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论:逻辑脉络与案例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PREFACE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地区发展条件与外部动力的差异,区域经济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在长期“东西差距”的基础上,近年来中国又呈现中心城市加速崛起(“强省会”现象)、南北方经济分化加剧(经济增速“南快北慢”,经济份额“南升北降”)、不同地区间转型发展的动力差异明显等新现象,区域间的分化趋势正在持续加剧。在此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引起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学者群体的高度关注。本书尝试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脉络进行系统分析,并以具体区域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本书内容安排如下:

一是对区域协调发展进行理论解析。关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协调现象,并从区域特性、区域分化以及理性应对等层面深入剖析区域发展的理论逻辑;全面认识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分类梳理国外理论,对中国学者在区域空间结构、地域功能研究等与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的领域取得的较大理论进展进行总结。

二是深入分析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逻辑。在关注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脉络,并结合中国特色国情,提出新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从经济发展、自然条件、体制机制等视角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约束,并从陆海、流域(大江大河)、经济核心区(城市群/都市圈)、经济边缘区(省际交界地带)等典型的空间类别入手,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层次。

三是聚焦陆海联动及其协调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之后,中国进入了双向开放、陆海联动、门户引领的新阶段,陆海复合型大国的优势得到高效发挥,并集聚巨大经济动能。本书以中国对欧洲的外贸运费和外贸时间成本作为测算指标,对双向开放前后不同城市的区位差异进行测度,通过定量研究剖析“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城市区位格局,以反映陆海联动与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变化。

四是聚焦大江大河流域这一跨地域的自然—经济单元的协调发展。我国河流广布,跨省流域众多,部分大河流域涉及不同的经济板块以及南北方、沿海与内陆不同地区。近年来,国家逐步重视“以流域为纽带、东中西相统一、横向互补发展”模式,依托流域的天然联系,流域的协调发展对于破解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和发展水平约束意义重大。本书以流域面积大、人口密集、工农业相对发达的长江、黄河、珠江、淮河、辽河、海河、松花江七大江河流域,以及长江支流赣江流域为案例区,对流域地带的协调发展困境与路径进行深入剖析,提出黄河国家战略下的郑州枢纽区等方案。

五是主要聚焦城市群与都市圈这一典型的经济核心区的协调发展。本书选取黄河流域城市群与都市圈、成渝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群发展的复杂性、不同城市群间以及城市群内部的协调进行了针对性剖析,尤其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外运输通道、空间开发开放模式等进行详细研究。

六是聚焦以省际交界地带为代表的经济边缘区的协调发展。省际交界地带如同“被遗忘的角落”,往往面临着比较复杂的发展困境。赣南、苏北、豫西南地区都处于三四省交界地带,远离所在省份的经济重心区域,在经济发展、区域竞合、交通网络等方面均面临较突出的现实挑战。通过对以上地区的针对性研究,本书深度审视新一轮国家战略导向,优化协调发展思路,打破边缘区发展困境,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地位的双重崛起。

七是主要分析和展望新发展阶段中国区域协调的路径。基于前面章节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本部分从推动不同层次的空间协同、国家核心地带的网络化重塑、保护性开发与低碳协同、胡焕庸线的突破与国土空间协调发展等方面,对区域协调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打造国家核心地带“菱形”格局,详细剖析生态文明时代的区域协调发展应对策略,从“双循环”时代和人口“零增长”与“负增长”的视角,深入审视新环境下区域协调发展新的关注点与协调之道;着眼于未来,认为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尊重自然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新发展阶段应更加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应充分重视文化的作用。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是破解当下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全面、不可持续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坚决破除地区间的利益樊篱和政策壁垒,最终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新局面。当然,不能简单地要求各地区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而是各地区要根据自身条件,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都将起到重要作用,自然与经济社会规律不可违背,政府的科学调控不可缺位,文化的重要影响不能忽视;科技创新与国际环境亦是极为重要的外部变量。区域发展的态势与区域间的关系将在内外因素的共同驱动下持续发生变化,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将在区域格局重塑中走向协调发展。

文玉钊

2022年5月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