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与工程造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论

四、BIM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在BIM 技术的引入和发展的最近十年来,BIM 技术逐渐受到我国政府、各行业协会、设计单位、施工企业以及各科研院校的重视。总体来说,BIM 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概念阶段、制度建设阶段、教育科研及企业应用实践的发展阶段。

我国工程建设行业从2002年开始接触BIM 理念和技术,随着“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以及“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开展,BIM 技术开始用于部分示范工程。自2006年奥运场馆项目尝试使用BIM 技术以后,BIM 技术开始引起设计行业重视,特别是2009年以来在设计企业中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清华大学通过研究,参考NBIMS,结合调研提出了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Chines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Standard,CBIMS),并且创造性地将该标准框架分为面向IT的技术标准与面向用户的实施标准。

2011年5月,住建部发布的《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建质〔2011〕67号)中,明确指出:在施工阶段开展BIM 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进BIM 技术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的应用延伸,降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减;研究基于BIM 技术的4D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大型复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实现对建筑工程有效的可视化管理等。开始鼓励设计和施工企业开展BIM 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012年1月,住建部的《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宣告了中国BIM 标准制定工作的正式启动,其中包含五项BIM 相关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存储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制造工业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标准》。其中,《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的编制采取了“千人千标准”的模式,包括行业内相关软件商、设计院、施工单位、科研院校近百家单位参与了标准的制定和研究。工程建设行业的BIM 热度日益高涨。从2012年住建部发文到2014年上半年,国内重点仍是BIM 概念的科普阶段,部分企业开始尝试BIM 技术,BIM 咨询公司热情空前高涨,但这个阶段大家对BIM 的概念认识仍处于模糊认识状态,将BIM 认同于Revit等软件,或者把BIM 当作虚拟设计与施工的局部认识较为普遍。

虽然国内关于BIM 的规章制度从2011年便开始,但2014年下半年以后可以说才真正进入制度建设阶段,才有了可供参考的规范标准。2014年7月1日,住建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个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中要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应用,提高综合效益;提出了促进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提升建筑业技术能力的方向。同年,各地方政府开始逐步出台BIM 的相关政策。

2014年10月29日,上海市政府转发上海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上海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沪府办〔2014〕58号),首次从政府层面大力推进BIM 技术的发展,并明确规定:2017年起,上海市投资额1亿元以上或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政府投资工程、大型公共建筑、市重大工程,申报绿色建筑、市级和国家级优秀勘察设计、施工等奖项的工程,实现设计、施工阶段BIM 技术应用;世博园区、虹桥商务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地区、前滩地区、黄浦江两岸等六大重点功能区域内的此类工程,全面应用BIM 技术。该文件做了顶层制度设计,规划了路线图且可操作性强,其定位之高,目标之明确、措施力度之大,为国内省市级政府首次,为全国BIM 的推广做了示范,具有BIM 技术发展里程碑的价值。

2014年9月3日,广东省住建厅发出《关于开展建筑信息模型BIM 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粤建科函〔1014〕1652号),提出BIM 技术推广应用的目标:到2014年底,启动10项以上BIM 技术推广项目建设;到2015年底,基本建立广东省BIM 技术推广应用的标准体系及技术共享平台;到2016年底,政府投资的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以及申报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应当采用BIM 技术,省优良样板工程、省新技术示范工程、省优秀勘察设计项目在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环节普遍应用BIM 技术;到2020年底,全省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应用BIM 技术。

随着BIM 在部分重点项目的设计、施工中陆续得到应用,技术理论研究持续深入,推进BIM 应用已成为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共识。但是BIM 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问题:BIM 应用只停留在各企业和项目的自发层面,没有形成统一的目标和路径;项目应用中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各阶段完全割裂,没有充分体现BIM 在全生命周期中的优势等。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出台纲领性文件,更好地进行指导和推进。

2015年6月,住建部发布《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了BIM 应用的基本原则,即企业主导,需求牵引;行业服务,创新驱动;政策引导,示范推动。同时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 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以及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 的项目比率达到90%。

2016年8月,住建部发布的《2016—2020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信息化、行业监管与服务信息化、专项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标准。相较于《“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纲要》,其覆盖面更广、要求更为具体、目标更为明确,对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意义更强。

在教育科研方面,2004 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了中国首个建筑生命周期管理(BLM)实验室。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2004—2005年先后成立了BLM实验室及课题组,进行BIM 相关课题研究。国内先进建筑设计团队和房地产公司也纷纷成立BIM 技术小组。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成立BIM 工程中心,成为首个由高校牵头成立的专门从事BIM 研究和专业服务咨询的机构。至今已有许多机构单位在做BIM相关的科研工作。许多高校的BIM 相关教学方案也相继形成,为培养BIM 人才提供了基础。

在产业界,前期主要是设计院、施工单位、咨询单位等对BIM 进行一些尝试。随着相应的制度日趋完善,业主对BIM 的认知度也在不断提升,不少大型房地产商都将BIM技术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并在大型复杂项目应用中产生良好的效益。但总体上看国内BIM 技术应用的高水平项目数量、应用深度及广度依然非常有限。部分大型企业已经应用BIM 技术,但各企业人员的普及率仍相对较低;BIM 技术的推广地域性差距仍然比较明显,沿海和发达城市推广普及度相对较高。同时,相较设计、施工阶段的典型项目应用,运维阶段的BIM 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