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胜负未可知
刘崇问的问题让潘启沉默了一会儿。
他反复思考这件事情可能关联到的事情,思考赵学宁发起北伐战争的可能性和获胜的可能性,以及广州在这场战事当中可能面临的境况。
如果北伐战争不开启,那么一切都没有意义。
但是如果北伐战争真的开启了,他今天所做的决定将会大大影响他整个家族未来的命运。
日月重开大宋天吗?
潘启想到了自己为了生存和官府打交道的时候所经历的所看到的那些事情。
他低下头,吸了几口烟。
“为什么不呢?说一千道一万,赵学宁那句话说的没错,狡兔尚且三窟,人又怎么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一处呢?而且看上去,兰芳似乎发展的挺不错,赵学宁还挺能打的。”
刘崇问很是赞同潘启的判断。
“确实,西洋那些夷人的火器和船只确实不错,赵学宁能与之战,能赢,还能和英吉利结成联盟,想来,颇有几分实力。”
“他说的也很对,咱们商人,确实应该多找一些后路才是。”
潘启放下烟枪,叹道:“我儿多次写信给我,说京城宦海沉浮不易,人人都在追名逐利,若要保持本心,则会受到排挤,若非我花钱打通各处关节,他想要在京城站稳脚跟,怕是难上加难啊。
如此看来,就算家中有人在京城做官,也难保家族长盛不衰,我家家财万贯,垂涎我家家财者不知凡几,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既如此,有必要安排一条朝廷不容易伸手的后路。”
“不瞒您说,我私下里也是如此看待的。”
刘崇问点头道:“官场凶险,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就算是天子宠臣,也是朝不保夕,身在大清,难保万全,若是有一条退路,至少能保住性命,如此看来,兰芳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潘启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看着刘崇问。
“他还对你说过,希望你能去兰芳置办产业,对吧?”
“对,是有这事。”
“自古以来,无恒产者无恒心,他这是隐晦的问你有没有想要投靠他的想法,并且已经在隐晦地向你表明他未来想要北伐的想法了。”
潘启叹了口气,缓缓道:“大清之强,绝非寻常人等可以抗衡,然而皇明后裔举兵北伐,无异于釜底抽薪,正中要害,若他能与朝廷大军抗衡,哪怕只赢一次,都会掀起万丈波澜。
届时,如若全部押注在朝廷身上,就靠那么些个八旗兵,实在不好说究竟谁胜谁负,大清看似强横,但如果赵学宁能够拉拢汉人的话,只靠那么些个旗人,未必能挽狂澜于既倒。”
“但是兰芳毕竟还是小国。”
刘崇问低声道:“以小博大,风险很大。”
“当年本朝太祖起兵之时,不过十三副盔甲,可结果呢?”
潘启看着刘崇问,刘崇问无言以对。
少倾,刘崇问点了点头。
“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会给赵学宁传递他想要的消息的。”
“不仅如此,最好还能问问他兰芳需要什么样的产业,有什么产业是我们可以私下里去办设的。”
“您就那么看好赵学宁吗?”
“多条后路不是坏事,如果他将来北伐,广州必然首当其冲,若能经营关系,也能保全家业不受冲击。”
“那要是赵学宁失败了呢?”
“经商,哪有一直能赚钱的好事呢?就算是我,也曾经有过亏损的,无非是损失一笔钱罢了。”
潘启摇头道:“咱们只要不亲自出面,私下里操作便可,就和与英吉利人做生意一样,话说回来,就算我们什么都不做,你觉得按照朝廷的行事,咱们会安然无恙吗?你知道去岁甘肃战事,十三行具体摊派了多少?”
“不知。”
“一百万。”
“那么多?”
“可能天子的要求不是那么多,但是除了公开摊派,广州将军还私下里找我,说朝廷用度困难,天子南下耗费太多,国库空虚,要我和几名大商以私人名义捐助,加在一起,一百万。”
潘启叹息道:“给天子一部分,再给这些贪官污吏一部分,真正能用到实处的,又有几分?可形势比人强,我就算有千般不愿万般不愿,也要掏出十万两雪花银啊,不出这钱,朝廷能给我好下场吗?”
刘崇问不说话了。
商人,如潘启这样的豪商,在皇权面前,不过是摇尾乞怜的低等生物罢了。
“但愿今日所做的一切,能为来日积攒一些福报,或者在临死之前,能复汉家衣冠,不再剃发,那就好咯……”
潘启出神地望着窗外,再不说话了。
赵学宁那边暂且还不知道两拨商人返回之后各自的境遇与最终决断。
时间进入到共和国二年的八月份之后,兰芳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班子的组建任务基本完成,全国八州九十三县的格局完全确立。
随后,赵学宁就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整顿吕宋岛的农业这方面。
不管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农业始终是国家最重要的根本大业,没有农业,就谈不上一个正常的国家,若要让国家稳定,农业也是最重要的。
所以赵学宁就亲自主持,在马尼拉周边大规模推动了在婆罗洲运行良好的农业改革。
编制一定户数的户口成为一个乡,按照集体农庄的模式运行,集体互助耕种土地,平时也需要承担官府发布的工程令以修缮水利工程等等。
在这种未开发开发不充分地区,使用这种集体农庄的模式可以很快的集中人力物力开垦土地,很快的恢复农业生产并且获得粮食。
只要第一茬儿粮食收获了,那么就代表兰芳政权在这个岛上站稳脚跟了。
至于土地的来源……
呵呵呵呵,去见上帝的西班牙人大地主与菲律宾二鬼子大地主们正在和上帝哭诉呢……
马尼拉周边所有开垦好的肥沃土地基本上都在这群人手里,包括一些宗教人士和西班牙商、官员,他们每个人都拥有极其庞大的土地私产和房产,比如一些漂亮的欧式小洋楼。
而他们也是赵学宁的重点铲除对象。
军队开过去,直接铲平,人杀掉,或者丢到苦力队伍里负责去最危险的矿区开矿,这样一来,土地就有了。
短短几个月,赵学宁手里掌握的土地数量就翻了好几倍,他利用这些土地构建乡级集体农庄,将婆罗洲实验成功的制度推广到吕宋来,取得了相当亮眼的政绩。
在整个政策推广过程当中,最守规矩的配合度最高的当然是华人群体。
基本上赵学宁一露面,政策还没有宣讲完,华人们就欢呼着表示——除了您的命令,我们谁的都不听。
他们坚信赵学宁会给他们带来好日子,会给他们带来富裕的幸福生活,所以对赵学宁的政策非常拥护,推行下去毫无难度。
他们本来也没有土地,大部分人都在赤贫状态,吃饭都是问题,现在有了土地,可以耕种,谁会不愿意呢?
至于其他的吕宋岛土著们,他们也没什么好说的,兰芳的官员抵达之后,召集当地有威望的人宣布了这个命令。
因为事先有过约定,他们也都基本上遵守了这个行政命令,只不过在执行效率上就远远不如华人群体了。
不过无妨,只要不抗拒,办法总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