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处方:从焦虑到自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我们为什么要心灵改革

一、你是健康的心灵吗?

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健康概念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心理健康的概念是随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的。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具有高效、快乐的适应状况。心理健康的人应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

“心理健康是指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谐和人际关系等。”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主要在这种情况下能作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

我们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对于环境及相互关系具有高效而愉快的适应。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气质。

二、健康心灵的标准有哪些?

美国著名心理家马斯洛为心理健康提出了9条标准:

1、对现实具有高效率的知觉;

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维;

3、能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接受自然;

4、在其环境中能保持独立,能欣赏宁静;

5、注意基本的哲学和道德理论;

6、对平常的事物,如朝旭夕阳,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

7、能和少数人建立深厚的友情,并具有乐于助人的热心;

8、具有民主的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

9、能承受欢乐和忧伤。

三、现代人健康心灵的最新标准

世卫组织认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衡量健康的一些具体标志,例如: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9、头发光洁,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又具体提出了人的身心健康的8条标准,它们是:

1.快餐:三餐的饮食吃起来感觉津津有味,能快速吃完一餐而不挑食,食欲与进餐时间基本相同。快食并不是狼吞虎咽,不辨滋味,而是吃饭时不挑食,不偏食,吃得痛快,没有过饱或不饱的不满足感。如出现持续的无食欲状态,则意味着胃肠或肝脏可能出了毛病。

2.快睡:快睡就是睡得舒畅,一觉睡到天亮。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睡得快重要的是质量,如睡的时间过多,且睡后仍感乏力不爽,则是心理生理的病态表现。快睡说明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

3.快便:便意来时,能快排泄大小便,且感觉轻松自如,在精神上有一种良好的感觉,便后没有疲劳感,说明胃肠功能好。

4.快语:说话流利,语言表达标准、有中心,头脑清楚,思维敏捷,中气充足,心肺功能正常。说话不觉吃力,没有有话说而又不想说的疲倦之感,没有头脑迟钝、词不达意现象。

5.快行: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转体敏捷,反应迅速。证明躯体和四肢状况良好,精力充沛旺盛。

6.良好的个性:性格温柔和顺,言行举止得众人认可,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环境,没有经常性的压抑感和冲动感。目标坚定,意志持衡,感情丰富,热爱生活和人生,乐观豁达,胸襟坦荡。能以良好的处世态度看问题,办事都能以现实为基础。

7.良好的处世技巧:看问题、办事情,都能以现实和自我为基础,与人交往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不管人际关系如何变化,都能保持恒久,稳定的适应性。

8.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强烈,能有选择地与朋友交往,珍视友情,尊重他人人格,待人接物能宽大为怀。既善待自己,自爱、自信,又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四、你需要心灵改革吗?

确认哪些东西能证明我们的健康。

1.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不吸烟,少喝或不喝烈性酒,每周有三次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心率要达到适当水平(例如120次/分钟)。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的20%,天天吃一顿丰盛早餐,不吃零食,每天睡眠7—8小时。每天食盐量保持5g左右。

2.社会交往适应良好,能和朋友、邻居、同事、配偶、父母、子女融恰相处,无伤害他人之举。

3.情绪健康,愉快地从事建设性工作、学习。了解自己每天的情绪状态及问题,知道如何处理它们。

4.精神和哲理健康:自己的行为及偏爱和自己的价值观是一致的。

5.要有良好的体魄,并要灵敏地理解身体传出的各种需求信息,例如应对疲劳、病感等及时发现,有利于作出何时去寻求医生的帮助。还应坚持参加每年一次的体检。

根据上述五条可以评价自己的心身健康状态;由于许多慢性病的早期是潜伏在身,如果迟钝,就会查觉不出来,一旦发现就晚了。

为了早期预防和警惕各种慢性病的危险信号,中年人应该学会提早查觉一些先兆:例如妇女同志学会自我检查乳腺癌;另外中年人对于头痛、头晕、胸痛、咳嗽、吐血痰、血便、高烧等都应立即进行医院常规检查,对于糖尿病可以根据三多一少的病状或者自己的尿是否吸引蚂蚁来自我判断,每年要测血压、眼底、视网膜动脉、测血脂、胸透X、B超、心电图、肝功能、体重/身高(m)²比及血糖值。根据上述检查就可具体作出健康评价。

五、你的性格是正常状态吗?

