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支付对我国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5 创新和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从学术思想方面来看,本书重在研究转移支付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实现问题,并将激励相容理念融于转移支付制度优化之中,力图突破传统的转移支付理论研究范式。

从学术观点方面来看,基于“中国式分权(财政分权和政治晋升)—地方政府行为异化—转移支付—财政能力差距与行为偏好—激励不相容—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内在逻辑,从理论层面系统阐释转移支付对县级政府行为的激励不相容问题,进而阐述其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政府试图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弥补地方财政能力不足来引导和激励地方政府提升对公共服务的投入行为,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共建。但是,在中国式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掌握着更全面的信息且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它们不仅希望实现财政收入最大化,也希望通过支出最大化实现官员晋升的目的。在财政能力和官员晋升的双重压力下,地方政府的支出偏向更容易转向生产性领域,这是因为:一方面,生产性领域能够创造更多的税源;另一方面,生产性领域更容易创造政绩。这也就会导致中央和地方政府目标的不一致,从而出现政府层级间的激励不相容。中央通过转移支付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初衷,完全可能因为地方政府支出偏好的扭曲而失效,从而弱化了中央的财力分配决策,尤其是财政压力较大的落后地区,更容易陷入破罐子破摔的困局。从该意义上讲,厘清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机制,尤其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的转移支付进行对比分析和检验,对完善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和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政府仅仅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平衡地区财力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创新转移支付分配方式,更好地激励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否则,中央政府提供的大规模转移支付资金根本无法有效转化为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供给。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和行为偏好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研究方法来看,在第2章,从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和“产出”维度,我们构建了一个包含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的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继而使用熵权值法确定各分项指标权重,加总合成基本公共服务指数,并运用基尼系数方法对县级基本公共服务总体和三个分项项目均等化程度做出评价。在第4章,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法,计算总量转移支付前后人均财力的基尼系数,并将其用于衡量转移支付前后人均财力分布的不平等状况;然后,根据收入来源分解法,把基尼系数按照贡献值、贡献率和相对集中系数进行分解,分析转移支付对财力均等化的贡献度;最后,结合转移支付的规模、相对相关系数和自身的基尼系数,做了进一步的基尼系数分解,分析影响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的因素。在第5章,利用固定效应和面板门槛方法测量在政府支出偏好作用下,转移支付对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激励效应。

1.5.2 不足之处

(1)县级数据长度和可获得性不足。本书中的财政数据主要来源于财政部国库司编制的《全国地市县财政统计资料》和《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这是现有研究县级财政的重要参考依据,有十分详细的县级转移支付的总量和分项数据,能够分析转移支付总量和结构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但是,由于数据相对较为陈旧,可能并不能很全面地反映转移支付对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尽管我们尝试利用《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把县级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产出指标延长到了2019年,但由于缺乏相关投入指标,还是无法很好地测度近年来我国县级基本公共服务指数及均等化水平。

(2)研究对象有待具体化。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县级政府,县级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但我国省以下财政体制模式多样,省、市、县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安排也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很难对县级政府接受转移支付后的支出行为进行特殊化分析,因此对县级转移支付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更多的是采用一般化的分析方法。


[1]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增长失衡与政府责任[J].经济研究,2006(10):4-17.

[2] 参见财政部《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1999)》《关于2002年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等相关内容。

[3] 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

[4] WALLACE S,BAHL R W.Public financing in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countries[J].Public Budgeting & Finance,2005,25(4s):8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