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合作
明末全国大旱不仅是因为天灾,人祸在其中占了很大的因素。
自万历怠政以来,朝廷就基本没怎么组织过水利工程建设,任由原有的水利工程荒废甚至损毁。
到了崇祯朝,即便没有小冰河期的影响,全国性的旱灾仍然会爆发,百姓该吃不上饭还是会吃不上饭,农民起义仍然会推翻大明。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两百多年时间,年年风调雨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把引起农民起义的责任全推给气候完全是为朝廷在洗地。
毕竟,小冰河期影响最严重的时期还要到明亡之后几十年。
大明上一次国家层面的大规模水利建设还要追溯到张居正执政时期潘季驯治黄河。
而小规模的水利工程只能凭着地方主官的道德水平在本地修修补补,就这么点事还要地方士绅配合,不然根本干不下去。
甚至一旦工程跨县,那两个县之间光吵架就得扯个十年八年。
上级不牵头事情根本办不下去。
但是在李弘治下,这些都不是问题。
皇权不下乡县,但是李弘直接把权力伸到了劳动队的层面,每个劳动队的队长都要学习大同理论,每个村长都要是大同社的社员。
农会把农民组织起来,劳动队具体执行生产生活事务,各个已经完成分田工作的村镇修水渠的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
这日终于得闲,李弘亲自带着几名大同社的骨干去慰问小康镇正在挖渠的劳动队。
李弘用喇叭喊道:“乡亲们歇会儿,来喝口茶水!”
老乡们一看是李先生来了,纷纷停下手里的活计,围了上来。
“咱好久不见李团长了。”
“李团长啥时候娶婆娘?咱村里可是好几个刚长成的大姑娘呢,李先生要是哪天想婆娘了,记得喊我做媒啊!”
“李团长……”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围着李弘叽叽喳喳说着,李弘一一回应。
“近日军务忙,这不是一得闲就来看大家伙儿来了嘛!”
“我娶婆娘还早着呢,黄大叔你家小子才要抓点紧。”
“……”
许久,众人终于安静下来,李弘身后跟着的士卒也拿出几个瓢和几摞碗来给大伙儿分茶水。
茶不是什么好茶,但胜在给得多,每碗茶都有浓郁的茶香。
在歇息喝茶的功夫,有人起哄道:“李科长给咱大伙儿唱一段怎么样?”
李绯云笑道:“团长前些日教给我一首曲子,我现在唱给大伙听。”
说完,李绯云清了清嗓子,唱道:“一条大江波浪宽,风吹麦穗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
歌词不算魔改,李弘这是因地制宜,沔县这地界濒临汉江,也根本不种稻子。
这首歌适用性很强,到了那里改对应的歌词就是了。
若是唱到江南,说不定还会改回原本的风吹稻花香两岸。
一曲唱罢,众人纷纷拍手叫好。
李弘接着说道:“大伙抓点紧,这是咱们修的最后一段了,周边新设的几个镇子可都看着咱们小康镇呢,咱们一定要把工程做好,给其他镇子做个榜样!”
“好,听团长的!”众人纷纷被激起了干劲。
在李弘攻占了新的地盘之后,小康镇的居民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
如今李弘要将小康镇打造成样板,各个新设的镇子都照着小康镇的样子建设,只要看到了好生活,谁都不想过原来那种鬼日子。
李弘问:“另外几个镇子水渠修得怎么样?”
一名干事答道:“除了靠山的几片田都很好,山边没有水源,把渠挖过去太费成本。”
李弘眉头微皱,说道:“这样不行,那山边的百姓就活该用不上水吗?”
那名干事委屈道:“可是把水渠修那么长,不仅是施工成本还是日后的维护成本都远远超出了粮食产出的价值,这实在不划算呐。”
卓翱这时说道:“团长,黄干事的顾虑不无道理,咱们还是要算一笔成本账,我在做宣传工作时也发现了,离水源太远的地方不适合强行挖渠过去,不然年年都得亏一大笔钱。尤其是山边,那边的地块多是下田,乡亲们分田时都不愿意要的。”
李弘问道:“玉米和土豆这两种作物找到了吗?这是适合山地种植的。”
“没有。”众人纷纷摇头。
“抓紧吧。”李弘也无奈说道。
确实不能不考虑成本问题,但是也不能让住在山边的老乡们白白吃亏,在找到适合旱地的高产作物之前,还需要集思广益多想想解决办法。
这时,一名战斗员前来通报:“团长,胡先生求见”
“梁巡抚身边的那个胡先生吗?”
