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对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言

“请记住,你所遇到的每个人都有害怕的东西,都有热爱的东西,也都有失去的东西。”

——小杰克逊·布朗

“你是本地人吗?”

“我在加州长大,但过去十五年来一直住在这里。你呢?”

我刚刚开车接到了这个女人。这是我们第一次约会,我们要去当地的一家冷冻酸奶店。她忙了一天了,所以我打算简短一点,随意一点。比如,花上半个小时,了解一下她的情况。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周末再约她出去。

接下来便是司空见惯的闲聊,但我很快发现,她的心思根本不在这里。她不仅仅是心不在焉,简直就是自我封闭。她没精打采地仰靠在椅子上,回答问话时也是只言片语,而且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她不停地东张西望,好像在寻找时钟或离开的借口。

一周前,我第一次见到她。那时的她很友好,很活泼,而且非常爽朗。然而,现在坐在我对面的这个女人简直像变了个人似的。我说了什么,问了什么,对她来说似乎都不重要。很明显,她根本不想说话。

我想方设法让聊天持续下去。大约十分钟后,我终于放弃了。我们上了车,往回走。开车的时候,我问起了她的家人。她顿了一会儿,似乎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嗯,”我心里暗想,“这就对了。”我以为她会就此打住,但令我惊讶的是,她对我敞开了心扉。

“我爸妈正在离婚。”她说。

“哦……”我答了一声,突然对她产生了巨大的同情,“实在不好意思。”

“没关系。”她咕哝着,摆出一副令人无法信服的“坚强女孩”的面孔,“我很好。”

“呃……父母离婚并不是什么好事。”我说,“你一定很难受吧。”

“是的,真的很糟糕。”她放下了伪装,迅速答道。

“更糟糕的是,我刚刚发现,我爸爸要和另一个女人结婚了,他们甚至没打算让我参加婚礼。他和我妈妈好像一个月前才分开的!”她说。

“真的吗?”

“是啊,糟透了。他偶尔会寄些钱来,但那种感觉仿佛是让人扇了一记耳光。他似乎认为钱能解决一切问题,认为完全可以离开我和我妈妈。后来,我突然听说他要在夏威夷结婚了,而且没打算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婚礼!”

“是吗?”我说。一时间,震惊、悲伤交织在了一起。

我静静地听着。她又说了几分钟,发泄着心中的愤懑。此时的她变得越来越放得开了,越来越无所顾忌了。这一点着实令我感到惊讶。过了一会儿,我终于开口了。

“嗯,瑞秋,我真的替你难过。说实话,我没法说完全了解你的感受,因为我没有经历过父母离婚这样的事情,我只能凭想象,觉得一定很痛苦。”

她对我的话不置可否,但明显心里好受多了,话匣子再次打开。

“你知道更糟的事情是什么吗?那就是,你最好的朋友告诉你,你要学会微笑,因为微笑会让你好受一些。”

“好像微笑有啥帮助似的。”我摇了摇头,不无讽刺地说道。

“是啊!”她继续说道,“还有人会说‘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或者‘最终都会过去的’。我不傻,我知道最终都会过去的,可那绝对不是我当时想要听到的东西。”

“的确令人恼火。”我说,“不管是谁,遇到这种事情,都不想听到那样的话。”

“是啊。”她叹了口气。

在接下来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坐在昏暗的车里,瑞秋对我完全敞开了心扉。除了父母离婚之外,还告诉我她几周前遭遇了一场车祸(幸运的是,她竟然毫发无伤),她的妹妹刚刚诊断出患有癌症。父母离异,她本人重大车祸,妹妹患病,而这一切居然都发生在一个月之内!我隐隐感到,这可能是她第一次真正向别人敞开心扉。

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尽量表现出理解她的感受。也就是说,我不只是在听她讲故事,为她感到难过,而是和她的经历产生了共鸣。我意识到了她的痛苦,但不会试图去解决它,不会给她提建议,不会告诉她要往前看。在那一刻,我所能做的就是让她感到自己的痛苦、愤怒和困惑是很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她有这个权利,也非常需要感受到这一点。

入夜,当我们就要作别时,她稍微顿了一顿,然后说道:“谢谢你。不过,我真的不该把一肚子苦水全都倒给你。真没想到我可以把一切都说出来。很长时间了,这是我第一次得到了释放。”

我感谢她对我的信任,把她送回了公寓。然后,我回到车里,静静地坐了几分钟,回想着刚刚发生的一幕。本想着在三十分钟内速战速决,结束尴尬的、单方面的约会,结果却给我带来了一种强大的体验,一种心灵相通的震撼。一方面,这位新交毫无顾忌地把一切都倾诉了出来;另一方面,我对她产生了真真切切的关爱和同情。而这一切仅仅发生在一个小时之内。我这里所说的“关爱”并非“爱情”,而是在更深层面上对他人的关注和关心。

那天晚上,我在日记中写道:“看到她敞开了心扉,重拾了安全感,感受到了我对她的关爱(因为我知道如何认同她),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我觉得这就像一股清风,她终于可以自由呼吸了。她知道有人愿意倾听,有人愿意去理解她。”

我的顿悟时刻

那次经历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认同的力量,我兴奋不已。

从本质上讲,认同意味着帮助他人得到倾听,得到理解。我对认同的初步认识来自我的治疗师和人生导师。我和她每周见两次面,有时是一对一,有时是小组讨论。就这样,几年下来,我们探讨了很多话题,从工作压力,到感情问题,再到日常应激反应等。她的咨询方式和辅导方法主要是教导人们如何过上诚实、强大的互联生活。(注:我个人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好的治疗师。真的,好的治疗师可以改变你的人生。)很快,我便发现,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我开始变得愈加自信,与他人的关系愈加密切。你可能已经猜到了,认同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实践。