健康的性格是我们人生重要的第一步。

不管是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直面人生。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始终会面队现实,不管身处顺境或逆境;

2.独立性。办事果断理智,不随波逐流,同时也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勇于承担可能的一切后果;

3.从爱中获得力量。能够从爱自己的配偶、孩子、亲戚、朋友中得到乐趣和力量;

4.制怒。生活中令人生气的事是难免的,但能够把握分寸,控制情绪;

5.有长远打算。可以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利益。即使眼前利益很有吸引力;

6.善于休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懂得怎样去享受闲暇和休假;

7.不见异思迁。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对“跳槽”持慎重态度;

8.对孩子钟爱而宽容。喜欢孩子并肯花时间去了解和爱孩子;

9.对人宽容。这种宽容和谅解不单是对性别不同的人,还包括种族、国籍以及文体背景和自己不同的人;

10.不断学习和培养情趣。

六、你明白怎样算是齐全的人格吗?

健全的人格应该具有的23种要素。

1.诚实——诚实的人拥有真自由;不诚实的人,牺牲明日的信用,滥用于今日。

2.可靠——说到做到,不论他是汽车工人或公车司机。

3.公正——抛开私利,远离偏见,对每一个人一视同仁。

4.慈悲——慈悲是指照顾别人;但教人依赖别人,一点也不能算是慈悲。

5.勇气——勇气不靠力气,更不分年龄与性别。

6.谦逊——不吹嘘,不骄傲,不牺牲他人成就自己。

7.理性——理性使勇气免于鲁莽。

8.自律——掌握小事,处理大事。

9.乐观——是的,我们能做!相信生活,相信他人,相信自己。

10.投入——设定方向,全心投入,达成目标。

11.主动——去除借口,愿意尝试,不怕别人嘲笑。

12.工作——每一个工作都是一种喜乐和尊严。

13.坚毅——成功属于坚持到底的人。

14.负责——勇于承担责任,并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15.合作——懂得和谐有效的互助合作,就能成就大事。

16.管理——“善用”时间、资源和天赋才能,也意味着“好好管理自己”。

17.鼓励——鼓励必须实际。在他人努力的地方帮助他们,支持他们,就是鼓励。

18.宽恕——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完美,“宽恕就是遗忘”。

19.服务——爱的果实是服务,每一天每一刻,都有许多机会为他人服务。

20.捐献——捐款不在于数目的大小,而在于施予者心量的大小。

21.机会——每个人都能改变,只要他能把握机会。

22.教育——教孩子分辨善与恶。

23.友爱——尊敬每一个人的自由与权利,无论种族、肤色、语言或宗教。

七、你能判断自己是个“大人”了吗?

言行和你的年龄相称吗?长大成人,意味着你的生活和行动中增加了各种义务和责任。

有些人无法面对成年人要面对的一切,他们不愿放弃孩子气的生活模式,他们不愿意被当做大人对待。为了避免对事情负责,他们常常不惜放弃各种成功的尝试。无论是男是女,长大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只能靠岁月的艰辛来慢慢修炼。

对孩子们来说,设想将来长大了成为怎样的人,父母的行为方式往往是他们想象的重要原料。如果父母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是做一个大人是多么有意思和强有力,他们会迫不及待地盼着自己长大。如果父母老是说成年人的生活艰难而苦涩,他们也许就会对长大后的生活心存畏惧。有的做父母的过于溺爱孩子,样样事情包办代替;有的父母只顾自己,忽略了对孩子的爱;还有的父母给孩子制订一些难以企及的生活目标。这些做法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投下阴影,给他们今后的成年人生活带来麻烦。

