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类心理
一、心理活动的概念和前提
我们认为,只有运动的或有生命的有机体拥有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和自由运动息息相关。扎根于土壤的生物没有心理活动,对其而言心理活动是多余的。如果生长于大地、无法运动的植物拥有知觉和想法,那会是怎样的情境呢?不难想象,植物肯定会痛苦。因为尽管它们能预测危险,却无法保护自己。假如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又能怎样呢?植物根本无法使用自己的意志。植物的意志和理性永远不会发挥任何作用。
由此可见,因为没有心理活动,植物和动物有着天壤之别。运动和心理之间存在重要的关联。顺着这一思路,我们必须理解心理发展中有关运动的一切事物:面对地点变化带来的问题,心理的任务就是做出预判、积累经验、形成记忆并将其运用于生活实践。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心理发展和运动有关,而心理的一切进步都以有机体的自由运动性为前提。因为有机体的运动会不断刺激、促进并要求心理活动的持续强化。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被禁止进行任何活动,其全部的心理活动都会停滞。“唯有自由孕育伟人,强迫只会扼杀和毁灭。”
二、心理世界[7]的功能
如果从心理与运动这一角度出发探究心理的功能,我们会看到心理从一种先天能力发展而来,根据个体的处境发出攻击、防卫或保护的指令。我们只能将心理活动视为攻击和预防的综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从而保障人类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一旦确定这个前提,我们就能确立更多的依据,更好地理解心理世界。我们无法想象孤立的心理活动,人类心理总是和环境的一切息息相关。心理世界接受和回应外部的刺激,提供必要的可能性和力量,以确保人类在对抗环境或与环境合作时的人身安全。
我们推测,心理和环境存在多种多样的关联。这些关联首先涉及有机体本身:人类的特质、身体、优点和缺点。优缺点只是完全相对的概念。因为某种力量、某种器官成为优点还是缺点,取决于个体的处境。比如,人类的脚在某种意义上是退化的手。对于需要攀爬的动物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缺点;但对于在平地上活动的人类而言,这就是一个优点,没有人会想要用正常的手代替脚。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卑不应当总是被当作所有缺点的源头,而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我们隐约感到,人与环境的关联构造出了一个巨大的研究领域。人类心理受到宇宙万物的影响,如日夜交替、绕太阳运行、原子运动等,这些影响和我们的心理特征息息相关。
三、心理活动的目的
我们发现,心理活动本身也是指向某种目的的运动。可以确定的是,“把人类的心理想象成静止的整体”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我们只能把心理想象成运动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相同、目的一致。“适应”一词就蕴含目的性。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具有目的性,并朝着这个目标运动,在运动中释放心理的活力。
人类心理活动由目的决定。如果没有目的来决定、制约、限制、指导这些心理活动,人类就不具备思考、感受、表达愿望甚至做梦的能力。心理活动几乎自发产生,受到了自身和外界的影响,以及身体被迫对外界做出的回应的影响。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现象都符合这一基本观点。我们只能想象在这一框架内的心理发展:心理活动受到上述力量的影响,产生一个目的并朝着这一目的运动。目的可能是变化的,也可能一成不变。
在这种意义上,人们可以将心理活动理解成对即将发生的事物的准备。心理活动具有目的性,个体心理学认为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指向某种目的。
如果人们了解个体的目的,而且对其环境也有一定的了解,就能明白个体行为的意义,就能理解个体的行为是在为目的做准备,也会了解为了达成目的个体必须如何行动。这好比扔一块石头,人们知道石头落地前的运动路线。但是,心理活动不遵从自然法则,因为个体的目的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个体拥有一个目的,其心理活动就会在某种程度上被迫追随这一目的,似乎有一种自然法则在主导,迫使个体采取行动。但这一现象表明,人的内心并不存在自然法则,而是人在内心创造了自己的法则。如果个体觉得这些法则如同自然法则,便是被自己的认知欺骗了。因为假如确信这些法则是不可更改的,是决定性的,个体就会想方设法证明这些法则,甚至不惜在证明过程中做手脚。比如,如果有人想画一幅画,人们将能够在他身上感知到有同样目的的人的所有态度。他会坚定地实施绘画的相关步骤,就好像存在某种自然法则。可是他一定要画这幅画吗?
