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是我从事科学社会学研究10年来的一部阶段总结性著作。2010年,我在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赵万里老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开始研究科技人员、科学分层、科技体制等问题。读博期间,我在导师的指引下认真阅读了《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科学界的社会分层》《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等著作,接触到了科学分层研究的诸多代表性文献及思想观点,还陆续参与了科技工作者分层问题、科技奖励获奖人员状况调查等课题,积累了组织和执行科技人员社会调查项目的宝贵经验。在对默顿学派科学社会学、建构主义科学知识社会学、科技人类学等主要流派进行了一番摸索后,我对自己研究导向和领域的定位是基于定量数据的科技人员研究,以此为立足点可以延伸至科技政策、创新政策乃至科技体制。导师的传授、指导与自己的钻研、体验融合在一起,为我后来的学术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博士期间的知识积累,2016年,我申报的“中国科技人员社会分层研究”课题成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资助。科技人员社会分层问题是把握和理解科技体制改革轨迹、科学与社会深度融合状况、国际科学与人才动态和社会科学本土化进展的切入点,也是探索未来的改革方向、治理体系、发展战略和本土特色必须全面厘清和深入探索的重大议题。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我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分析与解释科技人员分层问题的思路和视角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在这一阶段,我阅读了《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与创业型大学》《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等著作,这些著作从知识生产、市场行为、科学范式等视角阐述和讨论了产学研合作、学术创业等新兴议题。这些理论探索表明,科技人员、科研团队、科技机构的角色、定位与功能,科技活动的物质支持、动力模型、发展方向,科技成果的类型属性、评价标准、经济社会效应等都在向多元化、灵活性、复杂化的方向演进。我开始关注产学研合作或学术创业对科学分层、学术产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产学研合作、学术创业或其他类似词汇意指科技人员跨越传统学术研究边界,通过专利申请、技术授权、商业咨询、衍生企业等形式参与外部社会与市场活动。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等部门关系的角度,称之为产学研合作更为合适;从科技人员的角度,我更倾向于称之为学术创业。大量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学术创业对科技人员的学术产出、教学活动乃至科学规范与认知等具有重要影响,已经成为推动科技人员分化与分层的新动力。所以,在项目调研和写作过程中,我对科技人员的学术创业给予了更多关注,重点讨论了专利申请、横向课题对其分层地位的影响。
本书是在《中国科技人员社会分层研究报告》的基础上修改增删而成的。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利用抽样调查数据、访谈资料、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对科技人员的分层状况、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科技人员面临的结构与制度力量、个体策略与行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全书共有七章。
第一章导论部分介绍了中国科技人员社会分层研究的社会背景、学术研究进展及研究设计情况。
第二章讨论了当前中国科技人员的社会分层,包括分层维度与标准、分层形态与层级特征、地位一致性等。中国科技人员的分化与分层主要表现在技术职称等级、管理职务等级和人才项目等级3个维度。课题组将科技人员分为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下层5个等级。上层科技人员的典型特征是具备正高级职称、拥有管理职务、获得国家级人才项目;中上层科技人员的典型特征是具备正高级职称、拥有管理职务、没有人才项目;中层科技人员的典型特征是具备正高级职称、无管理职务、获得地厅级人才项目;中下层科技人员的典型特征是具备副高级职称、无管理职务、无人才项目;下层科技人员的典型特征是具备中级或以下职称、无管理职务、无人才项目。
第三章讨论了科技人员分层地位的影响因素,涉及学术表现、学术创业、组织特征等因素对技术职称、管理职务、人才项目等分层维度的影响。学术论文数量、纵向课题数量、纵向课题等级、技术专利数量对分层地位具有重要影响,横向课题数量、学校等级、学科等级对部分维度的分层地位具有一定影响,性别、年龄、学位、所在省份等因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四章讨论了当前科学界的制度变迁、结构调整与科技人员的策略选择。科技人员的职业晋升面临着绩效工资、业绩考核等制度性推力,也面临着高校和地区人才争夺、高层人才和普通人才分化加剧、学术劳动力市场明显分割带来的结构性吸力,科技人员的应对策略包括勤奋甚至“拼命”、“专心搞好研究”、寻求团队助力等。
第五章讨论了科技人员在社会分层体系中的地位。在当前中国的整个社会分层体系中,科技人员的客观分层地位和主观阶层认同相对较高。客观分层地位主要受受教育年限、个人收入、管理职务、社会保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科技人员群体和其他群体中的影响比较相似。主观阶层认同主要受个人收入、受教育年限等客观变量和工作满意度、生活幸福感、相对公平感等社会意识变量的影响。但是,科技人员的阶层认同模式与其他群体相比并无显著区别,尤其是受教育年限因素,其在科技人员和其他职业群体中对阶层认同的影响力比较相似。
第六章讨论了科技体制改革中的热门话题——收入分配问题。一是绩效工资制度对科研产出的影响。基于案例资料的研究发现,以强调科研、强调质量为基本导向的绩效工资制度强有力地提升了科研成果的档次结构,但这是以低档次成果的减少为代价的。绩效工资也未能在个体层次上改变多数人的发表模式与科研习惯。二是市场化导向的科技体制改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市场化未能在区域层次和组织层次显著提升人力资本的收入回报率,但在个体层次上通过经营性活动显著影响人力资本的收入回报率。经营性活动提高了受教育年限的收入回报率,却降低了年龄资历的收入回报率。区域层次的市场化没有显著影响管理职务的收入回报率,组织层次上国有集体企业中管理职务的收入回报率有一定的提升,个体层次上的经营性活动局部性降低了管理职务的收入回报率。
第七章是对全书的总结、反思和探索。科技人员的社会分层是科学界、国家政权、市场、科技人员等多股力量复杂交织的产物。第一股力量是科学界内部的自发分层动力,这是科学界内部对知识创新的优先权争夺,以及与之密不可分的马太效应、优势积累等作用机制的产物。第二股力量来自国家政权,基于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自主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等宏观战略,国家政权以其强大的公信力和组织力为基础,通过战略规划、政策制定乃至行政管理等多种手段介入科学界的社会分层。通过各种人才计划选拔杰出科技人员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国家政权力量介入科技人员分层的典型案例。第三股力量来自市场,在产学研合作浪潮的冲击下和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市场力量和逻辑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介入科学技术领域,科技人员借此大势,通过多种专业性或非专业性的方式参与市场活动,这对科技人员的产出数量与质量、产出结构、自身认知与导向、收入水平与结构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第四种力量来自科技人员个体,科技人员既不是规范的傀儡也不局限于象牙塔,而是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科学界内外力量的冲击,并通过自身的理性策略和实践行动来追逐职业利益、提升层级地位。
本书主要面向的读者群是从事科学社会学研究的学术研究人员,以及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与人事管理者。本书可以提供科技人员的群体结构、分层状况、教学科研状况等信息,指出现行体制制度、政策措施、战略策略及管理实践的问题和不足,为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科技政策、人才政策和科技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为人事管理、薪酬福利、科研资助、科技奖励等一线科研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受限于笔者的知识水平、资料丰富度与时间,本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本书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科技人员分层状况及学术创业、产学研合作等相关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敬请各位学者、同行指正,笔者不胜感激!
付连峰
2022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