“是的。”
“请他过来。”
这几天梁应泽一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门,胡元新心里苦闷,又无人诉说,便跟着分田的队伍往前走。
部队打到那里,分田的干事们就跟到哪里,胡元新也跟到哪里。
他隐隐已经有了投贼的想法,可是他打听过了,投贼就要从最基层的干事开始做起,李弘绝不可能让人一开始就获得高位。
而且主动投靠的地主家子弟都还有试用期,只有扛过了试用期的高强度工作,才能真正得以任用。
他一个江西吉安的秀才,论学识已经超过许多偏远地区的举人,怎么愿意天天跟这些泥腿子打交道?
而且更不要说宣传干事队伍里还有许多女人。
于是他总想着能否向李弘建言献策,先博得李弘的好感,即便从基层做起也升得快些,毕竟他本身也是做参谋出身的,出主意他也擅长。
他在各个镇子里闲逛了几日,也发现了离水源较远的地方引渠不划算的问题,苦思几日之后,他带着自己的策略来找李弘。
胡元新向李弘拱手:“李团长是否为山地引渠的事情烦恼?”
李弘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有话直说。”
原本是胡元新吃准了李弘正在为此事苦恼,想着自己有应对策略可以抬高身价,却不想一句话就让主动权从胡元新转移到李弘这边。
胡元新迟疑了一会儿,还是说道:“我这几日观政有所体悟,发现山地周边土地贫瘠,即便引渠过去,粮食产量也抵不了挖渠的成本,现我有一法……”
胡元新偷偷看李弘的脸色,发现李弘没什么反应。
他叹了口气,说道:“我是江西人,在江西每个村都会有一水塘,多雨时蓄水,少雨时取用,平日里还可以用来养鱼,塘埂上也可载桑养鱼。李团长可依次法组织劳动队在农闲时将部分夏田挖为水塘,定可造福山边百姓。”
李弘不屑道:“江西丘陵众多、水网勾连,自然可以这样搞,可陕西哪儿来的这么多雨水和溪水给池塘补水?要不是咱们靠着汉江,别说挖水渠了,就是挖地三十尺也见不着水呀!”
胡元新登时愣在原地。
李弘指着他对身边人说道:“你们不要像他一样,有想法是好的,但是要因地制宜,不然只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众人纷纷称是。
胡元新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他本是来献策的,可不仅计策没被采纳,还被嘲讽了一番。
就在胡元新不知所措之时,李弘问道:“你可是想要投靠?”
“是。”胡元新有些不好意思。
跑又跑不脱,不如从贼干大事,但他始终抹不开面子,不愿意求李弘施舍官位。
李弘摆摆手:“我看你对政务还是有些想法的,便去柳沟村村长那里观政一月,观政完了再回来报我,我给你安排差事,期间不要忘了学习咱们大同理论。”
说是观政,实际上是打下手做苦力。
柳沟村村长向李弘要人多时了,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分过去,就让这家伙过去锻炼一段时间,若是态度能力都还可以,日后也不是不能委以重任。
和胡元新类似,包括那些地主家的子弟在内,许多读过书的其实在内心深处看不起李弘重用的那些泥腿子,但就是这些泥腿子能把巡抚打败,能把李弘的辖区治理得很好。
李弘的理念是宰相必起于州部,自己手底下的泥腿子虽然文化程度不行,但都是认真做事的,创业初期也没那么多勾心斗角的破事,只要做事能力出众又认同大同理论就能得到李弘的重用,有这样能力的人也不会把个人的文化建设拉下。
这些想投靠但一来就想做管事的,若是他们的思想态度不转变,就算是进士举人在李弘这也别做什么一飞冲天的春秋大梦,李弘的人事任免会直接让这些人怀疑人生。
打发走胡元新,李弘又和老乡们聊了会儿,便回了公所。
沔县除了杨算、府城所有品官都被李弘给杀绝了,连沔县巡抚也被李弘击败,此时朝廷除非发动湖广、陕西、山西、四川四省大军围剿,不然没人再敢出兵找李弘的麻烦。
为了应对陕北的农民起义,新任三边总督杨鹤已经上任,但是陕北已经乱成一锅粥,杨鹤根本不敢分兵过来攻打李弘。
至于郧阳那边,新任郧阳巡抚名为蒋允仪,这人原本是要到崇祯四年才会被安排到任,李弘无意中加速了历史进程,却又没什么改变。
因为在原本的历史轨迹里,蒋允仪上任郧阳巡抚时,整个郧阳只有五百标兵,军饷更是没有。
崇祯六年流寇攻打郧阳府时,巡抚被逼得连门都不敢出,五百缺饷的兵打个屁的仗!
