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殁失图
北宋年间,画师张择端以当时都城东京汴河两岸为景绘出清明上河图,在此画作进献给北宋皇帝时,进献的宦官伙同当时的世家大族,将清明上河图拓印了一份,并且将真迹放于袖中……
两百年后,一老一少行于秦岭之上,一脸稚嫩的少年像老人询问道“叔公,我幼年时总听我爷爷说起我们家在过去算是大家族,那现在……”
老人还没等少年说完,摆了摆手说“年惜,据族史记载咱们的先祖在宋朝是有开国之功曾列国公之位,但昔日被卷入清明上河图案,才落得如今惨状,现如今,天下格局动荡,君主得知我们的身份,让我们挖先人之墓取清明上河图。唉!”
“叔公,咱们这是要去祖墓吗?”少年李年惜问道。
“当初我们家族人丁兴旺,清明上河图一案过后,只余留你我两脉相传,据族史记载,百余年前,有位宦官与我族交情深厚,先祖在他死后,接他唯一后人入族,成为一家人。”老人抚须缓缓道。
“后来家族遭于横祸部分族史断代,只有族中老者世代相传,唯有宗族子弟之血脉,才能打开祖墓,如今,咱们一族只剩你我两人,无奈,我们一定要保住这份重宝。”
少年点头表示赞同,随后,一老一少两人便向荒山之中的一处乱葬岗而去……
二人并没发现有一队大约三四十人的黑衣人在二人身后紧紧跟随。
当二人来到,乱葬岗最深处,那里只有一座刻着李氏宗族的石碑,这座坟墓并不像寻常坟墓一样,石碑四周平原辽阔,很是奇异。
只见叔公,取出匕首在食指与中指上一划,将食指与中指紧贴于李字之上,鲜血浸满“李”字,一滴一滴向着石碑下方的草堆落去,
一旁的李年惜疑惑的发问“叔公,你这是做何?”
“年惜,此墓是我李家辉煌年间请风水大师所找,当时墓穴所选之地已经没有记录,唯一记载的只剩下辨别墓穴入口的方法,血液自“李”字的最上端,从下低落,血液滴落最多的点就是墓穴的正中心。”叔公收回两指,用布条缠住。
随后,叔公指着地面上已经被血液浸透的点说道“此处据记载是墓穴最薄弱之地,从此地下墓可以直达墓室,取出那份传世之宝。”
正在少年震惊之时,周围出现了三四十名黑衣人,在少年与老者还未做出反抗时,就已被三五个黑衣人制服,黑衣人为首者下令,将二人打晕绑住四肢。
叔公和少年挣扎着,却还是没任何效果,随后,两人就双双晕倒在地。
大约三天后,少年伴随着剧烈疼痛张开双眼,在他的印象中,隐隐记得那一伙黑衣人已经下墓去了。
“叔公”少年向一旁同样倒地的老年人喊道。
大约过了一刻钟,少年听到了叔公的回应,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没一会儿,少年就看见叔公的袖口滑出一把匕首握在手中,将束缚住双手的绳子割断,没一会儿,叔公就解开了绑着他和年惜的绳子。
这时他们开始观察四周,四周漆黑一片,隐约可见光亮,叔公说道“可能是那一伙黑衣人进入墓穴动静太大引得上方塌陷,我们现在应该是在墓室之中。”
“那一伙黑衣人去哪了?”少年问道。
叔公一脸淡然的说道“他们来此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清明上河图,没杀你我二人也证明他们并不想节外生枝。”
少年更加疑惑“那叔公你的意思是他们已经拿到图离开了?”
老人像是有所释怀的说道“墓穴里的这副清明上河图,不过是当初的那份拓印版罢了,当今君主下令我等拿出清明上河图,吾若不从必会死无葬身之地,不过这老贼内心绝不会信任我们,必回暗地里派人跟随如今这种结局,倒也算没有辜负先辈嘱托。”
皇宫大内禁地,叔公二人遇到的三四十名黑衣人站在一名龙袍中年人面前,为首的黑衣人向中年男子双手呈上一只木盒。
中年男子看着呈上来的木盒,说了一句“此为国宝,就算是拓印也不能流落民间。”
许多年后,在一间茶馆内,有一名少年,问说书先生“为什么皇帝要把假的清明上河图费那么大劲取回宫中?”
当时的说书先生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