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开班导学
不要这样写!
《鲁迅全集》中有篇文章叫作《不应该那么写》,收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文章不长,兹摘录如下:
凡是有志于创作的青年,第一个想到的问题,大概总是“应该怎样写?”现在市场上陈列着的“小说作法”“小说法程”之类,就是专掏这类青年的腰包的。然而,好像没有效,从“小说作法”学出来的作者,我们至今还没有听到过。有些青年是设法去问已经出名的作者,那些答案,还很少见有什么发表,但结果是不难推想而知的:不得要领。这也难怪,因为创作是并没有什么秘诀,能够交头接耳,一句话就传授给别一个的,倘不然,只要有这秘诀,就真可以登广告,收学费,开一个三天包成文豪学校了。以中国之大,或者也许会有罢,但是,这其实是骗子。
在不难推想而知的种种答案中,大概总该有一个是“多看大作家的作品”。这恐怕也很不能满文学青年的意,因为太宽泛,茫无边际——然而倒是切实的。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这“不应该那么写”,如何知道呢?惠列赛耶夫的《果戈理研究》第六章里,答复着这个问题——“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这确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法,而我们中国却偏偏缺少这样的教材。近几年来,石印的手稿是有一些了,但大抵是学者的著述或日记。也许是因为向来崇尚“一挥而就”“文不加点”的缘故罢,又大抵是全本干干净净,看不出苦心删改的痕迹来。取材于外国呢,则即使精通文字,也无法搜罗名作的初版以至改定版的各种本子的。
读书人家的子弟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会玩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没有这样的环境和遗产,是中国的文学青年的先天的不幸。
在没奈何中,想了一个补救法:新闻上的记事,拙劣的小说,那事件,是也有可以写成一部文艺作品的,不过那记事,那小说,却并非文艺——这就是“不应该这样写”的标本。只是和“应该那样写”,却无从比较了。
四月二十三日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以他丰富的创作经验,向青年人分享学习写作的方法,从常见的学习误区入手,他提出要“多看大作家的作品”,进而,在面对大家的作品时,要从正反两面加以体悟和学习,即“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而如何才能学习到“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至此,答案很清楚了,逻辑也很让人信服,如果有心人印证一下自己学习写作的经验,怕也是十分相合。
思路有了,可遗憾也是明显的,就是市场上缺乏这样的教材和读物。要从未定稿、过程稿、修改稿上来学习,对于写作大家来说,大概是不屑为之的,而一般照搬概念的写作老师,估计力有不逮,自己有这个体会的人,却往往会有“良工不示人以朴”的顾虑,轻易不愿把“爱因斯坦的前两个小板凳”拿出来给人看。所以,没有丰富的写作实践,没有一颗愿意帮助他人的热心,谁能写出这样的书来呢?
美国有一位学者克林肯博格曾在许多知名大学教授非虚构写作,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每个学期我都充满希望又十分恐惧,如果我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写作,我将没什么可教,而每个学期我都一再发现,他们还是不会写作。他们能够组合起一串串术语,堆砌起大段大段缠绕繁复的句子结构。他们能够围绕碰巧得到的主题和概念信马由缰地述说,而仅仅这么做就能得到好成绩。但说到清晰、简洁的写作,毫无障碍地阐明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描述身边的世界——做不到。”我不太知道克林肯博格教授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但我视野所及,鲁迅先生心目中理想的写作读物,确实是很少见的。
鲁迅先生说的是文学创作,而对于公文写作来说,二者具有共通之处:一是学习的方法缺乏总结提炼,二是教材的缺乏。
文学创作上“不应该那么写”的阐述,对公文写作来讲,同样是很有益处的学习领悟方法。很多人都有体会,直接看公文范文、看干干净净的定稿,就不如看经领导和他人反复修改的草稿获得的收益更大,提高得更快。用心体会精心删改之处,公文写作者体会到了“不应该那么写”,就明白了“应该这么写”的道理,这便是“修炼”公文写作的悟性。
