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治蜀兴川”的重大成就和经验启示
随着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四川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五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和新挑战,四川省委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深刻把握新时代四川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化对省情实际和阶段性特征的认识,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全方位纵深推进高质量发展,确保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并发生历史性变革,“治蜀兴川”又一次跃上新的台阶。
一、新时代“治蜀兴川”的重大成就
社会发展的核心在于解决“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四川省委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认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现代化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驰而不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推动全面依法治省和文化繁荣兴盛,带领9100多万巴蜀儿女以优异的发展成绩和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见证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辉煌历程,共同感受了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背景下“中国之治”的成之惟艰,共同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一)以新理念引领“治蜀兴川”谋篇布局,四川发展彰显区域特色大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提出了“在全国有分量”“发展有基础”“未来有前景”战略定位,省委以此为出发点,科学运用五大发展理念做出最为有利的“治蜀兴川”战略抉择,既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抓住发展的关键所在,以高水平“弹钢琴”能力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推动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大格局不断升级,持续优化并形成新态势。
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经济体系建设提档升级。为推动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着力完善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四川逐步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多点多极共兴、同步全面小康的发展局面走向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与动力转换接续、发展提质升级”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创造性地提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天府新区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四项重点工程”,将建设“四项重点工程”首次写入战略谋划,奠基四川长远发展大格局。
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持续优化。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两份纲领性文件,做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署,通过加大统筹区域发展力度,有效推进“主干”引领带动、“多支”竞相发展、“干”“支”协同联动,更好地实现全省各区域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同频共振,综合实力整体提高。
实施“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省域立体开放新态势加快形成。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做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全面开放合作,进一步集聚国内国际高端战略要素,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秉承“一家亲”理念、强化“一盘棋”思想,主动加强与其他区域协同联动,不断增强要素集聚力、产业支撑力、创新驱动力、开放引领力和民生保障力,坚持高端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科技创新水平,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建设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积极地发挥支撑带动作用。
(二)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做大“蛋糕”,四川经济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针对“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最大省情,省委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充分调动全省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推动四川快速形成“总量上台阶、追赶超预期、供需增动力、区域添活力”的良好态势。
经济体量壮大。全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稳中加固、稳中提质。在“十三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首次实现3年跨上1个万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居全国第六、西部第一。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53850.79亿元,成为全国第六个经济总量超过5万亿元的省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2018—2021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8%,增速比全国的5.7%高1.1个百分点。
供需均衡发展。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投资关键作用不断增强,消费基础作用充分发挥。供给侧——三次产业齐飞。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工业生产稳步向好、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10+3”现代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17年的4262.5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5661.86亿元;“5+1”现代工业加快发展,工业增加值从2017年的11437.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9901.38亿元;“4+6”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在2018年突破两万亿元,2021年达到28287.55亿元。需求侧——“三驾马车”同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消费品市场稳步恢复,货物进出口增势良好。2016—20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5%,202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实现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8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实现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3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实现进出口总额95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区域协同共进。“主干”引领带动,集聚辐射功能得到充分释放;“多支”竞相发力,五大片区协同发展,区域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县域经济迸发出新的发展活力,“第四极”目标正在实现。在“十三五”期间,成都平原经济区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川南经济区年均经济增速超过13%,川东北经济区年均经济增速超过11%,攀西经济区转型发展成效逐步显现,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绿色发展稳步推进;到2020年,全省经济总量超过百亿元的县(市、区)达11个,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占市场主体总数的97.46%,为全省创造了50%的经济总量、提供了9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贡献了66.64%的税收,在2021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超过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以成都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共同构成的成都都市圈,在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11.9亿元,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比重达33.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为46.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万元人民币(约1.3万美元),达到全球中等收入地区水平。其中,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19917.0亿元,年均增速达10.74%,占四川省经济总量的比例上升为36.9%。德阳、南充、绵阳、泸州、宜宾、达州、乐山等7个地级市经济总量合计占全省的比重为34.8%,超过全省的1/3。