等我和瑞秋出去约会时,我对认同这种沟通方式已经相当熟悉了。我知道人们何时需要认同,也知道如何满足这种要求。然而,我却无法得知人们对它的渴望程度。现在可以说,看到它神奇般地融化了瑞秋的愤怒、沮丧和痛苦的冰墙,我眼前一亮,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与家人、朋友和同事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们的话题从约会、婚姻到重大商业决策,颇为广泛。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在交流的过程中头脑变得清晰,说话变得更有条理。

随着对这项新技能的不断练习,其好处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人们开始说道:“你很会沟通。”“你很善于倾听。”在观察了我与他人的几次互动之后,我的一位导师对我说:“你很会让人放松。”同事跟我说,他们很欣赏我作为经理却平易近人的作风,对我处理人际关系和部门冲突的方式也印象深刻。

我分享这些评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是为了说明以下两点:第一,认同这一技能有着显著而深远的影响;第二,这是一种任何人都可以掌握的技能。这些人在我身上看到的只是我所学到的东西,而不是我有效沟通的本能。当我意识到自己无意中发现了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之后,我便开始寻找与他人分享的方法。学会了认同这一技能,几乎改变了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的友情、我与同事和老板的谈话方式、我的约会生活、我的家庭关系,甚至我与陌生人的互动,等等。我必须把学到的传递出去。

虽然我在网上找到了几篇有关认同的短文,但是,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方式上,都未能找到在我看来最为实用的方法。市面上的书籍各种各样,有的告诉你如何进行人际沟通,有的教给你如何用猫毛制作工艺品(这绝对不是开玩笑),但唯独少见探讨认同的功能和力量的书籍。因此,除了四年以来我不断向人们推荐某些治疗方法之外,我还一直在苦苦找寻分享这一宝贵技能的方法。

在我和瑞秋约会大约半年之后,我接到了哥哥的电话。他正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日子,想听听我的意见。他向我介绍了情况之后,不再说话。当时,我想马上提出解决方案。然而,当我回想起最近的一系列认同经历时,便改变了主意。我认为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于是,我便把想好的建议放在了一边,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哥,我很替你难过,你现在一定很不好受。我记得上个月我处理过类似的事情……”

果然,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让我哥哥释然了不少。等他再次开口说话时,他的声音里已经有了如释重负的感觉。他和我谈了他对问题的看法以及可能的处理方式。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他的想法和我打算提供的解决方案不谋而合。可见,虽然他打电话过来寻求建议,但是他真正想要的却是我对他的认同。接着,我们又谈了几分钟,然后就把电话挂了。他告诉我自己感觉好多了,并感谢我牺牲时间陪他聊天。挂上电话后,我静静地坐了一会儿,陷入了沉思。

“认同的力量真是惊人。”我想。

接下来,我脑海里闪现出一个从未有过的想法。

“要不我来写一本有关认同的书?”

“开玩笑。”我心里的一个声音说道,“你凭什么写书?”

然而,这种想法却挥之不去。尽管听起来可能有些奇怪,但我觉得非得写点什么不可,仿佛欠了某人什么东西似的。我觉得,如果不把那些自己受益的原则分享给大家,就是典型的自私自利。

可我又转念一想:“我不是作家,不是研究人员,也不是治疗师,人们凭什么要信我说的话?”

是的,凭什么?也许,他们根本不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每一次经历、每一次对话、每一刻的反思都要求我动笔写一本书。我不得不写,我至少要把这个信息传递出去。哪怕只有一个人从中受益,那也没有白费力气。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早上,我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开始写作。

阅读本书,能得到什么?

的确,我不是心理学家,也没有给名流巨子或大牌首席执行官做过顾问,我的名字后面也没有“专家”二字。老实说,我在智力、天赋或能力方面和大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我从四年多的治疗和辅导中得到的知识和见解,以及反复试错中的那些荒诞不经的经历。我从十几本相关的书中收集了大量的真知灼见和实践案例,从与专业人士长达五百多个小时的讨论中提炼了关键的原则,并且通过数千次的实践调整,证明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姑且先相信我吧。慢慢地,你会沉迷其中的。在此,我向你保证,这绝对不是假大空的东西。

你肯定已经注意到了,这本书很薄。我也曾想过添加一些额外的(实际上是不必要的)章节、故事和逸事,让书变得厚起来。因为,根据惯例,书架上的书越厚,越显得高大上,对吧?然而,一本只需要五十页就可以把问题说清楚的书,却硬要拉长到三百页,这样的书我是不会去读的。所以,这本书绝对不会人为地拉长。

相反,我将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样,你马上就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因为,说到底,要想知道书中提到的原则是否和我所说的一样强大,唯一的方法就是亲自去尝试,去练习,去运用。书中收录了我认为有价值的故事和研究,目的是能让大家一口气读完(比如,花一个周末就可以读完)。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重温一下。

在开始阅读之前,你一定要知道,这些原则不会立刻解决你人际关系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不会立刻治愈你的所有疾病,也不会立刻让你变得好看。但是,它们会改善你的人际关系,增加人们听取你建议的可能性,增强你支持帮助他人的能力,并有助于你更加从容地应对激动的情绪。我亲眼见到它们在我的身上和很多人的生活中创造了奇迹。这些原则一再应验。如果你能认真对待它们,是绝对不会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