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力的本质
洞见力是一种高级认知能力
从本质上来说,洞见力是一种高级认知能力,其核心是对事物本质和底层规律的认知,是每个人都需要发展的一种高级认知能力,更是一种稀缺的综合思维能力。
认知能力和洞见力两者之间相互促进,认知能力强的人往往洞见力也比较强,而洞见力强的人认知能力自然也很强。一个人随着洞见力的不断提升,他的认知边界也会不断扩大。
洞见力可以扩大人的认知边界
之所以说洞见力能够扩大人的认知边界,主要是因为洞见力越强的人,越能够运用底层逻辑看清事物的本质。而这个底层逻辑是能够帮助我们迁移思考的。
所谓迁移思考,就是借用其他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在迁移思考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找到与当前问题“表面不同,但本质相似”,也就是底层逻辑和规律相似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个底层逻辑和规律不仅适合解决这个问题,而且适合解决其他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运用同样的底层逻辑去思考和解决,就是迁移思考。
之所以能够运用底层逻辑去迁移思考和解决问题,是因为底层逻辑是不同之中的相同之处、变化之中不变的东西、现象背后的本质。越是接近事物底层的逻辑和规律,越不容易发生变化,越稳定,也越可以用来迁移思考。
例如,企业和产品是符合生命周期性原理的,总会经历发展初期、快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生命周期原理这个底层逻辑不仅适用于企业和产品,而且适用于个人的生命成长。
生活中,越优秀的人,越懂得运用底层逻辑去迁移思考,因为很多现象和问题背后的底层逻辑是相似的。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借鉴工程学的“冗余思维模型”(工程师设计桥梁时,会给它一个后备支撑系统及额外的保护力量,以防倒塌)来思考投资的安全边际问题。混沌大学创办人李善友先生在讲解企业的第二曲线创新时,借鉴了生物进化论与分形原理。
我们面临的环境一直都在变化,事物或问题的表象也在一直变化,而我们只有掌握了事物的底层逻辑,掌握了不变的部分,才能将其迁移运用到新的环境和变化中,从而产生适应新环境的方法论。
所以说,洞见力越强的人,迁移思考的能力也越强,因此,他的认知范围也就越大。
洞见力是一种智慧
在知识阶层图中,金字塔从下往上分别是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它们的价值也是从低到高。数据是事实和数字,而信息是有组织的数据,来源于数据且高于数据,数据和信息比较容易获得,价值自然不太大。知识是经过提炼的信息,而智慧从知识中提取,比知识具有更高的价值,表现为一个人的洞察力、创造力、判断力及远见力等。智慧往往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和底层规律,因此,洞见力达到一定高度,其实就是一种智慧(见图1-3)。
图1-3 知识阶层图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就是一位洞见力极强的人,其传世几千年的代表作《道德经》就是其高深洞见力的证明,这部著作虽然只有寥寥5000余字,却洞见到了宇宙、人生,乃至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和最底层的原理。
事实上,无论西方的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莱布尼兹、帕斯卡、伏尔泰、狄德罗及卢梭等,还是我国的古圣先贤们,如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孙武及王阳明等,都有着极强的洞见力。他们的高深洞见力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智慧。
洞见力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在经典电影《教父》中,有一句很著名的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我们说,洞见力是一种对事物本质和底层规律的认知能力,而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差距,其本质和深层原因往往是认知能力的不同。所以说,洞见力的不同会导致人生高度的差异。
生活中,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其智商和所学的知识都差不多,但是十几年乃至二十年后,你会发现,每个班中都有那么一两个发展得特别好的人,与其他人的差距非常大。这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洞见力不同。那些毕业后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升洞见力的人,能够洞见到更好、更多的发展机会,往往也会发展得更好。而那些还停留在只看事物表层现象的人,往往发展得比较缓慢,取得的成就也不大。
作为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一名学生,雷军是一个既勤奋又爱思考的人,具备很强的洞见力。大学时,他仅用两年时间就修完了所有学分。受《硅谷之火》(The Fire of Silicon Valley)一书中创业故事的影响,他在大四时就开始创办公司,后来又在金山软件公司拼搏了16年,迎来了金山软件公司的上市,这成了他人生的第一个高光时刻。但是他发现,虽然每天工作不少于16个小时,公司管理得也很好,付出的努力不亚于任何人,但金山软件公司与同一时期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相比还是掉队了。为此,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我比马云创业早10年,比他更勤奋,为什么还是落后了?”
