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最常见的压抑方式:过于严格或严厉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信奉“不打不成器”“严师出高徒”的理念,所以对孩子要求严厉苛刻,希望孩子从小能养成好习惯。而且我总是固执地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一切都要听家长的,我们家长再严厉也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我打压的结果就像弹簧反弹一样,孩子非但没有养成好习惯、没有爱上学习,反而厌恶学习、爱着急、闹情绪、没有耐心,学会了为自己的错误狡辩。想想这些正是我这个家长身上的毛病,孩子一不听话我就着急,大喊大嚷;对孩子没有耐心,不理解孩子,更别说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了。其实我也付出了不少,但是却得到了相反的效果。现在我再回想一下自己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感觉真的惭愧。

“严师出高徒”,也有一定的道理。比如在学习方面,还是需要一定程度的严格要求的。如果想稳当些,可以先宽松,逐渐严格,这样孩子更容易逐步适应,最终也能达到高标准、严要求。如果一开始就严格要求,部分孩子难以适应,容易发生冲突,父母发火,孩子发脾气,就可能破坏孩子学习的兴趣,导致厌学。

另外,需要因材施教。每个孩子学习的悟性和能力不同,能够达到的最终高度是不同的。不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一味地高标准、严要求,可能会碰壁。

教育也需要有松有弛,如果各个方面都要求严格,大部分孩子会感觉不自由甚至压抑。所以,我提倡在学习方面严格些,在生活习惯上则可以宽松些。让孩子有些空间,能够畅快地呼吸。

过于严格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和具体情况,管得太严、太多,容易让孩子感到压抑,产生各种情绪、行为、性格问题。父母与孩子也可能经常发生冲突,导致孩子逆反,抗拒父母的要求,不利于实现教育的目标。

严厉如果只是偶尔为之或者严厉时尚能保持理性,那么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还小一些,但是如果把孩子作为情绪宣泄的出口,经常冲孩子发火、发脾气,那么对孩子心理产生的冲击将是巨大的。

有时父母体会不到自己对孩子发火时孩子的感觉,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冲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就有机会体验到了。那种情绪会直接冲击内心,让人感觉很难受,但是又不能随便发泄(怕引起孩子进一步的反应),这种难受的感觉可能好长时间也挥之不去。而面对发火的父母,孩子的感受也是类似的,如果不敢发泄,愤怒委屈的情绪就会在体内盘旋,累积多了,往往最后就会出问题。

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在最初可能有效果,但是有的孩子很快就会逆反,从而出现各种问题。有的孩子忍耐的时间长些,但到了青春期可能会逆反,这还算是一个相对较好的结果,因为可以提醒父母及早改变教育方式。否则,一直压抑下去,可能给孩子带来更长久的负面影响。

我的女儿目前上小学三年级,在未上小学之前,我从来没有动手打过她,她也很依恋我。

自从上了小学,女儿在课堂上坐不住,老师再三强调课堂纪律、学校的规章制度,她却置若罔闻,我心里焦急万分。每天老师定时定点地打电话给我,数落孩子在学校的问题,最后说我的孩子是班级里最差的,这击垮了我的自尊心,我第一次动手打了她。女儿伤心地向我保证一定会改的,之后她有了些许的变化,成绩上升了,课堂纪律也能遵守了,但是她不愿意和我交流了。这么危险的信号我却忽略了,当时还暗自窃喜,以为棍棒教育还是有效果的。

上二年级以后,女儿的成绩开始忽高忽低不稳定起来。通过和其他家长的交流,我得知在班级排前五名的学生的家长在家里都是实行棍棒教育。这令我很吃惊,也让我更坚定地认为,好孩子还是要严加管教的。在一次数学考了85分之后,我毫不犹豫地狠狠教训了女儿一顿,并等待着她的改变。

结果适得其反,女儿的成绩并没有起色,在学校里也越发自卑,不爱和同学做游戏,害怕同学由于成绩而看不起她。回到家里,我只要张口和她说话,就遭到她不分青红皂白地抢白,之后摔门而去。这样过了一个月,女儿郑重地对我说,以后再也不去学校了,上学太累了,她厌学,如果再逼她,她会离家出走的。

女儿的一番话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我的内心也极度不安和恐慌,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此事才好。我只好答应她,以后不再逼她学习,也不再动手打她。我开始寻找好的方法,正巧偶然看到了维尼老师的文章,其中有好几篇对我触动很大,便一口气拜读了维尼老师的所有文章,看完后才发现一切问题的始作俑者是我自己。

我迫不及待地开始调整心态,改变自己的认知,慢慢地试着和女儿沟通,不再盯着她的成绩,试着站在她的角度考虑问题,认同她的观点和看法,慢慢地欣赏她,由衷地表扬她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就这样,女儿一天一天在变化,慢慢地,又变回了上小学前的状态,性格也开朗阳光了。现在,我已经不再那么纠结于成绩,女儿也轻松了许多,家庭氛围变好了,我和女儿更亲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