立体开放态势形成。东联西延、南北突进,东向提升、南向深化,集聚国内外高端战略要素,四川开放棋局走活。开放通道持续优化。38条南北贯通、陆海互济的进出川大通道,国际班列联通58个境外城市,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国际(地区)通航航线达130条,2020年旅客吞吐量4074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二。高标准开放平台强力建成。“十三五”时期获批设立综合保税区5个,累计达6个,新增保税物流中心(B型)2个,累计达6个,位居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4个,获批在川设立领事机构的国家达20个。四川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省1/4的面积,贡献了近1/20的新增市场主体、1/10的外贸进出口、1/3的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指标位居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前列。不断整合自贸区临空、临铁、临水“三临”叠加优势,加快建成海陆空高效闭环的对外战略通道,一改四川“内陆腹地”的标签。快速融入全球产业链。2020年,货物净出口突破8000亿元,由全国第十二位跃居第八位,创历史最好水平;服务净出口年均增长15%,居西部第一;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保持全国第九、中西部第一;在川落户境外世界500强企业250家,占全省企业总数1%的外商投资企业贡献了约10%的营业收入、8.1%的税收、超过60%的进出口额;202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9513亿元,规模居全国第八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起势。2020年,川渝共同实施重大项目31个,总投资5563亿元,成渝中线高铁等项目规划建设启动,成渝两市之间、成都都市圈内“1小时交通圈”已然形成;2021年,成、渝两地经济总量达7.4万亿元,占全国和西部的比重分别约为6.5%、31%。
基础设施现代高效。一批支撑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顺利完成。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日趋完善。“十三五”期末,四川境内在建铁路总里程超过1660千米,总投资超过2370亿元,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312千米,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61千米;城市轨道交通建成558千米,地铁运营里程居全国第四;累计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超过1万千米,基本实现所有县通二级,三州即甘孜、阿坝、凉山通三级及以上公路。2020年底公路总里程达39.4万千米,居全国第一。“四江六港”基本建成,港口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到250万标箱。水安全综合保障逐步增强。自2016年以来落实水利投资1382亿元,超过“十三五”规划目标;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20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48万亩(1亩≈666.67平方米);建成防洪堤防护岸1250千米,实施9座大中型病险水闸和2172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整体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受益人口达276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4万人。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2020年底,固定宽带和移动宽带普及率分别为93.9%、86.5%,千兆光纤宽带用户在全国排名第三,全省100%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和4G网络覆盖,达成“县县通5G”目标。四川在交互式网络电视用户数量、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总带宽的容量等方面,均居全国前列。
城乡差距缩小。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6.73%,比2017年提高了4.95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从2017年的8.46个百分点缩小至7.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2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5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3.12∶1缩小到2.40∶1;全省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1.8万个、养老床位50.7万张,城镇与乡村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90%、60%。
(三)以创新为基点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四川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西部科教大省、人才大省,四川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针对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新平台“三个重点”,提升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三个能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充分发挥创新创造的巨大潜力,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完成了中央赋予的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多项重大任务。
高能级创新平台成批涌现。聚焦优势产业重点领域,统筹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坚持专业化市场导向,全面提升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的运营水平,不断完善“天府科技云”等平台的精准服务功能。2020年,全省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分别达183个和1770个。
创新资源快速集聚。实施“千人计划”“天府万人计划”“天府高端引智计划”“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四川计划”,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精尖缺的战略科技人才、各类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在“十三五”时期,新增5名“两院”院士,累计达61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超过350万人,比“十二五”期末增长17.7%;拥有全日制高校132所,数量居全国第五;各类科技研发机构超过29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154家,是“十二五”期末的3倍。科技发展投入逐年增加,到2020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达21.2%,总量排全国第七位,投入强度排全国第十二位。四川累计登记科技成果1万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89项。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创新。自从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四川乘势而上,快速拿下多项全国第一:率先成立省级军民融合推进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率先与12家中央直属国有军工集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全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率先设立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达100亿元;四川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投资约占全国的1/6,排名全国第一。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2020年,全省签订技术交易合同20456项,合同金额1248.8亿元,拥有各类孵化载体近1000家,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突破2万亿元,为四川“十三五”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画上了圆满句号。
