的想象力抱有足够的信心!
在想象层面,我们可以试试如“涂油漆”般写作。简单而言就是先一鼓作气地从头写到尾,然后再回到开头重新逐字逐句审视修改,“涂油漆”式地贯彻始终。这种手法有利于作者从整体角度把握脉络,创作热情便不会过早消退。而无法推动文章继续往下写的人,往往不得“涂油漆”之要领,而是织毛衣似的,白手起家、从零开始一句一句地写。效率极低姑且不论,对何时才能完稿的不确定性,必会让作者在中途产生极大的挫败感。
使用语音输入有何不可?
也有人会建议:“要是无法动笔,那就像说话一样去写就行了啊!”说得轻巧,但换作我自己来操作,就会发现想像说话那样写作实在是难得过分。恐怕提得出这种建议的人,本就是相当能说会道的吧?理论完美又通俗易懂的文章只消须臾就会自动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剩下的工作不过就是照着抄在面前的稿纸上而已?据说以前的政治家口才都不差,接受记者采访时若被要求“希望您能做400字左右的评论”,电话那端就立刻毫不迟疑地开始分析,最后不多不少恰好讲够400字。我真心认为那是种特殊能力!因此,就算对我讲什么“要像说话一样去写作”,也只能苦笑:“要是能做到,我还用得着在这儿烦恼么……”
但还是得承认,相比“要像说话一样去写作”之艰巨,大多数人在“说话”这方面应该没什么问题。像我就会经常采取这种方法:先用录音笔将那些细碎的话语录下来,随后再转化成文字,最终作为文章素材的储备进行保存。不必多想,只管把那些要讲的、随性而发的内容一股脑地灌进录音笔里就行;没录音笔的朋友试试手机的录音功能,凑合也能用。总之就是先记录声音!
这时值得关注的就不是话语说得漂不漂亮的问题了,而是自己究竟是否精确地说出想表达的东西?是否有中心思想?重要的部分有没有说漏?录音过程中若切实地记录下中心思想,那这段音频就可说是成功的。又过几天,该开工把文字生产出来了!未经处理的录音自然是零碎至极,但也先别管那么多,推进整理工作便是。文字的碎片逐渐呈现于眼前,再慢慢地切分、粘贴各个段落,最终糅合为完整的文章。
举个例子,假设我是这样语音输入的:
啊……那会儿我可不懂这么多啊,毕竟刚进公司才3年左右。应该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才开始觉得工作挺有趣的。摸爬滚打了3年,哪些商品卖得出去、哪些不好卖,看看顾客的表情就心知肚明了。结果,我的工作反而变得蛮轻松的。
让我们将这段独白的中心思想抽丝剥茧,就能得到:
3年工作经历使我的心态变得游刃有余。只需察言观色,便能顺利地接待客人;对哪些商品好卖、哪些不好卖也清楚得很,工作变得乐趣无穷。
这种操作方式看似绕了一大圈,但从精神上来说是没有什么负担的。在空白的稿纸上逐字逐句地填满,颇为费工夫;而用语音输入后再整理成文字的方法,首先就证明了我是有素材可用的,编辑它们可要比从零起步轻松得多。
如今像Google Document、语音文字输入之类,能自动将声音转换为文字的工具多不胜数,其精准度也是日趋完善。通过这种工具来开展工作,未尝不可。这时就有人大喊:“文章就该是写出来的,靠语音输入的邪道算什么本事?”诚然,我们绝非要否定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对着纸张或电脑产出文字无甚不可,哪怕连我自己也会经常抽时间去逐行撰写;但对于那些在这方面有畏难情绪的朋友而言,尝试新方法是完全可以的,无须上纲上线。最重要的是达到最终目的——若目的就是“将信息传达给他人”,那使用何种手段实现目的并不重要。写作世界中没有所谓的金科玉律,请找寻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