“在我潜意识中,我一直认为必须有一个人来照顾我,因为从小到大,我的父母都护着我,我觉得独自一人简直无法生存。在许多方面我都很笨。可当我最终下定决心,搬出去独自生活以后,我觉得长大了许多,发现自己并不像想象的那样不可救药,我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用不着一辈子靠别人为自己出主意。”

还有的人却拒绝长大,竭力在生活中扮演一个没头脑、不用对什么事负责的角色。他们在朋友或同事中显得无忧无虑,整天打打闹闹,逗人发笑,对一切都满不在乎。他们中的许多人其实只是为了逃避,逃避长大,逃避责任。在他们的童年,很多人都因为父母关系紧张或兄弟姐妹众多,不被关注,没有得到充分的爱。

据心理专家分析,很多人在三十多岁时,会产生一种被迫成熟的惶恐。许多人觉得无忧无虑的青春时代即将逝去,剩下的时光只是去应付承诺,去完成一些必须完成的事。要驱除这些令人焦虑的想法,最根本的是要弄清楚你自己这辈子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最想干的是什么。如果总是回首四顾,注意周围的人的所作所为,难免会有压力和恐慌。

有人对50名25岁至35岁的男女做过一次调查,对他们提出有关长大成人的一些问题,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门。以下选择了其中一部分的答案。

1.长大成人对你意味着什么?

不再为其他人的观点所左右,或把自己的成就和别人的成功做比较。

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不再让别人介入,或依靠别人的拯救,用不着别人为自己找借口。

拥有自己的家,一个你为之付出,并从中得到温暖和支持的地方。

认识到生活不欠你什么。

从过失中学到东西,对做错的事负责,不怨天尤人。

终于能理解别人的观点了。

感受到自由的权利和责任。

学会爱,去爱。

2.什么时候你认识到自己长大了?

开始全日工作的那一天。

意识到自己不是宇宙的中心,别人不会围着你转的那一天。

父亲去世之后,感到自己开始替代他那一代,因此一夜之间长大成人。

开始认识到母亲并不总是正确的那一天。其实,自己的观点和她的一样正当。

和伴侣一起搬进公寓的那天。那时,突然意识到,从此以后自己得容忍另一个人的观点和习惯。

在生下孩子以后,感到使他幸福是自己的责任。

真正长大成人,就意味着能应付许多不确定的东西。我们要学会接受周围发生的一切,知道无论发生的是好事或坏事,都和机会有关。什么事情都得靠自己,没有人能照料你一辈子。

有的人觉得自己无法成熟,无法应付发生的一切。用不着担心,什么事情都不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如果人们选择某种生活的态度,那都是有前因后果的。比如有人喜欢寻开心,充当小丑的角色,那是因为别人的笑声给了他回报,使他满足;但如果这一招某一天失效,他渐渐地就不再如此而改成采取其它的行为方式来赢得别人的心了。当你为手中捏着的一张过期十年的青春期火车票而感到悲哀时,请打起精神来面对一切,等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前面会别有一番洞天。

八、什么才是成熟的男人?

成熟的男人应该具有的特点。

1.不要因为小小的挫折而灰心丧气

(1)切勿沉溺于以往的失败中。容易遭受失败的人在性格上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对琐事都极为敏感,遇到小小的挫折便产生强烈的反应,甚至得出极端的结论。

(2)切勿以偏概全。容易陷入抑郁状态的人对事物的解释常有一定的模式,就是将所有不快的原因归咎于自己的本身,归咎于自己的错误。

2.消除自我能力不足的疑虑

(1)克服“升迁”后遗症

(2)重视自己。任何人在人生舞台上都是最优秀的演员。

3.从崭新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弱点

(1)切勿歪曲事实。事实不会对我们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而我们对事实的解释却往往形成不可磨灭的阴影。由此可见,一个最大的敌人不是别的,正是他自己。

