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准备进行河西战役(1)
汉武帝刘彻手里拿着这份奏疏,不禁内心里生出了许多的感慨。他知道刘从戎一向淡泊名利,对官爵这些东西从来看得都很轻。正当他思索这次该如何奖励刘从戎时,公孙弘则在一旁很不合时宜的向刘彻讲道刘从戎虽然此次为朝廷立下了大功,但也不宜大事表彰才是。因为他坏了规矩,在没有得到汉武帝的允许拿到兵符的情况下,便自作主张让王太后颁布了诏令,命公孙敖率领在云中地区的五万大军赶往盘龙山增援。这种事情,则是不能破先例的。这次不治刘从戎的罪,就已经很便宜他了。原来这家伙虽说是个儒生,但与张汤属于一路货色。将刘从戎这次立了如此大功,心生嫉妒便讲了刚才这些话。而此时也在刘彻身旁的董仲舒也觉得公孙弘说得有几分道理,居然也稀里糊涂跟着附议。幸亏当时卫青不在场,否则估计他当时一脚能把公孙弘踹死也未曾可知。汉武帝刘彻闻言脸色变得阴冷下来,两眼几乎冒火地望着公孙弘一字一顿地讲道:“按照你的意思刘从戎属于该杀之人了?”还未等公孙弘再度说话,汉武帝勃然大怒,讲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你们难道让刘从戎亲自跑来向朕请示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恐怕现在长安城早被匈奴伊稚斜单于攻破,无数百姓生灵涂炭啦!你们若有本事,亲自率军去战场上御匈奴人拼个你死我活,否则就少在这里说这样话。
公孙弘与董仲舒两人则从来没有见过汉武帝发过这么大的火,吓得匍匐在车内哆哆嗦嗦不敢说话。忽然,刘彻又联想起前两年王太后曾经和自己聊天时讲过的一段话。王太后那次和刘彻讲得这些话的大致意思是儒生历来大体上都是些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在他们之中很少有人能够成为治理好一方,造福于民,文武兼备的能臣。对待儒生,只需要把他们正确的那一套思想拿来加以调整和补充后区作为统治的工具使用就行了,然后将这些人好吃好喝供养起来,有时也不妨听听他们发泄牢骚。在朝廷内则做儒生的大臣不能太多,否则很多大臣会在他们的影响下,也变成刻板迂腐,口是心非,终日里只会唱高调,等到办事却实在不怎么样的家伙。放眼整个朝廷,能干的儒生大臣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曾经当过汉武帝老师的汲黯!但是那会儿刘彻还不以为意,认为王太后也和当年自己的祖母窦太后一样,对儒生抱有很大的偏见。如今细想起来,汉武帝觉得还是自己的母亲看人透彻,实际上还真是这样。想到这里,汉武帝挥了挥手,将公孙弘与董仲舒两人从自己做得车上撵走了。自此,汉武帝刘彻便对儒生们有了新的看法,公孙弘、董仲舒这些人再也没被重用了。
后来汉武帝刘彻的如此做法,则遭致许多人的非议。但在这点上在《史记》里面,司马迁则是公开表示支持刘彻做法的。对汉武帝如此做法,我也表示赞同。因为诸位如有时间不妨去多翻翻相关历史资料,你会发觉对汉武帝的如此做法表示非议最多的那些人,则都是信奉儒家学说的那些人。咱们再纵观以后的历史朝代,儒家最得宠的两个朝代,一个是宋朝,一个是明朝。宋朝先是被一帮子儒生臣子搞得东京汴梁被金朝的军队攻破,宋徽宗、宋钦宗两人被抓了俘虏直接押送到了北方的苦寒之地。而到了南宋,因为有朱熹这些所谓大儒的存在,弄出了个理学来彻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到最后弄成了文荒武废,直接被蒙古人所灭亡,连最后一任皇帝都被逼逃了海自尽。而作为明朝呢,尽管出了个儒学旷世奇才王阳明,成为了治理国家的大能臣之外,绝大多数儒生大臣全都不堪所用。特别是后期那些所谓的东林党人,除了搞党争妄议朝政之外,对整个国家而言还真是没有太大的益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讲,整个大明王朝就是毁在这帮子只知清谈不晓得该如何切实为国家效力人头上的。而当清军入关后,又有实在太多的东林党人卖国求荣成了效忠于清朝人的走卒鹰犬!
