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双喜归降,顺军撤离
济南城中的顺军将领中,制将军郭升职位最高,李双喜和赵应元都是都尉,故以郭升为首。
李双喜带领几十个新收手下赶到天津时,大顺天津守将白鸠鹤已经带军撤离了天津,因为李双喜是从山海关战场辗转前往天津,白鸠鹤却是带着军队沿着运河水路并进,双方并未遇见。
到了天津后,见不到顺军,李双喜知道白鸠鹤定然是撤军了,于是继续向山东进发,经德州时发现德州城已被明军收复,只能从荒野中绕过,然后到达济南,报告了顺军大败的消息,要求郭升放弃济南带兵返回策应败退的主力。
郭升已经知道了兵败的消息,为难的告诉李双喜,在青州还有一支顺军部队,要走大家应该一起走。于是李双喜自告奋勇,又马不停蹄赶往青州,向赵应元部传达了郭升的命令,赵应元部便放弃了青州,前来济南和郭升部会合。
“双喜你竟然和明国皇帝很熟?”看完朱伟民派人射来的箭书后,郭升诧异道。
李双喜脸色一红,便把自己奉命负责看押明国皇帝,然后兵败之时被其趁机脱身的事情讲了。
“唉,双喜你当初要是没放走明国皇帝或者干脆杀了他就好了,就没现在的事了。”郭升叹道。
明国皇帝逃到了山东,使得山东各府县士绅像打鸡血一样纷纷暴动,州县失守大顺派出的官吏被杀死的消息不断传来,让郭升应接不暇。可他手中只有这数千军队,如何能镇压蔓延整个山东的士绅暴乱?甚至郭升连济南城都不敢离开,生怕自己带兵离开了济南城,济南城周围的乡绅便会暴动拿下济南城。
“这事也不能怪李都尉,毕竟大军溃败,敌军必然追击甚急,这个时候顾不上明国皇帝也很正常。”赵应元怕李双喜脸皮薄,连忙打圆场,毕竟李双喜是闯王义子,深受闯王喜爱,将来必受重用。
“我没怪双喜的意思,”郭升摇头道,“只是感叹眼下局势罢了。”
闯王李自成的主力中营溃败,清吴联军正在后面追杀,不知道闯王现在怎么样了。而众人所在的山东,现如今只剩下济南一座城池还在大顺手中,四面八方皆是敌人,形势更是危险至极。
“以我看来兵来将挡就是,咱们这些年没少和明军打仗,什么时候怕过他们?大不了和他们拼了,鹿死谁手也还未知。”赵应元慨然道。
“就是如此,咱们立即点兵杀出城去,我就不信破不了明狗!”被赵应元一说,郭升的斗志也起来了,拍案喝道。
“二位将军莫要冲动。”李双喜连忙站起来道。
“怎么,双喜你怕了?”郭升看了李双喜一眼,笑问道。
“我要是怕,就不会千里迢迢来山东了。”李双喜瞪起了双眼,气鼓鼓道,“我是劝二位将军大局为重,眼下我大顺正遇颓势,义父亟需咱们支援,没必要在这里和明军作战空耗实力。”
“只要击败城外明军,招降纳叛整编他们军队,如此我军便能迅速壮大,到时再去救援闯王岂不更好?”郭升问道。
李双喜摇摇头:“只怕未必这么简单,城外其他军队也就罢了,都是新召集不久的乌合之众,明国皇帝身边那支军队却看起来很精锐,装备了太多火铳,我观其阵型,仿佛是鸳鸯阵。”
“鸳鸯阵?戚家军?戚家军不是灭了吗?”赵应元失色道。赵应元在青州好一段时间,青州临近大海,以前曾多次遭到倭寇袭击,故流传着戚家军抗击倭寇的故事,赵应元也听过多次,对战无不胜的戚家军十分敬畏。
李双喜摇摇头:“具体我也不清楚。但其精锐是能看到的,我就担心一旦咱们和明军作战不利被其咬住,其他明军再四面围上,等待咱们的只有败亡一途。”
“那你说怎么办?”郭升烦躁了起来。既然明国皇帝身边有这么一支精锐主力,那就不好办了。因为城内的顺军也只是偏师,并非什么精锐,真正精锐的顺军都跟着李自成去山海关了。
