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浅谈閑閑
大知閑閑,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
——《齐物论》
閑:通闲,门里一木;为什么门里有一木就“闲”了呢?关也,闭也,古人在门后放一根木头,就把门固定关闭了。关门之后就可以安心睡觉,不再思虑门外的事情,不思虑则闲;
閒:读音也是闲,门里一月;后世将这两个字统一归类为“闲”字,但两者区别还是蛮大的。门里为什么会有个月亮?月亮本在天上,月光应在屋外,关门之后本不见月光,可见者,有缝隙;所以閒也通“间”,间隙也。关门之后还能见月,说明门内之人的思绪不定,暗里觅光;管它门外地覆天翻,我自逍遥缝内,汝等黑黑白白,与我无有牵系;此为门内一月之“閒”,寻缝逐月,看似悠闲,实则系于一缝。
炎炎:煌煌大日哉,至言至简。如大日悬天,万物皆可得见。
詹詹:水波荡漾詹詹兮,将一石子丢入水中,泛起阵阵涟漪,小言若此,绵绵无止。
魂交:与道相交,寐则依道而魂息,是以神人无梦,精神饱满,醒则不思睡;
形开:以见相开,觉则应物以来者,是以觉者不迷,物来则受,物去不思住;
大知之人閑閑,门之或开或关,依道而行,开则应物以物,关则应物以无;小知之人閒閒,门之或开或关,依法而行,开则应物以知见,关则应物以知无;
大知之人其言如烈日当空,举世明鉴;小知之人其言如水波荡漾,绵绵不休;
大知之人寐则魂与道交,皈依于道,涅槃与空空;醒则觉与道开,物来应以物,无来应以无;
小知之人应物以自己的知见,与所接触的事物交相构织,那颗有见之心,每日穷穷于物来物往。无所得的时候,编织满天罗网捕获欲得之物;有所得的时候,构建窖室用于储藏所得之物;保存好的时候,又要悄悄的把它藏到无人可知的地方,唯恐有失。所藏微小者则惴惴不安,所藏甚大者则漫天存疑,有声皆惊。
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机括:整套机关设备的开关。念头不动则已,心念发动之后,机关运行势不可止;
诅盟:萌也。心念不发动的时候,在脑海里自己和自己打架;
守胜:胜负心,趋胜而行者也;
其杀如秋冬:死之谓也,此非横死,日日相待而为也。人之生于天地之间,向道而生,非道而死。行道者日日生,生而有生,以至于身道共生;背道者日日死,死而又死,以至于身亡道消。
其溺之:溺于生死轮回不得出者,以其为见也执着于物;
使复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上我们无法回到昨天,空间上我们无法回到已经经过的地方。“交臂失之”,错身而过,再见面便已是物是人非。
缄:三缄其口,缄默不言之谓也;
洫:护城河,老洫即古老城池的护城河,历经战乱,河底什么东西都有;
近死之心:不是“将近死亡的人”之心,而是背道而行,日日死者之心;其生于世,不见道,不行道,迷于世间生死轮回,究其生也,待死而已。是为近死之心;
念起之时,如同打开了开关,一发而不可收拾,是因为执着于自己知见的是非之观;即便稳稳把持住这一念不发动,也会在脑海里翻滚折磨,思前虑后,只为谋算守住那得胜之机。及其死者,如同秋冬之相序而应,所追求的,不过是日日待亡之事宜;沉溺于世间有无之论无法自拔,依于己之知见而做出选择,那些已经做出的选择,不可能再次返回原点。喜欢的事物非常明确,有喜则吉,厌烦的事物也非常明确,有厌则咎;三缄其口不与常人说,心机城府之深如同老洫,沉尽肮脏悲喜;沉迷于尘世有无,取死自甘之心,人不自度,没有一个他者能够使其复归于道。
极阴复阳者,以己度己也。阴即是阳,死即是生;此为生生向道之说。
人若执着于生死,阴是阴,阳是阳,生是生,死是死;此为向死背道之说。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喜、怒、哀、乐:情绪之分别也,文于此又不尽于此;人生百变无常,物来当喜则喜,事来当怒则怒,人走哀思则哀,人来乐天同庆,其言虽止于喜怒哀乐,其意当尽与百变无常莫测为止;
孔子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此之谓也;
慹:执着,物来以物应之,物去以无应之;物之来去自有其数,不因人之喜而来,不因人之悲而去;
姚佚启态:姚者,虽思虑攀缘而上,念念不息也;佚者,逸也,虽思虑逸游而下,思思不止也;启态者,有姚或佚之思而有其表象之情态也;
乐出虚:乐出于虚,天籁之吹万物生也;
蒸成菌:蒸之成菌;蒸,外力也,热能也,阳气也,生长也。有不可见的物质,蒸之而成可见之菌,由可见之菌聚之而成大块;大块噫气,而吹万不同。
喜怒哀乐种种情态,皆是思虑叹忧有所执着,思虑有姚佚之分,具现为象则有百变之情态;天地以无心生万物,万物受外力之后而成万物。日夜迭变以昨日、今日更代向前,又有谁知道日夜更迭,是从何时开始的呢?就是这样吧,就是这样吧!之所以会日升月落,更迭不止,是因为日月向道而行,所以才会生生不息吧!
生死者背离于道,同于道者无生死;
人之生也同道而生,人之死也同道而生;
道无止息,人无息止;
有息可止者,知见也;
“我见为有,不见则无”,多么明显的悖论,世人却将此句奉为圭臬。
愚昧啊,愚昧!
以上皆我之见,亦非我之见;
——末法时代后生文柒参上
——时甲辰年戊辰月辛酉日
202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