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不列颠之乱
出征的国王得胜归来之际,摄政的骑士却突然举兵叛乱。
行走于尸骸之间的王明白,自己的统治已经走向了终点。明明已经取得了杀伤比悬殊的大胜利,逼迫罗马人签订了和约,消除了危害岛屿多年的异族威胁。
人与人之间的战斗本该就此结束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休养生息,向上天和土地争取时间,尽最大限度的延续这个岛国的寿命。
但谁也没想到,正欲凯旋的王军,却在海上得来了后方的噩耗。
“莫德雷德卿举兵叛变!”
“七宗氏族、八方诸侯赞同起事!”
“卡美洛城已落入敌手!”
原本轻松驭船的众多部下,都被这毫无预兆的突发状况弄得又惊又恐,六神无主。
“这究竟是为何?!”
那位举起反旗的骑士,当初以无名之身进入军列。虽说是末位之流,而且坚守着“永不摘下铁盔”的怪异誓言,但凭其武艺战功,王依然对其封给领地,授以俸禄,从未歧视或排挤该人。
出征之前,王甚至命令莫德雷德留守后方,代己摄政。谁曾想,这位备受王倚重的骑士,居然做出此等僭越之举?
是谣言么?还是真正意图谋反的人用来扰乱军心才散布的假情报呢?
忠于王的骑士们等待着主上的判断,而坐于旗舰中的王在听完报告后,脸上的表情曾有一瞬间的动摇,之后就又变回平日里的那副静如止水的样子。
“平叛!”
短短一句话,就已经昭示着王接受现实,并把即将发生的手足相残当成了又一次统一国家的战争。
由于早已习惯了王的处事不惊,加上王征战一生未尝败绩,守护在王身边的军士谋臣们在接到命令后,便立即四散而去各行其事。准备强登本土,将叛军击溃。
没人知道,当噩耗传来之时,于王眼前闪过的,王庭里的某次落日之景。
那是自己和那位骑士之间共同的秘密。
她向自己坦白了一切:自身的身世、魔女的阴谋、邪恶的计划等等等等。
自己则对她报以沉默,不置一言。而再一次见面时,那个孩子看上去是心照不宣地打算把这个秘密一同保守下来。
看上去,莫德雷德是接受了现实,回到了其原本所在的位置,继续以一个骑士的身份为王尽心尽力。
而现在,这个被破格寄予厚望的部下,却展露出獠牙,贪婪地将手伸向了那只允许一人所倚的王座。
真是小看她了!
王自嘲着。虽说一生不败,但自己并非没有犯过错误。也许在对方向自己坦白一切的那天,就应当将其诛杀于室内的。
对往事追悔莫及,可不是自己的风格。眼下要做的,是以尽可能少的伤亡消灭叛徒,以最快的速度结束这场内战,避免给其它异族可乘之机。
然而,靠旧部接应顺利踏上陆地的王,并没能立即战胜自己的敌人。
除了王所最为亲近的圆桌骑士们,整个不列颠皆视王为不共戴天之敌。
王的部队劳师远征,筋疲力竭;叛军则人多势众,以逸待劳。
可就算如此,在一开始都计划要速战速决的双方,还是让战火燃遍了整个国土。
叛军并非是因为害怕报复清算才至死不降,而是对度日如年的困难忍耐到了极限。对罗马战争的胜利被视作欺骗的毒药,正如过去王对人民一而再再三的许诺。永不停止的搜资征物,看不到对外战争的尽头。
领主和领民都对永不到来的“和平的明天”受够了!跟随那位骑士举兵造反的他们,决心让刚愎自用的国王用性命来偿还这数十载的诓骗。
罗马人并不怕不列颠,只是惧怕亚瑟王。
然而亚瑟王自己的人民,连他们的王都不怕了!
被莫德雷德煽动着的叛军,潮水般地向王的军队发起攻击。
“只有消灭这个异质的王才能看到明天!”曾经忠诚的人民轻而易举地相信了这个新的许诺。
然而他们并未发觉,他们心照不宣的领袖——莫德雷德,却比谁都在意让亚瑟王活着。
不像柿子捡软的捏的其它人,这位最先扬起反旗的骑士每次都带队朝王军势力最强的阵地发起突击,在摧枯拉朽般地将其击溃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转向和寻找下一个。
叛军被其勇气所鼓舞,作战也越发的忘我。却很少有人能听见,那位骑士在杀入敌阵后的怒吼。
“亚瑟王在哪里?!骑士王到底在哪里?!”
莫德雷德发誓要比谁都先找到亚瑟王的位置,成为决战中当之无愧的主角。
然而仿佛是命运在作弄,直到最后的最后,王军和叛军两败俱伤之际,落日的战场上尸横遍野,两人才看到彼此的身影。
王毫无动摇地走在山坡之上,提着伴随着她征战一生的光辉之剑,身边没有一个护卫,甚至也没有她钟爱的坐骑。不知是在激战中走散了,还是单纯被消灭了。
银白色的盔甲上附着伤痕,沾有血迹。但从其行走的动作看上去,却并未变形。就算失去了护卫,王孤身奋战也并无大碍。
相反,莫德雷德自己则是拖着遍体鳞伤的身躯,提着被血污浸染的继承者王剑,身影如鬼魅魍魉。
可就算看上去是连站直身子都做不到的叛臣,却还是张开双臂,朝着自己的王壮怀激烈地大喊起来:“怎么样?怎么样啊,亚瑟王?你的国家就到此为止了!已经结束了啊!不管是我赢还是你赢,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