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散文
1
我奋斗了大半辈子,终于可以在大都市有一片瓦
~罗子
上世纪60年代我出生在云南山区一个少数民族农民家庭。父母是典型的只知道从地里刨食的庄稼汉。我记事起家里一共有九口人:爷爷、父母、兄妹六个。父母的最大职责是让孩子吃饱饭,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六个孩子脱农皮。
我那时的梦想也是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从小就是学霸的我毫无悬念的一路从乡村、县城、州府考到了大都市武汉的一所211大学华中师范大学。91年毕业后按指令计划分配到了中国三线建设艰苦地区攀枝花。非常刻苦的工作了10年分到了一套攀钢的成本房,可在90年代接近5万元的房款对月工资600元的我来讲几乎是杯水车薪。四处举债借了4万多,后来还债还了好几年。
我是家乡宝,特别喜欢回大理老家南诏国发祥地——巍山。坐长途汽车老婆晕车娃儿遭罪,于是买了个20多万的城市越野,又还了几年的债。后来把房子换到了没有工业污染的攀枝花市仁和区,又一身债务。到了无债一身轻了,儿子在成都上班要安家了。于是咬咬牙给儿子在成都天府新区首付了一套房。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何时才能潇洒地去看看内蒙的大草原和XJ的可可托海?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说过: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
2
我的华师情
~罗子
拿到华师录取通知书那年我17岁,真是一只从山沟沟里飞出的金凤凰,也是南诏国发祥地大理巍山“五道河”两个大队的第一个大学生。我背上重重的行囊,带着父母和乡亲的嘱托,步行5公里到县城,夜班车10几个小时到昆明,绿皮火车 30多小时终于在深夜1点过到了武昌站。茫茫人海中书写着“华中师大”的校旗在微风中向我招手,接站的同学亲切的话语和甜蜜的笑脸至今难忘。
我还记得我的班主任每年都为我们积极申请贫困学生助学金。辅导员对来自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特别的关心,经常问寒问暖、送衣送被。放寒假因距离太远加上没有坐票(武昌~昆明没有直达火车)春节就只有在学校过,虽然有华师的节日加餐卷安慰,但除夕夜听到鞭炮声,还是会哭得稀里哗啦。后来老师知道后就直接喊我们这些“留守儿童”到他们家过春节了。
是在桂子山让我懂得了爱;是华师舞场让我学会了跳“三步、四步”;是华师露天电影院让我的周末不在孤单;是华师那些善良的同学购买了我和老班长为挣生活费而在校园摆摊卖的明信片和录音磁带,使我不再为约会囊中羞涩…
和华师的情谊是一辈子的,寥寥数语是写不尽的。我要用行动来证明这华师情:2003年华师百年校庆,我拖家带口从攀枝花做绿皮火车回了华师。2016年校庆之际英语87级聚会我“双飞”(条件好了)参加了。还参加了同班同学广西聚会、华师云南校友会成立盛典。
盼望已久的华师四川校友会终于要成立了!我激动万分!终于又可以看到我的男神校友办周彦副主任,他将现场高歌一曲《心愿》。还可以看到彬彬有礼的王洪知会长、博学多才的管雷秘书长以及已经“云”认识并神交已久和即将认识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让我们拥抱吧!让我们见证这盛典吧!让华师的爱肆意泛滥吧!
3
小时候的味道
——罗子
年前老父亲、大哥等亲人们从老家打来电话喊我们回老家过年。可今年儿子假期太短加上要从苏州回成都工作需要租房搬家等,我们只好将就儿子在成都过一个年味不浓、天寒地冻的年。
人在他乡,心在故乡。小时候过年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60后的我的小时候,总盼望着过年。过年可以穿新衣服了,要杀年猪得吃肉了(正宗土猪哟),可以放炮仗玩冲天炮、地老鼠了,还有不用上学、天天去串亲戚做春客打“百分”了(一种扑克牌游戏)…
那时,家家户户都要宰年猪的。年猪饭是必然的。酸腌菜炒猪血、香蒜苗炒回锅肉、香酥酥肉…最难忘的是那烤在木炭火上滋滋地冒着油并发出阵阵清香的小瘦肉。
大年三十前一两天,老母亲会统筹安排我们子妹六个办置年货。老大负责砍天地蓬(祭祀用的松树)和撕松毛(撒在地面上以示节庆)。老二(我)和大妹妹去买菜。我背着背篓和妹妹去挤那人山人海的农贸市场采购回丰富的年货肉菜等。下面的弟弟妹妹们在老父亲的率领下打扫房前屋后及房顶上瓦沟里的卫生。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腊肉、香肠、猪头肉、腊猪脚、鸡鸭鱼、蒸小糕等。让我一辈子难忘的是那老父亲亲手做的特色粉蒸肉:手舂的米粉、土猪的仔排、高山的洋芋、自创的草果茴香等配料,那香味会满屋子的飘,还没吃就垂涎欲滴了。
大年初一凌晨两三点钟左右,大哥和我就得起床去“偷水”,去一公里外的全村饮用水井里取新年真龙出的第一眼水,此仪式预示着新年吉祥、财源滚滚来。
偷水时和回到家都要放鞭炮表示我们是全村里第一家取到真龙水。几乎每年我家偷水都排第一,当然我家的确也是村里的第一户。然后在五、六点钟,正在梦乡中的我们又被鞭炮声炸醒,原来是老父亲在用小汤圆献(祭拜)三台星。大约睡到自然醒后,父母亲手做的热喷喷的大汤圆已然上桌:老品种斗香糯米粉手工揉搓成的汤圆;汤圆心是核桃加炒过的花生、黄豆磨成的粉再加少许红糖芝麻等;还有醪糟土鸡蛋。那味道甜美得让你心醉。
现在每逢寒暑假回老家陪父母时,弟妹们会三天两头的来敲门,说是又想吃那小时候的味道了。老父亲便会亮出他那祖传的手艺——粉蒸肉、油炸酥肉和大汤圆等。
小时候的味道便是乡愁,小时候的味道也是亲情。小时候的味道更是幸福的童年。如今一家人虽天各一方,但到了春节,路途再遥远,一大家人回家团年那是必须的。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着。
4
老爸
~罗子
老爸
我记忆最深的是您那坚实的臂膀,
或背着我,或抱着我,
一只手打着雨伞,
另一只手提着一两升粮食,
送我去县医院看病。
等您卖脱了粮食,
我已烧到了三十九度。
五岁憨傻的我,
玩洋火柴不小心点燃了您正用林盖(注:云南老家一种打粮食的工具)打着的晒干了的豌豆杆,
瞬间大火差点吞噬了主房。
那天,
您打得我哭不出来。
我们兄妹六个每次的升学,
都会让您挑柴卖的双肩磨起了更多的老茧。
老爸,
您是农村干农活的一把好手。
为了养活一家九口,
您去卖过犁地工,
当过脚夫。
您在深山老林烧过碳,
在黑夜,
还用燃烧的木柴赶走了花豹。
老爸,
您曾为我们撑起过一片天。
您为了培养我们子妹六个成材,
您的腰越来越弯,
背也越来越驼。
老爸,
如今儿也当了老爸,
也体会到了您的痛苦和喜悦。
虽然我不能常陪伴在您身旁,
但我经常会在电话或亲人群里问候您和老妈。
老爸,
我愿用天底下最美的语言赞美您,
我愿把天底下最好的东西献给您,
我愿来生还能做您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