(2)能接受真实的自我,就能保持内心的平衡。有自知之明的人,与自卑的人是不同的。

4.不要隐瞒真相

(1)不成熟的人容易掩饰自己的真实面貌。隐瞒真相只会使原本微不足道的小事变得严重。

(2)隐瞒真相可能导致两种不良的结果,一是觉得欺骗了他人,因而愧对他人;二是加重了自卑感,因而愧对自己。

(3)切勿妄自菲薄。痛苦都是自找的。

5.与其非难他人不如改变自我

(1)诽谤他人毫无益处。一味地责难他人、诽谤他人究竟有什么好处呢?充其量只是获得暂时的满足,而且是一种空虚的、虚幻的满足。而为了这暂时的、空虚的满足,你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包括不再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和损害良好的人际关系。

(2)越不想改变自我的人越会责难自己。

6.做自己的主人

(1)不要为他人所左右。经常为他人所左右的人心中充满了恐惧,进而坐立不安。这种人必定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们无法做自己的主人。

(2)要敢于说“不”。

(3)不要怀有罪恶感。应该高兴、快乐时却产生罪恶感,一定是因为自己的观念有所扭曲,这种人经常对他人的要求产生不必要的责任感。

九、什么状态则要进行心灵改革了?

何谓亚健康状态?

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关键是这些症状的产生背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何。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现象,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精神病的标签。

1.疲劳感: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

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高考,并随着事过境迁而很快缓解。

3.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多见于妇女和儿童。有些女性和丈夫吵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胁自杀。儿童可有白日梦、幻想性谎言表现,把自己幻想的内容当成现实。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充分、不成熟所致。

4.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了等。但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生活工作。

5.恐怖和对立: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到会不会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

6.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特别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和意外死亡后容易出现。但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

7.偏执和自我牵挂: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特别是对自己有不利影响、如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这种现象通常是一过性的,而且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密。

8.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

9.幻觉: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士称之为心因性幻觉。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觉体验,不能视为病态。

10.自笑、自言自语: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属正常现象。

自测亚健康:

现代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者受过刺激的人最容易身陷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一种通俗的说法,是指处在健康和不健康之间的灰色状态,医学上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而日本人叫它,“不定愁诉综合征”。一个“愁”字,显示出这种症状和患者的精神状态的关系,它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或亢进,以内分泌功能变化和机体各器官功能性变化为主。

亚健康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肌肉症状、胃肠道症状、心血管症状、精神症状。

亚健康的常见征兆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你不妨对照自测一下。

1.浑身乏力;

2.容易疲倦;

3.头脑不清爽;

4.思想涣散;

5.头痛头重;

6.面部疼痛;

7.眼睛疲劳;

8.鼻塞;

9.眩晕;

10.起立时眼发黑;

11.耳鸣;

12.声音有异常感;

13.郁闷不快;

14.肩颈僵硬;

15.早晨起床不快感;

16.睡眠不良;

17.手足发凉;

18.手掌发粘;

19.便秘;

20.心悸;

21.两手足麻木;

22.易晕车;

23.坐立不安;

24.心烦意乱,等等。

面对亚健康的灰色状态,在生活、工作中你不妨积极接受以下建议:

1.饮食规律,均衡营养。勿嗜烟酒,不吃过于刺激的食物。

2.松紧适度,规律生活。昼夜颠倒的人最易陷于亚健康状态。

3.心理调适和承受能力要提高,多运动多交友,和人交谈,特别要善于与陌生人交谈、沟通,迅速适应新环境、新机制。

4.最重要的一点——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是预防亚健康的最佳途径之一。

当然,当恼人的亚健康出现于你的生活中,你也切莫惶恐和愁闷。敞开心灵的大门,走出狭小的生活圈子,用自我调节的杠杆驱走灰色的阴影,拥抱阳光灿烂的每一天。

十、如何判断自己还很灵?