人类的心理活动有别于自然活动。这涉及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人类的意志是否自由?如今我们似乎认为,人类的意志是不自由的。确实,只要个体拥有目的,他就是不自由的。因为个体受到宇宙、动物和社会的制约,所以从表面看似乎存在一个不可更改的法则约束人类心理。但如果人们否认并反抗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不愿适应现实,那么所有这些虚假的心理法则都将无效,会出现新的心理法则,它们由新的目的确定。同样,对于一个对生活感到绝望、试图抹去自身人性的人而言,社会的法则不再有约束力。我们必须强调,只有通过设定目的,心理活动才有必要发生。
反之,我们也能从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推断出其目的。其实这更重要,因为一些人并不明确自己的目的。事实上,这是理解人性的必经之路。这并不简单,因为心理活动存在多种解读的可能性,但如果能够获取个体更多的心理活动并进行比较,便能得出规律。通过这种方式,尝试用一条线串联起个体不同时间节点的态度和表现,得出个体的心理活动轨迹,我们就能理解个体。如此一来,一个分析体系产生了,运用这个体系可以得到一个统一的方向,并发现儿童时期的生活模式有时会出乎意料地保留到成年生活中。
有一个与此相关的例子:一位三十岁的男士非常勤奋,克服了重重困难并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和成功。他处于重度抑郁的状态,前来就诊,抱怨工作和生活的无趣。他说自己即将订婚却对未来疑虑重重;说自己深受嫉妒的折磨,婚约很快就要破裂了。他提出的种种证据并不是那么让人信服,人们无法指责他的未婚妻。从他表现出来的猜疑中我们能推测,他和许多人一样,在被他人吸引的同时表现出攻击性的态度,用猜疑破坏了自己建立起来的所有关系。
为了能够得出前文提及的心理活动轨迹,我们选取了这位男士的一个生活事件,尝试将他当时和现在的态度进行比较。根据经验,我们总是追溯个体最初的童年记忆,尽管我们明白这些童年记忆不一定经得起检验。这位男士回忆道,他和母亲、弟弟在集市上拥挤的人群中,母亲把他这个当哥哥的抱在怀里,但当母亲意识到自己抱错时,便把他放下来再抱起弟弟,而他只能悲伤地跟着母亲。他当时四岁。我们在这段回忆和他的抱怨中听出了同样的弦外之音:他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更受喜爱的那个,他无法接受但又不得不一直去想,也许比起自己,别人更受喜爱。注意到上述情况,这位患者非常吃惊,立刻发现了其中的关联。
个体所有的行为表现都指向一个目的,而个体在儿童时期对外界形成的印象会影响这一目的。个体的理想和目的在人生最初的几个月业已形成。在这个阶段,每一种感知都十分重要,儿童带着快乐或忧伤回应这些感知。最初的世界观也在这个阶段浮现,即便是以一种原始的形式。换言之,心理因素的基础在婴儿期已经被确立。这些因素不断被扩展,会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形形色色的影响产生,强迫儿童形成某种态度来回应生活的要求。
有些研究者强调,个体的性格特征在婴儿时期就可以被观察到。因此许多人断言,性格是天生的。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孩子的性格从父母那儿遗传得来,后者的危害性在于它阻碍教育工作者满怀信心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一个有力的证明是:一些人常常利用性格遗传论为自己开脱,逃避责任。这当然违背了教育的任务。
影响目的确立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文化。文化确立了一个边界,儿童的力量总是碰到这个边界,直到他找到一条自己看来可行的道路,既可以让他达成心愿,又对未来而言安全且合适。人们很快就能发现,儿童为了适应文化现状需要多少安全保障。这里所说的安全保障不仅应当预防危险,还应当更好地保障人类持续地生存下去,如同人们给精密机器设置的“安全系数”。儿童会要求比既定量更多的安全保障和欲望满足,而非止步于简单生存和平静发展的需要。
通过这个过程,一种新的心理活动产生了。我们在此发现了一条显而易见的心理活动轨迹——超越他人。和成年人类似,儿童同样想比其他人达成更多成就,追求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给他带来安全感,让他能够适应环境并保障自身,这些都是其目的要求的。儿童的心理会产生波动,一种不安由此产生并不断得到加强。环境的影响迫使个体做出更强烈的反应。个体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害怕,认为自己无法胜任眼前的任务,我们会看到其人生意义发生偏差,对优越感的需求更加强烈。