(四)以问题为导向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四川之治”突破瓶颈、冲出藩篱
实现高质量发展,四川面临诸多难题。破解前进中的难题,必须增强改革动力。省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农业农村、国资企业、行政审批、商事制度等相关方面的改革,着力解决和改善“治蜀兴川”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顽瘴痼疾,有效推动四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三去一补”为重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建成新的经济结构。巩固化解过剩产能成果,积极推进“僵尸企业”处置,推动落后无效产能加快出清,2020年超额完成中央下达的420万吨钢铁、3303万吨煤炭去产能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商品住房去库存任务;增强微观主体活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由2015年的60.3%降至2020年底的54.9%。
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农村资产资源“三权分置”,形成城乡融合发展要素双向合理流动的新格局。四川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成果位居全国前列,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产权交易量位居全国同类平台第一梯队。在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全省减少乡镇(街道)1509个,减幅达32.7%;减少建制村18429个,减幅达40.6%。“两项改革”被评为唯一的全国改革2020年度省级特别案例。
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国有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省属一级企业公司制改革全部完成,全省国有企业(含在川中央直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3.9万亿元,实现营业总收入2.5万亿元。
以电力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化要素市场改革,逐步建成若干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推进四川电力交易中心独立规范运行,出台精准扶持电价政策,“十三五”期间释放电改红利885亿元,按电价由高到低居全国第25位,基本形成“电价洼地”。
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重点,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稳妥实现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全省各类金融机构及地方金融组织总数达2000家,“十三五”期间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超过1.5万亿元。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强力推动“放管服”改革,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2020年,全省行政许可事项精简至63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面取消;取消、停征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179项,政府定价项目数量缩减85%以上,全省98%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定价;省级“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96.9%,行政审批平均提速50%;在全国首创建立民营经济动态监测体系和民营经济发展指数,开通全省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形成民营企业评价政府职能部门机制;全省已有市场主体695万户,居全国第六,新型亲清政商关系逐步建成。
(五)以钉钉子精神打好“治蜀兴川”三大攻坚战,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正地惠及全省人民
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为了分好不断做大的“蛋糕”,省委坚持着力解决同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特别结合劳务大省实际,制定一系列加强民工服务保障和推进返乡创业措施,为民工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和人性化关心关爱;积极解决教育、医疗、社保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纵深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让全省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坚守“三条底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聚焦重大活动,开展专项行动,实行清单式管理,从源头上消除影响安全稳定的重大风险;全面落实人民调解员、律师、法律工作者等进驻基层政法单位和社区,推进综合治理中心、“雪亮工程”、网格化服务管理一体化建设,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积极推动金融领域风险排查整治,严厉打击非法经济组织,有力有序地推进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重点企业债务等领域风险处置化解;加强对各市县政府债务、或有债务和隐性债务情况的动态监控,全面完成存量政府债务置换工作,全省平均每年节约利息支出300亿元左右。
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脱贫攻坚成效。在“十三五”期间,累计选派11501个驻村工作队、10.7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数百万基层干部一起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累计投入817.67亿元,建成易地扶贫搬迁住房37.93万套,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完成,搬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6.05万人,搬迁规模居全国第二;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501个贫困村退出,5年超过390万贫困人口脱贫,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深入实施“三大行动计划”,稳扎稳打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四川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坚决完成大气环境质量考核指标,打好蓝天保卫战。提前实施机动车国Ⅵ排放标准,建立完善的大气污染防治合作与预警应急联动机制。2021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31.8微克每立方米,较2018—2020年三年均值下降6.8%。实施专项行动,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抓好以沱江、岷江为重点的水环境整治工作,加强黄河、赤水河、川渝跨界河流环境治理,实施重点小流域水环境质量限期达标等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嘉陵江上游、赤水河流域、泸沽湖等省级联防联控机制。2021年,全省63.3%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203个国考断面中优良断面占比96.1%,无V类和劣V类断面。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整治耕地环境,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增强农膜回收,推进耕地质量监测工程项目全覆盖。2019年,全省化肥使用量为235万吨,农药使用量为4.45万吨,农膜使用率连续四年下降,农膜回收率超过78%。在中央开展的2019年度和2020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四川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优秀”。
