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以创新驱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有利于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
高技术产业对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技术产业是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部门,对其他产业有很强的渗透能力和带动作用,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00年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但存在产业绩效不高的问题。因此,如何提升高技术产业绩效水平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本书基于区域创新系统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技术创新水平、创新环境和技术溢出对高技术产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应,以便为制定提升高技术产业绩效的政策提供依据。本书的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介绍了本书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阐释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绩效的相关概念;其次,对技术创新和产业绩效的测算方法进行了综述;再次,梳理了研发投入、创新环境和技术溢出影响产业绩效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后,总结了现有关于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产业绩效影响的文献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三章为创新驱动因素对高技术产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技术创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包括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关于技术创新的论述、新熊彼特主义的技术创新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关于技术创新的观点。其次对创新价值链与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了阐释。最后阐述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创新环境与技术溢出对高技术产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和影响渠道。
第四章为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时空演变趋势。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趋势。选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三个方面的指标,分别从全国、三大地区和省级层面深入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产出增长很快,但研发强度低于发达国家,专利技术层次低,缺乏核心技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创新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距,且这一差距有扩大趋势。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研发效率与成果转化效率均不高,成果转化效率尤为低下。
第五章为区域高技术产业绩效的时空演变趋势。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绩效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趋势。选取高技术产业发展规模、盈利能力和产出效益三方面的指标,分别从全国、三大地区和省级层面分析高技术产业绩效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特征。同时采用DEA方法测算高技术产业生产效率,分析高技术产业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利润总额增长很快,产出效益显著提高,但销售利润率较低,不具备高收益的特征。东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规模、利润总额和产出效益一直远大于中、西部地区,但这种差距有缩小态势。高技术产业生产效率不高且增长缓慢与高技术产业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有关。
第六章为创新投入与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实证研究了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和创新效率对高技术产业绩效的影响。采用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创新环境在创新投入影响高技术产业绩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采用Tobit模型研究了创新效率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和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总产值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研发投入在影响高技术产业总产值时依赖于创新环境。当创新环境较好时,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影响的边际效应较大;反之则较小。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利润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与之有所不同。技术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对高技术产业生产效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更大。
第七章为技术创新与空间溢出对高技术产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用ESDA方法分析了各省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关联特征;其次构建了三种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和三大地区两个层面实证分析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溢出对产业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从全局来看,中国各省份高技术产业专利存量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从局部来看,东部地区基本是“高—高”型集聚,相互之间有较大的辐射带动作用;西部地区基本是“低—低”型集聚,相互之间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小。从全国层面看,本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及其他省份的技术溢出对本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利润和劳动生产率均有积极影响,且其他省份的技术溢出效应超过了本省技术创新的作用。从三大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省份之间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较大,而中、西部地区各省份之间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较小。
第八章为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通过本书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创新环境和技术溢出与高技术产业绩效的关系密切。为增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绩效,要多渠道增加研发投入,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创新效率;重视创新环境优化,以增强研发投入的作用效果;通过技术转移、合作研发等方式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促进区域间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