衡量记忆的四个方面:识记、保存、回忆、应用。

人们的记忆怎样才算好,可从记忆的四个方面来衡量——

1.识记是否敏捷,就是说是否记得快;就象记单词,有的人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记下20个单词,这就是速记。

2.保存是否持久;保存长久而不是听过就忘和学过就忘也是很重要的标准。

3.再认和回忆是否正确。记得快,保存久,再认和回忆准确,就是记忆好,反之就不好。

4.此外,头脑里库存的材料是否能时刻都在准备着拿出来应用,也是衡量一个人的记忆是否良好的标准之一。如果非常善于利用自己头脑里积累起来的一切知识,反应机敏灵活而不是苦思良久才能找到一个材料者,也说明记忆品质是良好的。

十一、如何知道自己变老了?

如何防止未老先衰?

面对老年期,要防“心衰”。所谓“心衰”并非指生理上的心力衰竭,而是要防心理衰老。

心理衰老有哪些表现呢?

1.自卑。

2.往往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胆小怕事、不爱交际。

3.缺乏生活热情,更无创造力和事业心可言。

4.生活简单随便,常有等死念头。

5.多疑,疑虑缠身。

6.固执刻板、因循守旧、常以许多莫须有的清规戒律来自我约束。

7.有的则突出表现为恐惧,怕有飞来横祸殃及自身,尤其对自己的疾病所忧更甚,常将普通疾病疑为癌肿等。

8.敏感心胸狭隘,嫉妒心重。他们常因些小事而与人争吵不休,或因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而耿耿于怀。

9.唯我独尊是其特征。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想建立融洽,协调的人际关系,正确认识和了解周围的人以及其心理特征,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下列12种人际关系直观评价心理病症。

1.自我型心理

这种类型的人,以是否合乎自己口味和对自己是否有利作为评价别人是非好坏的标准。对与自己气味相投,利益一致的人,大加赞扬,甚至于吹捧;对与自己格格不入,利益不同的人,则看不顺眼,常常极力贬低。

2.晕轮效应心理

这种人当对某人印象好时,便感到他一切都好,白玉无暇;当某人给他的印象不好时,则认为其无一可取之处。

3.逻辑错误联想

所谓逻辑错误联想就是把对某人的某些品行,素质同他的行为征兆硬拉在一起进行属于逻辑错误的联想猜测。

4.从众求同心理

这种人对某人的看法和评价,以与自己经常交往并有着共同观点的人的意见为准绳,靠“大家都这么说”,而对该人作出结论,而不在实践中去认真观察,评价这个人的操行,以求得自己的看法与评价。

5.先入为主的心理

即由初次印象或先听到的消息所形成的各种成见去评价人。应说明的是,初次印象虽然在人的知觉中会留下长久的痕迹,但是它往往是靠不住的。

6.到摄抑制心理

这是与先入为主相对的另一种错误心理。这种人在认识和评价一个人时,不是综合的看他(她)的全部历史或以前的表现,而以新近发生的某一事情和表现为依据。

7.小集团思想意识

即非正式群体内的成员,出于“团体压力”,当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团体不一致时,抛弃自己原来对某人的看法,服从团体众人的紧张心理。

8.心理相容

这种人虽不是小集团思想意识,却以“勿忘友情,不计前嫌”为标准看待他人,只要和自己关系好,心理协调一致,即便有缺点,也不去责备。

9.嫉妒心理

这种类型的人,对才能,地位,声誉,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往往说长到短,吹毛求疵。

10.非感情移入心理

这种人在评价,对待他人时,没有同情心,不是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状况,而是脱离现实的主观和客观条件,貌似公正,实则偏激地评价,对待他人。

11.错误反衬

这种类型的人,偏向于强调某人与他人的相反之处,也就是评价某人的时候,喜欢把他人长处与这个人的短处相比,或以他人的缺点和这个人的优点相比,从而产生偏激,错误的看法。

12.折衷主义错误

这种类型的人是想当然地认识别人,不能具体指出一个人的优点,缺点,而是作出轮廓模糊,中中平平,既无赞扬又无批评的折衷的鉴定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