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作用
人们通常认为情绪是由周遭环境引起的。在人们看来,受到某种刺激的个体会自动做出与情境相应的情绪反应。例如,在巨大的噪声(如雷声)刺激下,或在无人陪伴时,婴儿会感到恐惧。人们认为,成人之所以会产生恐惧情绪,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实际上是建立在这种原始的刺激反应机制之上的。如今,关于人类行为大多基于这种“刺激—反应”机制的理论,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接受。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类所有的恐惧情绪都可以追溯到出生时受到的精神创伤,每个人在从母亲温暖安全的身体进入到一个冰冷陌生的世界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一种“原始焦虑”。弗洛伊德还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即性兴奋被压制时会引发恐惧和焦虑,在这种情况下,性兴奋则无法得到正常的释放。(1)
这些概念也许有趣,也许正确,但它却不足以解释恐惧情绪的真正作用。很明显,无论是出于生理原因还是心理原因,每个人都需要恐惧情绪。恐惧情绪的存在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避免危险或不愉快情况的发生。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待恐惧情绪,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情绪所涉及的心理机制,也提供给我们一种更好的方法来帮助自己理解自身的恐惧,并理智地对待它们。人类可能很难认识到恐惧情绪的目的,特别是在你无法根据常识和逻辑对其目的进行合理解释的时候,比如那些人们臆想出来的危险以及那些毫无道理的情感焦虑。然而,在你对此类情况进行认真的心理学分析之后,你就会发现恐惧情绪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即促使人们对这种情况采取防御态度,因为这种情况不仅可能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更可能威胁到人们的个人声望和社会地位。
人类所有的情绪都有着它们特定的目标,即便成年人身上的这些情绪目标并不明显,但这一目标依然存在。只是它们会被一个精心设计的心理上层建筑所掩盖。情绪往往是由个体主动选择的。但人们很难觉察到这一事实,因为一旦人们认识到了情绪的目的,情绪就很难再发挥作用了。因此,一个人不承认自己对情绪的控制,这在心理上是必要的。情绪可以调控行为。人类的每一个行为举止都是理智与情绪联合作用的结果。我们会思考行为过后的利与弊,甚至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一个选择的有利条件和不利障碍,这样才能够进行理性的判断与逻辑分析。然而,由于利弊几乎总是一样多,所以人们往往很难做出决定。为了朝着某个方向前进,我们必须强调自己所青睐的这一方向的表面价值。在此,我们呼唤自己的情绪,因为我们需要这些情绪来证明我们的决定是合理的,并且要努力克服这些可能会阻碍我们前进的障碍。缺少了这些情绪,我们就不能采取有力的行动。因此,我们要选择那些适合维持和坚定我们生活基本方向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