“我和明国皇帝认识,或者能说服他放咱们离开。”李双喜缓缓道。
“能行吗?”赵应元狐疑道。
“明国皇帝曾多次说过,如今我大顺最大的敌人并非明军,而是建奴。他还说等到了江南之后会召集江南军队出兵攻打建奴。就让我试试吧,若是不行,再和明军决一死战。”李双喜道。
郭升叹道:“就怕明国皇帝不肯放过咱们,你去明营落入虎口,他们趁机害了你啊。”
李双喜坚持道:“我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二位将军直接领兵杀出重围便是,能逃出多少算多少。”
见李双喜坚持,郭升和赵应元也不再劝,共同把李双喜送出城门,看着他单人独骑向明军营地走去。
“李双喜来了?”朱伟民闻言吃惊之余也很惊喜,连忙让人把李双喜带进大帐。
“哈哈,李都尉,咱们真是有缘啊,没想到在这里又遇到了。”朱伟民笑容可掬道。
“朱先生......”李双喜刚一开口,就被一旁的卢世傕等人打断。
“大胆,要称呼皇帝陛下,快跪下!”卢世傕呵斥道。
“无妨,”朱伟民摆摆手制止了众人,“称呼先生也没什么不好,李都尉你来,可是要投降吗?”
李双喜摇摇头:“我是想请朱先生网开一面,放我等离开济南。”
“理由呢?”朱伟民微笑的看着李双喜。
“朱先生也说过,建奴势大,若让建奴夺了天下,我汉人都将沦为蛮夷奴隶。所以建奴是明国和我大顺共同的敌人,既然如此咱们就没必要厮杀,平白便宜了建奴。”李双喜说完,充满期待的看着朱伟民。
“哼,想得倒美,我大明和尔等顺贼有灭国之恨,岂能轻易放过尔等!”赵继鼎冷笑道。
“尔等荼毒山东,害死无数良善,就这么一句话就想让我们放过尔等,简直笑话!”卢世傕等人也纷纷斥道。
“朱先生,皇帝陛下,你以前说过的话都是骗我的吗?”李双喜没有理会他人,盯着朱伟民道。
朱伟民笑了:“朕自然没有骗你,以前对你说的全是真的。”
李双喜大喜:“如此说来你是同意放我们安全离开了?”
朱伟民点点头:“当然。”
“陛下!!”卢世傕赵继鼎等人急了。
朱伟民抬起手止住众人,对李双喜道:“不过你们想这么简单的离开也不行?”
“你还要怎样?”李双喜警惕的看着朱伟民。
朱伟民微微一笑:“别人可以走,你得留下,投降朕。”
“啊?”李双喜顿时张大了嘴巴。
“你可以回去考虑一下,三日内给朕答复,三日后我军将展开进攻。”朱伟民点点头,命人把李双喜送出大营。
“陛下,您为何答应放顺贼走?”李双喜刚一离开,卢世傕急不可耐问道。
朱伟民反问道:“不放他们走怎么办?你们是有把握野战击败他们,还是有把握强攻攻下济南城?”
“这个......”众人皆无言了。
“围城当然可以,但那需要时间,可是我大明现在有那么多时间吗?建奴攻下了北京,也许下一步就会出兵攻打山东,我们一直围下去只会便宜了建奴。放他们离开的话,如此山东就全部收复,接下来咱们就可以积攒实力以备建奴。”朱伟民语重心长道。
“陛下英明。”众官皆心悦诚服。
事实上根本没人想打,而且这里几乎一半的军队被顺军击败过,根本没有正面作战的勇气,刚才也不过是做戏给皇帝看罢了。
李双喜回到济南城中,把谈判的结果告诉了郭升和赵应元。
“不可!”郭升当即反对道,“我军虽然不如明军人多,未必不能打赢,没必要让双喜你做出如此牺牲。”
“李都尉你是怎么想的?”赵应元却问道。
李双喜沉默良久,却也无法做出决定。
从小在孩儿营长大,他对义父李自成对大顺充满了感情,早把李自成当做父亲,把顺军上下当做亲人,投降明国皇帝就等于让他离开自己的家,离开亲人,这让他如何愿意?