没过一会儿,汉武帝刘彻将卫青请上了车,与他商议此次盘龙山阻击战汉军大胜后,究竟该如何奖励刘从戎?卫青是很了解自己这位好朋友的心性脾气的。他向汉武帝刘彻表示刘从戎现在已经是定国公了,达到了汉朝爵位的顶级。目前他最需要的是这位皇帝陛下能够认可他的能力,在对匈战争中给予他更高的权力。卫青把话说到此,也就点到为止了,他晓得多说无益,其他的事情还是留给这位皇帝陛下自己定夺吧。于是,他找了借口,便离开了刘彻乘坐的车辆。汉武帝刘彻考虑再三后,决定下一道圣旨,对刘从戎在盘龙山阻击战中的表现给予最大程度上的赞扬。同时,并赋予他在今后对匈战争中的最高决断权。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对匈战争的所有决策,则由刘从戎最后确定。圣旨拟好之后,汉武帝刘彻交给自己的贴身内侍,命他骑快马火速赶回长安,与胶东康王刘寄一起向刘从戎宣读自己的旨意。当刘从戎听完刘彻的贴身内侍宣读完这位皇帝陛下的圣旨,知晓今后自己将成为对匈战争的最高决策人后,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等汉武帝的贴身内侍宣读完旨意,刘从戎战战兢兢接过这份圣旨,则诚惶诚恐表示自己才学肤浅,恐怕会辜负汉武帝刘彻的一番好意,自己实在不敢领受这份权力,希望汉武帝能够收回成命。
这时胶东康王刘寄在一旁解释了一气,讲自龙城之战开始,历次对匈战争刘从戎都是战役军事行动的制定者。但凡听从了刘从戎建议的,汉军最后都胜利了。不听从他的,则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汉武帝刘彻的意思,其实是想给他在作战中更大的权力罢了。而刘彻的贴身内侍也在一旁劝说,刘从戎这才勉强认可了他们的说法。刘从戎接旨后马上写了份感恩的奏疏,让这位贴身内侍转交给汉武帝刘彻。对于他来说,越是深受汉武帝的器重,而身上的担子则越来越重。摆在刘从戎面前的,目前有两大任务。一是尽快建立好上郡地区的防御体系,二为赶紧制定出河西战役的作战计划。针对于第一个大任务,他已经将上郡地区新调整的防御体系的设想报告呈报给汉武帝刘彻了,就等着他回来批准了。而针对执行实施修筑上郡地区的具体负责人,他心里已经有了确定的人选,那就是苏建。苏建因为在漠南战役第三阶段因为赵信叛逃和前锋部队作战失利被刘彻免去官爵后,一直赋闲在长安的家中,不过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还不错。前段时间,也来客卿府找过刘从戎几次,打算重新回到汉军中去做个统军的将领。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刘从戎与卫青又对他知根知底,所以他准备向汉武帝刘彻建议启用苏建负责完成修筑上郡地区的防御体系。等完成后,就让他担任上郡地区的统军将领一职。对于苏建,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关于河西战役的作战计划,刘从戎则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在经历了漠南战役大兵团混成作战之后,他认为依据现在的实际情况,再加之河西地区的地形与地势条件,还有就是匈奴人的布防情况,刘从戎不太赞同在河西战役中再去搞这种大兵团多兵种的混成出击方式,而是觉得采用分兵多路进攻,使用精锐部队实施小快灵的方式实施机动作战更为合适。他准备在明年的春、夏、秋分三个阶段实施河西战役,打就彻底将漠西的匈奴人在一年内彻底干趴下。而在战役的第一阶段,他准备先针对河西地区的匈奴人做试探性的进攻,因此发动战役所使用的兵力并不需要太大,二万到三万人即可。而这二、三万人马,则必须从目前的汉军所有人马中精心挑选,绝对做到优中选优,做到是真正的精锐才行。他一回来,就吩咐吕幼兰和李瀚等人,将下一阶段绣衣府针对匈奴人情报的重点放在河西地区上面。而依据绣衣府的暗探们传回来的情报,河西地区匈奴人的驻防情况现在则没有明显的变化。他又反复研究了河西地区的地图后,准备将河西战役第一阶段汉军的出发地点放在陇西,也就是在武威地区的附近。这个地方是匈奴右贤王领地与匈奴休屠王和浑邪王领地的结合交接处,属于匈奴人防守极为薄弱的地区。
当然,同时他也要做好佯动这篇文章,令匈奴伊稚斜单于和中行说产生战略误判,使其认为汉军企图对漠北地区发起进攻才行。至于该如何具体实施佯动,他心里此时也已想好了主意。目前在河西地区,匈奴休屠王与浑邪王的总兵力加在一起又大概十万人左右的样子。这两位匈奴人的王爷,则是河西战役汉军进攻的重点。说道匈奴右贤王,可以往后放一放。因为他只在河西地区占了一个非常小的区域,被忽略不计也无事。而在战役发起的第一阶段,若想用汉军的这二、三万人去撼动匈奴休屠王与浑邪王手中的十万兵马,汉军的进攻路线则要非常合理巧妙,进而完全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意图。他结合河西地区的地形,在地图上设计了一条从陇西出发到河西地区匈奴人腹地的诡异行军路线。而这条行军的路线,估计匈奴人想破脑袋也预估不出来。陇西,当时泛指甘肃陇山以西的地区。而陇山,则是现在六盘山南段的别称。汉军这条行军路线,用九个字即可概括,那就是“逾乌盭,讨遬濮,涉孤奴”这九个字比较费解,咱们先解释下。“逾乌盭”指翻越乌鞘岭(现在祁连山东段支脉)。“讨遬濮”,遬濮是匈奴所属的一个游牧部落小王国,这里是指被顺路征服的意思。“涉孤奴”,这里的孤奴是石羊大河的古称,发源于祁连山,经武威地区向北流入腾格里沙漠后消失。而这条河的上游滩宽水浅,人故能涉水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