经过深刻的思考和反思,雷军终于在四十不惑的年纪洞见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想明白了努力与成功的关系。他总结道:“聪明、勤奋不能保证你成功,真正重要的是顺势而为。”于是,2010年,雷军创立了小米公司。小米公司于2018年成功在香港上市,市值远超金山软件公司。
在这个创业氛围最好的时代,唯有顺势而为,才能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和成就。2021年3月30日,在小米公司春季第二场发布会上,雷军再一次向自己的人生发起了最为重要的一项挑战,那就是造车。他说:“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深知做出这个决定对我意味着什么。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荣誉为小米汽车而战,这个决定意味着我们要做好再全力冲刺5~10年的准备,我们将以巨大的投入、无比的敬畏和持久的耐心,来面对全新的未来。”
这就是雷军的与众不同之处,也是其洞见力不凡之处,造车的想法既是顺势而为的洞见,其实也是结合了自身的资源能力,在经过深思熟虑、正确评估后做出的战略选择。这样的选择背后绝不是拍脑门的结果,而是一种超前的战略洞见。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一些重大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人生结果,而每一次选择都能够看出每个人洞见力的不同。洞见力越强的人,其选择也更具理性和远见性,更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取得的人生成就也会越大。被称为“信息论之父”的香农(Shannon)曾说:“你越能触及问题的本质,得到真知灼见的效率就越高。”事实上,无论商业领域还是科研领域,能够最终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其洞见力都非常强。
洞见力形成的三个阶段
洞见力是认知由现象层深入本质层的过程。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具备洞见力,他的认知能力就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象层或现象层,而是要深入事物的本质层或底层,这样才能找到事物更为普遍的底层规律。只有用底层规律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才会更有洞见力(见图1-4)。
图1-4 洞见力形成的过程
对于洞见力形成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用人们常说的以下三种境界来进行类比说明。
第一阶段: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在看待事物时,只从表面现象入手,只用眼睛简单地去看、去观察事物,主要依靠的是我们的直觉和感觉去判断。这样的观察只是停留在表面或表象,同时也会产生片面的认知,使我们无法观察到事物的全貌,更无法进入事物的深层去洞察其本质,因此就不会做出带有深刻洞见性的判断。
事实上,生活中很多人都停留在第一个阶段,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习惯性地从表面现象出发做出判断,这时往往容易产生片面性和局限性,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及本质,也因此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就像创业投资一样,有的人看到什么行业火就跟风做什么,根本看不到背后需要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创业本身失败率就很高,如果只是觉得行业比较火,看到别人赚钱就一头闯进去,那么很容易失败。
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到了这个阶段,其实就已经进入怀疑、反思和批判的阶段了。也就是说,我们不再简单地看现象、看表象了,而是开始对现象和表象进行怀疑、反思和批判,开始向事物的本质和底层规律探求,而不再简单地根据表象做出判断了。
第三阶段: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在经过第二阶段的分析、验证后,洞见力的发展进入了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已经解除疑虑,获得领悟了。也就是说,一个人遇到任何问题都会习惯性地深入事物的本质层去思考了,这已经成为他的一种思维习惯了。
一个人洞见力的形成大致会经历上述三个阶段,只有到达第三阶段,才算是真正具备了成熟的洞见力思维。
洞见力形成的障碍
前面讲过,洞见力是可以经过后天培养和提升的,那么为什么很多人的洞见力水平依然很低,甚至有的人基本上没有洞见力呢?这其实与洞见力形成的障碍因素有关。
学习障碍
洞见力属于认知能力。一个人认知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习,要想在某一领域持续成长,不断提升洞见力和认知能力,就必须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而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是很爱学习,毕业后就更少看书学习了。然而,真正重要的学习恰恰是从毕业后开始的,尤其是洞见力的提升,更需要持续学习。
学习障碍是阻断一个人成长的主要因素,放弃学习就等于放弃成长。如果我们始终把自己置于舒适区,下班后就是打游戏、刷短视频等,长此以往,我们的洞见力很难得到提升。
思考障碍
洞见力提升的第二个障碍是思考障碍,就是不爱思考,很少进行深度思考。而思考又是高强度用脑的过程,有时候当你进行长时间的深度思考后,会感觉非常累,这种累其实是因为思考的过程在大量消耗你的能量。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不愿意去思考,所以也就无法形成爱思考的习惯。而洞见力的提升需要深入思考,不思考就无法触及事物的本质,也无法发现事物的底层规律,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洞见力自然无法得到提升。
实践障碍
只有实践,才能获得新经验,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就是认知积累和提升的过程。王阳明讲“知行合一”,意思就是只有你真正做到了,才算真正知道;只有你真正做到了,认知才能得到提升。洞见力的提升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优秀企业的创始人之所以有超越一般人的洞见力,就是因为他们始终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经验、新认知。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虽然有很多想法,但是很少去做,只是停留在想法中,始终无法突破自己。这就是我所说的实践障碍,如果不去实践,那么将永远无法获得新经验和新认知,洞见力自然无法快速得到提升。
思维障碍
其实,学习障碍、思考障碍和实践障碍都还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一个人的思维障碍才是导致洞见力无法得到提升的最根本的原因。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在其著作《终身成长》(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中将人的思维模式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另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当一个人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时,就产生了极强的思维障碍,认为人的才能和认知都是一成不变的,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总认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无法再提升和成长了。这样的思维障碍会阻碍一个人的发展和成长,使其不愿意再去学习新技能、新知识,这会对人的洞见力的提升造成巨大的障碍。
固定型思维的人其实是在给自己设限,给自己建造了一堵厚厚的墙,并不是自己没有能力做到,而是自己从来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对自己的学习、成长产生了固化思维。这就像生物学家在关于跳蚤的实验中发现的一样,本来跳蚤能够轻松跳到一米多高,但是如果你把它放到一个低矮的玻璃罩里,它就会慢慢降低自己跳的高度,不然会狠狠地撞到玻璃罩上。当把玻璃罩的高度降到贴近桌面时,跳蚤也就不再跳了。即使你拿掉玻璃罩,跳蚤也不会跳了,因为它已经失去了跳的意愿。
这种现象就是“自我设限”。一个人洞见力的提升首先要打破固定型思维,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成为一个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这样才能提高洞见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