所以李弘现在只需要烦恼钱粮的事情,军务上面反倒可以安心练兵,不用担心接下来再打恶仗。
一进公所,黄桥就来通报:“团长,山西那边接到信,派人过来了。”
李弘问道:“哦?来人是谁?”
“叫曹吉祥。”
是当初曹汝述身边的心腹家奴,看来曹汝述仍然相当重视李弘。
“让他进来。”李弘吩咐道。
“好嘞。”黄桥退出去。
黄桥原本不识字,但是为了留在李弘身边做秘书,也报名参加了识字班,而且学得特别刻苦认真,是第一批毕业的学员里面成绩最好的一个。
因为这小子老丈人是张福,李弘本来不太想把他留在身边做秘书,但是看他如此刻苦,做事也机灵,便还是将他留在了身边,短时间内没有要外放的意思。
曹吉祥进到公所,先是一阵恭维:“李老爷真是做得好大事啊,没成想做县尊老爷的学生还不够,居然做反贼,还把巡抚老爷给打败了,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李弘没理会这一通彩虹屁,他明白商人包括商人的家奴不可能无事献殷勤,曹吉祥此来必定是曹汝述对自己有所图谋。
“你家老爷可有信与我?”
“有”曹吉祥取出一封信,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老爷让我口头转达给李老爷。”
李弘顿时来了兴趣,问道:“何事?”
曹吉祥说道:“县尊大人买官的钱,我家老爷帮您还了,日后县尊不必担心债主上门。只是今后李先生要想从咱们晋商手里买粮食,只能从咱们曹家买,而且只能跟我家老爷联系。”
李弘心里冷笑,这曹汝述肯定不会把李镜典的贷款一次性还清,必然是偷偷摸摸拿自己的银子以李镜典的名义在还款,目的无非是抓自己的把柄。
而且曹汝述不在信里交代合作的事情,而是要心腹家奴口头传达,说明他也背着自己家里在搞小动作,想自己一个人吃掉李弘这个大客户。
若是李弘真的成事了,那他曹汝述说不定还能反压家族一手,甚至有可能成为皇商。
李弘拱手笑道:“那我先替县尊谢过曹先生了。”
“哪里哪里。”曹吉祥拱手回礼。
两人接着又客套几句,终于开始谈正事。
李弘现在缺粮食,晋商手里有粮食,刚好互补。
但是李弘也缺钱,那曹汝述想从李弘这里得到的只可能是矿。
李弘所占地盘有许多矿产,现在朝廷对李弘的辖地彻底失去了控制,李弘想采多少就采多少,而且还没有朝廷抽税。
这是一笔很大的收入,李弘一直在忙分田和练兵的事情,这茬一直没捡起来。
李弘看完信,对曹吉祥说道:“我可以把采矿收入分成给你家老爷,甚至可以让他入股矿山,但是我还有一个条件。”
曹吉祥忙问道:“什么条件?”
李弘狡黠笑道:“我知道你们晋商都在偷偷卖粮食给蒙古人,我想你们从蒙古人那里搞几匹马来应该不成问题吧!”
(除夕,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祝大家开心快乐,永远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