与此同时,个体试图通过逃避困难以摆脱更大的困境。我们可以确定一种性格类型,这种类型的人最易理解:他们在困难面前要么畏畏缩缩,要么寻找庇护所,以便至少暂时拒绝自己面临的任务。这让我们认识到,心理反应绝非最终确定的回应,它永远只是暂时的,永远不是完全正确的。人们不能认为儿童心理和成人心理达到相同的程度,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心理目的只是暂时的。我们有必要和儿童一起看得更远,必须想象所看到的这股力量会将他们带往何处。
如果将自己置于儿童的心理,我们就会明白,这种力量表达就是儿童出于自己的目的,为了适应现在和未来做出的最终调整。与此相关的情绪倾向会不相同。一方面是乐观的性格特征,儿童相信自己有能力顺利解决成年的任务,会发展出如勇敢、开朗、可靠、勤奋等乐观的性格特征。这些正是那些觉得任务可被解决的人所具有的性格。与此相反的是悲观的性格特征。如果儿童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任务,那么可以想象他们会表现出胆怯、害羞、封闭、怀疑等性格特征。悲观的儿童会具有弱者试图用来保护自己的所有特征,因此会设立遥不可及的目标,远远超出可以实现的极限,脱离了实际的生活挑战[8]。
【三颗钻专家伴读】
第二章 心理的社会性
霍丹青
承接上一章的目的论和整体论,阿德勒在这一章里将目的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特别强调了人类共同的社会性目的,即每个个体的性格形成都与环境相关,每个个体的人生目的都包括在环境中找到归属感。
出于生存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人类聚集形成群体乃至社会。由于身处社会中,个体的目的不再仅限于生存和基本的安全,而是增加了融入社会这个目的。融入社会的核心和基本目标,被阿德勒称为归属感。阿德勒认为,无论每个个体的目的有多么的不同,获得归属感都是所有人类共同的社会性目的。也就是说,无论性格如何不同,每个个体都总是期待自己能获得归属感,所以其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思维和行为,背后都有这个社会性目的的牵引。阿德勒由此提出了个体心理学的另一个核心概念:社会兴趣。
阿德勒理论的学者们后来将社会兴趣细分为三个层次:
(1)获得归属感;
(2)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
(3)认为人人平等,并以全人类的福祉作为人生目的。
在个体心理学所理解的性格发展里,社会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阿德勒认为,个体如果没有社会兴趣,则会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例如,缺少归属感的个体,可能会感到强烈的孤独、焦虑和抑郁,甚至形成反社会人格。
第一、二章的内容是个体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也是理解人类性格形成的基础,现总结如下:
(1)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目的,每个人的运动都是向着自己的目的前进;
(2)每个人的目的都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产生,无论个体目的的差异有多大,都存在追求归属感的共同目的;
(3)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个体,而是要看到个体所在社会的要求、个人的人生目的及生活经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其性格。
在阅读时,我也感叹虽然阿德勒出生和成长于以个体主义为核心的国家和时代,但是他的理论关注了人的群体性、个体的社会性,以及社会环境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以很多心理学者认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不局限于特定的文化社会,而是揭发和探讨了全人类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