可若是自己不投降,明国皇帝必然不会放过城中这数千顺军!
打,能打赢吗?李双喜想起了明国皇帝身边那上千火铳手,还有那看起来非常精锐的鸳鸯阵,而且明军数量几乎是顺军十倍!不知道要牺牲多少顺军将士的性命,才能杀出重围?
为了自己一个人,牺牲这么多人,值吗?
李双喜缓缓摇头,不值!于是神色坚定了起来。
“若是能换取大军离开,我愿意投降!”
“不行......”郭升还在反对,语气却松缓了许多。
赵应元长叹一口气,没有再说话。
没等到三日,第二日一早,李双喜便独骑前往明军大营,很快便被带到朱伟民面前。
听闻李双喜来降,朱伟民大喜。
“陛下,草民愿降,只希望陛下能说话算话,放城中数千顺军将士离开。”李双喜双膝跪在朱伟民面前,两眼通红道。
“哈哈,朕当然说话算话。”朱伟民大笑着,亲自用手把李双喜扶起,仔细打量着李双喜,越看越是喜欢。
忠诚,善良,勇敢,直率,这样的年轻人谁不喜欢?
和李双喜相比,太子爷朱慈琅虽然也勇敢,却过于阴沉心机太深。
“从现在起,你就跟在朕身边,先做个锦衣卫百户吧。”朱伟民想了想,说道。
李双喜从小就在军营长大,是个天生的将领,以后自然要让他带兵的,不过这小子性子野,先带在身边调教一下,先让他熟悉一下禁卫军编制,再让他加入禁卫军。
“谢陛下。”李双喜答应了,脸上却没有一点喜色。
朱伟民便让人把李双喜带下,去洗刷一番换身明军军服。
“陛下,我看这小子不情不愿的,以后多半会趁机逃跑。”等李双喜离开,唐通悄悄说道。
“也许吧,不过也未必。”朱伟民笑道。
按照历史,距离大顺彻底覆灭也没多久了,只要能把李双喜留在身边一年时间,等到李自成身死消息传来,李双喜自然会心甘情愿留在自己身边。
双方谈好了条件,朱伟民自然兑现承诺,当即下令,命明军撤开西面,放顺军离开。
济南西门缓缓打开,数千顺军陆续从城中走出,在无数明军目光下,向着西方迅速撤离。
李双喜站在朱伟民身边,看着离开的顺军,顿感心如刀割,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看着李双喜难过的样子,朱伟民叹了口气:“你要是真不愿意留在这里,我可以放你离开。”
李双喜抬起袖子擦了把眼泪,倔强的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没有反悔的道理!”
“哈哈,朕欣赏你!在朕这里好好待着,很快你就会喜欢这里,把这里当做家的。”朱伟民大笑道。
李双喜摇摇头,心想怎么可能,自己的家是在顺营啊,那里有义父,还有那么多熟悉的军中兄弟。
顺着顺军离开,明军兵不血刃进了济南城。朱伟民大大嘉奖了一番各地带兵前来的文官武将,按照功劳大小尽皆赏赐,然后命他们带兵各自回去。
济南城的拿下,也意味着整个山东重回大明怀抱,这对刚刚经历北京战败皇帝被俘的大明帝国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而消息一旦传到各地,各方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朱伟民期待着,也担心着,他也不知道未来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这冒牌皇帝身份还能隐藏多久?
不过有一点是要做的,那就是趁着能控制整个山东,抓紧时间,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
嫡系军队有了,人数虽少却可以当做种子,以后慢慢扩充。但情报人员和治理地方的官吏班底却没有,这同样重要。
于是朱伟民决定进行一场考试,一场面对底层读书人的考试,打造自己的基础班底。
想到就做,朱伟民迅速拟了一张招募告示,命人迅速贴遍济南府所属州县。
而此时,南京方面正在经历着一场激烈的争位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