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口结构的储蓄率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世界银行数据库资料显示,中国的储蓄率自改革开放以来一路攀升,到2008年达到了51.8%的历史高位,2009年和2010年出现小幅波动,2011年之后降至50%以下。尽管中国的储蓄率呈现下降趋势,到2020年降至44%,仍是全球最高。储蓄作为经济增长中重要的资金来源,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的高储蓄之谜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工作者和学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研究普遍认为,中国的高储蓄得益于人口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结构中占比较高的劳动力,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劳动力人口数开始下降,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这些曾被认为是增加储蓄的因素都出现下降之后储蓄率会如何变动,引起了各国学者和专家的广泛关注。

储蓄率上升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经历过高储蓄率阶段。受到文化的影响,亚洲国家国民储蓄率较高的现象更为普遍。较高的储蓄率会带来投资的增加,进而使厂商有较充足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同时较高的储蓄率会通过增加资本存量最终带来消费和产出水平的提高。

储蓄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总是正向关系,即普遍认为的高增长率对应高储蓄率未必总是成立。从对不同发展类型国家按收入类别进行分组的比较结果来看,中等收入国家的储蓄率并没有比高等收入国家的储蓄率低很多,而是很接近,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普遍高于低等收入国家的储蓄率。这表明一定水平的储蓄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低于该水平的储蓄率对经济增长发挥的作用有限。通过与高等收入国家的储蓄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储蓄水平并不是最高的,除了日本在其经济起飞时期的储蓄率高于30%以外,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储蓄率水平基本保持在20%~30%,如英国、法国、美国等,德国的储蓄率相对较低,只有12%~16%。尽管这些国家的储蓄率水平不尽相同,但观察其更长时期的储蓄率变动情况可以明显发现:高储蓄率伴随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会逐渐下降。由此可见,储蓄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总是线性关系,可能存在一个储蓄率与经济增长有效区间的问题,即低于该区间的储蓄率不利于经济增长,而高于该区间的储蓄率也会遏制消费进而通过影响总需求制约经济增长,只有当储蓄率水平在这一区间时,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人口经历了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阶段,21世纪的最初几年,开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老龄化转变。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已达到8.87%。如果以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超过7%作为判定老龄化的标准,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的人口结构较之前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同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的个体在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上存在差异,而家庭是由一个个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个体构成,其在消费和储蓄等方面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家庭储蓄率。本书从人口结构视角对家庭储蓄率的变动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讨论。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Modigliani等(1954)的生命周期理论是最早讨论消费理论和储蓄理论的文献。该理论认为,理性的消费者会根据其一生的收入来安排消费,并且希望一生各个时期的消费能够平稳,自己一生的消费支出等于一生的收入之和。生命周期理论将一生分成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消费和储蓄具有不同的特点。一生中消费的总体规律大体是,工作时期进行储蓄,为退休后消费储备资金,退休后有负的储蓄。之后的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认为,人们当期的消费取决于当期的收入水平。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理论认为,人们一生的消费取决于永久的收入,人们会根据永久收入来决定其一生的效用最大化水平。这些研究从理论层面给出了消费和收入的关系,进而帮助人们理解收入中消费剩余的部分——储蓄。

作为宏观经济中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指标,储蓄率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家庭是宏观经济中独立的微观经济单位,研究家庭储蓄率变动的影响因素,有利于较好地把握宏观经济政策运行情况,同时能有效反馈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尽管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该领域进行研究,但由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选用数据及模型设定、变量选取等的不同,最终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人口结构视角下的储蓄率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至今仍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发达国家家庭储蓄率变动的理论模型是否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在生命周期理论、绝对收入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理论更适合对家庭储蓄率进行探讨?有关老年人储蓄惯性的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理论是否可以用来分析家庭储蓄率变动的原因?家庭中子女数量、性别比例和家庭整体受教育水平等因素是如何影响储蓄率的?医疗保障制度和教育体制是如何对家庭储蓄率产生影响的?这些问题均有待深入研究。

人口结构视角下的家庭储蓄率变动与家庭中的储蓄和消费密切相关。高储蓄率是否对应高经济增长率,低储蓄率一定带来低的经济增长率吗?储蓄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些是本书重点研究的问题。

1.1.2.2 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2013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979—201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达9.8%,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只有2.8%。2012—2019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基本维持在6%~7%的水平。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率呈现断崖式下降。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储蓄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2000年之后,我国国民储蓄率进入快速上升期,直到2011年出现下滑。在国民储蓄率下降的过程中,居民储蓄率对国民储蓄率的贡献高达69%,成为拉动国民储蓄率下降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出生率逐年走低、劳动力人口数冲顶后回落、老龄化趋势加重等给家庭的消费决策带来重要影响,家庭中不同年龄和性别个体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如何变化,成为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这些由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储蓄决策和行为的变化也是本书所关心的。

我国经济增长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根据以往的研究我们知道,储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经济增长中投资的重要来源,它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通过梳理已有研究和总结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我们发现,经济增长时期一般伴随着较高的储蓄率,而与经济下滑期相对应的是储蓄率的下降。基于这样的事实,我们不禁要思考:高储蓄率一定会带来经济增长吗?低储蓄率必然导致经济下滑吗?

为了研究储蓄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书首先探讨储蓄率的影响因素。众所周知,储蓄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行为及消费习惯、人口结构等。已有文献大多考察居民收入水平、家庭人口抚养负担、预防性动机、消费习惯等对储蓄率的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家庭中不同个体在消费和储蓄行为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通过影响家庭储蓄率来影响国民储蓄,进而通过影响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书从人口结构视角研究家庭储蓄率的变动情况,进而将储蓄率作为一个传导因素,探究其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世界主要国家GDP增长率与储蓄率之间保持了高度的相关性,见图1-1。

img

图1-1 世界主要国家GDP增长率与储蓄率对比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