正是因为这样的体会,以及感到这方面书籍的缺乏,本书作者在《公文高手的修炼之道笔杆子的写作精品课(第2版)》这本书里,在上篇归纳总结了公文写作中八种常见的问题,列出公文写作的主要“负面清单”,逐一加以解析,分析如何修改,并结合实例进行剖析,通过理论和实例的结合,通过修改前后的对照,通过对写作过程的“复盘”,让大家对“不应该那么写”有一个直观认识和切实警醒。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第一版是2018年出版的,所用案例均为2018年之前撰写的,所以案例中的内容、提法等,也是适用于当时,与时下最新的内容相比较,可能显得时新性不够。所以本次修订在未对例文进行更换的情况下,对时间痕迹较为明显的部分内容尽可能加以删节和精简,但无法做到用现在的内容去替代当时的内容(否则就违背了真实性原则),作者更主要的是希望通过这些例文作为载体,讲述写作的思路与方法。这一点上希望读者予以理解。
下篇是此次修订时新增的内容,针对读者的问题加以答疑,并对几篇例文进行修改,还原其过程,呈现其思路,从而使读者有更深的感受。
对于公文写作者来说,首先要明白,有问题并不可怕,人人都会犯错,而公文写作本身是一个试错频率很高的事情,关键是要不断改进,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是,如果意识不到问题,甚至明知有问题却不愿、不想去改,或者不知道怎么去改,就难以进步。古人说,良医治病于未发之时,就是这个道理。
书中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作者在工作指导、修改和统稿时发现的,使用的例子,也都是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这些问题时,作者大多是就事论事,改完就完了。而借写作本书的机会,作者对这些问题系统地加以回顾和盘点,形成“问题单子”和“错题本子”,借此提供给他人一种学习的有益方法。
自古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指出别人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忌讳的。所以大家有时看到别人文章中的问题,心里知道,嘴上不愿意说,那么反过来,当别人对你的文章表示没有意见甚至说好时,也往往并非他人的真实想法。那么,这本书就提供了一面“镜子”,可以自我对照,自我审视,自我修改。
对于公文写作工作,修改稿子是必修课,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捷径。没有写过百来篇大稿子,熬过几十个不眠之夜,把一个稿子反反复复改上很多遍,公文写作者的“笔杆子”是硬不起来的,“金刚钻”也是练不出来的。
王鼎钧先生写过一套教人写文章的书,叫《作文四书》,自序中有一段话让人感受很深:“我是赤着脚走路的人,路上没有红毯,只有荆棘。中年以后整理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了一个疑问,当年走在路上,前面明明有荆棘,为什么走在前面的人不告诉我呢?前面有陷阱,为什么没有人做个标记呢?前面有甘泉,为什么去喝水的人不邀我同行呢?经过一番研究,我知道一般人在这方面是很吝啬的。于是我衍生出一个想法:我一边赤脚走路,一边把什么地方有荆棘、什么地方有甘泉写下来,放在路旁让后面走过来的人拾去看看。”王鼎钧先生说得恳切,作者的心情和愿望与王鼎钧先生是一样的,从“不应该那么写”这个角度,把“荆棘”圈出来,把“甘泉”引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和体会。
书中归纳的八方面问题,每一方面都有不同的具体表现,也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能举出很多的例子。为了更清晰地阐述,本书按八节课加以设置,每一课对同一类型的问题加以描述,并对其从理论角度予以讲解,指出修改要旨,用初稿和修改稿前后对照的方式进行例文剖析,从而使读者对这些问题以及如何修改有一个立体而直观的认识。
同时,书中设计了两个人物形象:小毕,初稿撰写者,总是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山羊胡,稿件审核者,对初稿加以修改和完善,并加以讲解和评析。当然,大家能理解的是,这是为了叙述的方便,现实中并非完全这样。同样,在例文选择上,也是服从于篇章内容的需要,而非遵循它们在现实当中的真实时间顺序,同时这些例文也都是来自公开渠道,但本书对它们适当进行了技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