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故事讲好,是毕生锻炼的能力
技术在迭代,形式在创新,但人类对好故事的渴求没变。所以“讲一个好故事,讲好一个故事”,这也是电影人们毕生锻炼的能力。
2022年2月20日晚,随着盛大的闭幕式如期举行,为期半个多月的2022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
于张艺谋而言,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冬季。
数字背后是民心所向
微火、雪花,这些微小而又浪漫的事物,就像一则寓言,贯穿他的整个冬季,甚至预示着他的轨迹——大音希声,大道至简,一切宏大始于原点,又回到原点。高手的招数不再眼花缭乱,身经百战的淬炼,演化为一个特别朴素的动作,但精准有力,凝聚毕生功力。
和冬奥会开闭幕式比起来,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狙击手》就真的像一朵微火、一片雪花。同样是抗美援朝题材,其与《长津湖之水门桥》正面相撞。没有名演员、大场面的《狙击手》,在2022年春节档六部“种子选手”中豆瓣评分最高,票房却最低。张艺谋直言:“排片比较惨。”
面对这样的局面,张艺谋是坦然的。《狙击手》上映之际,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群访时,他就说:“对票房没啥预期。那些片子体量都很大,宣传也多,我们的‘想看指数’都排在后头呢。我希望大家在看大片,看热火朝天、惊天动地之外,还能关注我们这个娓娓道来的小故事,除此之外没有更多奢望。”
有网友评论说,张艺谋太可怕了,到了(72岁)这个年纪,还能保持这样的创作力,还能一直去繁从简,还能保持自己的态度。
微火虽小,生生不息。张艺谋的感染力不是昙花一现的绚烂,而是无论高低顺逆都坦然以对并持续为爱发光的韧劲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艺谋最好的电影就是他自己。
在被问到抗美援朝精神对当代年轻人的意义时,他主动说起《长津湖》。为什么年轻人会喜欢一部反映70多年前的战争的影片?张艺谋认为,电影就像一场民意测验,票房数字的背后是民心所向。
“保家卫国,这不是一句空话,以极其简陋的条件去迎战武装到牙齿、号称世界第一的军队,而且取得了胜利,这是一种中国人的精神。我相信,这是这类电影今天获得年轻观众喜爱的原因。今天世界在发生新的变化,国际形势更复杂,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一些遏制,所以今天的年轻人自然而然萌发出一种真实的情感表达。”
在张艺谋看来,中国年轻人喜欢看具有中国精神的电影,是这几年中国电影市场上发生的最大变化。“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可喜。如今,不再是10年前、20年前,我们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对美国流行文化那么迷恋的时代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所以我为中国电影市场出现这样的现象感到非常高兴。”
锻炼让电影好看的能力
相比“大师”,张艺谋更愿意称呼自己为“职业导演”。在2016年的一次采访中,张艺谋说:“电影就是要交给大众的,你要是以为大众庸俗的话就没有办法做。受这罪干什么?”
张艺谋不喜欢沉溺于过去,但对新的事物永远充满好奇。他对网络流行语言、短视频剪辑手法的掌握程度令人吃惊。在一场活动上,主持人问张艺谋知不知道“yyds”,他迅速回答:“永远的神。”
在紧随年轻人步伐的张艺谋心中,未来电影是怎样的?首先就是要好看。
现在主旋律影片的商业化、类型化越来越明显,张艺谋认为,这二者不对立。“我自己就爱看既好看又有内涵的电影。如果它只是非常深刻,但很沉闷,我也不爱看,得专门找时间静下来去看。”
“现在的年轻观众,无论影片主题多么深刻,题材多么重要,只要不好看,他就弃剧了,你(的电影)就起不到作用。所以我觉得,好看,是未来电影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
“过去我们还把电影分成文艺片、商业片,讨论这二者的对立。我估计,再过若干年,这个东西就不会再被讨论了,不好看的电影可能自己就待不住了,一日游、半日游都没有。待不住怎么办呢?也不能老打同情分,也不能老打支援分。”张艺谋说,“对某种电影,我们可以私下表达崇高的敬意,但是你未必有耐心看完。现在是影像时代,人人都是导演,人人都拍东西,这一定会影响到电影——只有好看的影像才会留下来,才会传播;不好看的就没人看,就自生自灭。这是当下每位电影导演都要去严肃思考的问题。”
“好看”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张艺谋表示,对电影工作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锻炼让电影好看的能力,一代一代提升把故事讲好的能力。“我拍电影这么多年,深深感到,拍好看不容易。我说的是广义的好看,是对所有人,男女老少都一样的‘好看’,这太难了。我现在拍一部电影尽量讲好人物故事,这大概就是我们毕生要锻炼的能力,如果你是做这项工作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