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护花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6章 秉烛而游

次日,贾牧把贾母交给他的信并自己一封给贾雨村问暖的信交给了门房,这门房一看贾牧来得好,便把贾雨村寄来的信递给了贾牧。

贾牧在路上启开,只见他写给薛家的信被原封不动的送回来,叹息了一下:看来这薛宝钗还是要来神京来。

信后面还有贾雨村的附书,说薛家遭了人命官司,他不能转交。

时和令清,百草丰茂,贾牧把信收了,一步步欣赏沿路的风景,蓝天浮云朵朵,顿觉暖日可爱;枝头绿叶翩翩,时来微风可亲,虫鸣鸟吟,别有幽情,姹紫嫣红,素布静心。

忽然便听有人说话,贾牧便凑过去听,只听两个丫鬟道:“你可知道,东府大老爷的丫鬟芳蕊昨儿死了。”

“怎么死的?”

“是上吊死的,想是大老爷死了,太过悲伤。”

“那你可不知道了,谁不知这东府大老爷的还请多,准是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

“知道什么!”

这两个丫鬟转头一看,见是贾牧,忙跪下来,嘴里念道:“只求大爷超生,是奴婢们一时糊涂了乱说。”

贾牧道:“祸从口出,这回得亏是我碰见了你们,要是叫别人听见了,赏你们一顿好嘴巴,走吧,嘴里干净的,不该说的,不说,没根由的话,别念。”

“谢大爷,谢大爷。”两个丫鬟等贾牧走远,便道:“幸好是这位爷听着了,要是叫二奶奶听见了,咱们可没命了。”一时都觉得庆幸。

贾牧从角门中出去,来到那私巷中,脑海中回忆起了那个冬天的场景,他有点记不得他和芳蕊是在哪个房间相会的了,但是他的手里确乎有一把钥匙,只是不知道这钥匙配的那把锁,如今是在哪个门口。

凭着记忆,贾牧大致来到了中端的地方,用钥匙试了试,不一时门便开了,一个嬷嬷走出来,贾牧道:“不找你。”那嬷嬷就把门给关了。

旁边的门,贾牧一开锁就进了,把门阖上,贾牧念道:“你我有缘无分,可悲可叹,来世再做夫妻吧。”

贾牧坐在床上,两眼放空,起身抽抽屉,想看看她还有没有什么遗物,底下都是空的,除了两张染血的帕子,在最上层,贾牧发现了一个首饰盒,还有两张纸,一张上写着:“爷,老爷在南安郡王府和王爷一起弄死了两个姑娘,死得可怜,昨夜做梦,说要索命。”

还有一张写着:“爷,我把肚里那孩子药死了,对不住你。”

贾牧的眼泪一下就滚了出来,把头埋进被里,哭了半日,方才出门,把门紧紧锁了。

贾牧去了宁府,问了情况,南平郡王府的人确实昨天来过,

宝珠问道:“爷要她的衣服做什么?”

“拿来就是,我在这儿等你。”

宝珠把芳蕊的一套衣服拿来,贾牧拿了,又问了一句:“她还有什么家人吗?”

“没听说过。”

贾牧默然,他知道芳蕊孑然一身,他刚才是在明知故问,于是,点点头,回了荣国府,进了荣禧堂后,闭门不出。

第二日,贾牧就去上学了。

三月份,国子监即将发生一场大事,那些被禁足了的勋贵子弟又要回来了,国子监的老师们知道,真正的考验就要来了。

不过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事,对此时的贾牧没有影响,他因为念书格外用功,还得到了西河先生的赞赏。

第五日,曹绍从神京出发,此次往东北去,路遥遥,水长长,也不知几时能回来,贾牧也去送行,二人互赠了玉佩。

第七日放学,贾牧带上了芳蕊的衣冠,到城外的椒山,立了一个衣冠冢,写上:“严晓仪之墓。”严是芳蕊的本姓,孝仪是贾牧给她取得名字,她很喜欢。

夕阳西下,小山明灭,贾牧回头,只听吹吹打打,呜呜咽咽的一片哭声,只见是送葬的队伍,一问之下,才知道送的是许太爷的殡,他那时没抓到清虚,没几日越想越气,在家里就气死了。

贾牧在山路上走着,忽然听到一身:“小冤家,你怎么在这里。”

贾牧并不认得,那妇人提了灯笼,上前细看,见贾牧长得好,不禁念了一声佛,笑道:“这几日眼睛不好,小郎子莫怪。”贾牧看她一身丧服,知道她的许家的妇人,摇摇头,提着灯笼,往山下走去,到了山脚,上了马车,一路飞驰。

到了荣国府,月出悄然,贾牧想起了《庄子》里面的《养生主》,庄子以为,一个人要想保身,就必须要拜托善恶的拘束,顺着“自然”之道以养神。

晴雯拉着林黛玉的手:“姑娘你去看看,大爷不知干什么呢。”

黛玉忙多披了件衣服,往门外看去,顺着晴雯的指引,只见贾牧拿着个蜡烛走来走去,问道:“兄长,你这是做什么呢?”

“昼短夜长,河不秉烛而游?”贾牧叹了一口气,又念了大段文章:“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而年与之齐矣。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贾牧真的很喜欢曹丕的这篇文章,写的真挚,十分的动人。

黛玉听了,甚是感叹,说也要拿蜡烛,贾牧说:“你拿个火把来,我把蜡烛放着,咱们一起看它烧完。”

黛玉说好。

二人在风中站了许久,看烛火摇曳,烛灭,人散。

—————

关于这蜡烛的场面,可以参考老塔《乡愁》里面诗人秉烛而行这一段,我曾经看着一段的时候,脑海里就有一个虚构的画面,杜甫知道了李白的死讯,晚上去祭拜他,也是拿蜡烛在小河边走了那么一路,溪水潺潺,烛光灿烂,最后再来一个杜甫“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的画面,简直棒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