(六)以文旅经济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四川发展软实力乘势而增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进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文化与旅游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思想引领下,省委坚持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组组建四川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和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整合川报集团和党建期刊集团,着力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文旅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亮点和标杆。
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目标明确、任务清晰、落实有效。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目标,将文化建设、旅游发展纳入“治蜀兴川”再上台阶的大局来谋划和推动;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发展文化旅游作为长远的大事来抓”,推动建设一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加快打造一批世界级文化旅游精品、着力培养一批文化旅游龙头企业,将文旅经济打造成为四川的支柱产业;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进一步强调,在“十四五”时期基本建成文化强省旅游强省。随后,四川连续三年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颁行了《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2019—2025)》《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尤其是在文旅消费市场遭受疫情冲击影响的情况下,着力练好文旅内功:建立文旅项目协调调度、运行分析、动态调整、投融资促进、定点联系服务和督查考核“六大机制”;出台金融扶持和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设立30家文旅支行,推出“文创贷”等特色信贷产品87种,发行文旅领域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24只,发行规模达349.13亿元,均居全国第一。
鲜明主题主线、强化价值引领,文旅融合发展体系加快建成。坚持以鲜明主题主线统揽文旅工作,把握基调基色、节奏节点,不断培固精神家园。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推动出台《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升行动、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行动,新增全国文明城市10个,总量增加三倍多。构建巴蜀文化研究阐发体系。成立国学、国术、国医、国乐、国技等系列中华文化研究院,保护恢复古文字、先秦史、医简文献等冷门绝学,实施新修《甲骨文字典》重点项目,编撰出版珍本善本61种,推出《天回医简》等古籍文献整理成果,强化文化传承的学术支撑。构建巴蜀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三星堆遗址联合考古发掘开创行业先河。构建巴蜀文化传播交流体系。用好用活遗迹遗物、名人名篇等资源,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以及川菜、彩灯等形成品牌效应。推动传统文化融入产业发展。建设传统文化研学旅行基地45个,建成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对蜀锦蜀绣、竹编年画等传统工艺实行生产性保护,一批中华老字号焕发新的活力。
做强文旅经济,以文旅产业发展促进“治蜀兴川”事业大繁荣,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推进“文化+”“+文化”“旅游+”“+旅游”,打造一批旅游休闲街区、文化艺术街区、音乐小镇等新场景,培育数字文化、云演艺、云展览等新模式,发展一批夜间文旅、文博旅游、创意设计等新业态;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实施一批文化、旅游领域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高文旅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引领性、枢纽性文旅重大工程,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展演、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文旅精品线路推广、文旅交流合作。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185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公共图书馆207个、文化馆207个、博物馆29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4225个;创建31个天府旅游名县、30个文旅特色小镇,夜间经济、体育休闲、阳光康养等新业态蓬勃兴起。
(七)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四川发展环境实现根本改观
坚持聚焦服务“治蜀兴川”这个大局来谋划推进全省党建工作,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修复净化政治生态,持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提供了坚强保证。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在全党的核心地位,深化拓展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不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等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对党忠诚教育,扎实抓好践行“两个维护”,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围绕落实“五个过硬”做到、“八个本领”增强,大规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同时,强化实践锻炼,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执政队伍。
加强德政建设,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持续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党委书记管党治党“施工队长”政治责任,坚决查处对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两面派”;坚决反对“袍哥”文化、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建立领导干部政德考核考察机制,引导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培养良好家风,时刻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开展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问题排查,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纠正慵懒无为和不作为、乱作为、“冷硬横推”等行为;坚持好干部标准,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带动党员干部队伍良好风气;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进一步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大政方针、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受贿行贿一起查,深入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更加有效地遏制腐败增量、更加有力地削减腐败存量;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加大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的专项治理力度,重拳惩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全面完成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加快完成县级纪委派驻机构全覆盖改革,在高校、国有企业纪检机构实施派驻(派出)式管理,抓好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纵深推进巡视巡察并做好“后半篇文章”。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治蜀兴川”汇聚强大合力。坚持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范县级以上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设置;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不断巩固和壮大新时代四川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城市少数民族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构建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新时代四川群团工作体系。
五年来,从区域协同到立体开放,从基层基础到产业支撑,从交通设施到生态环保,从民生改善到全面小康,从美丽乡村到美丽城市,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竞相发展,四川区域发展多个支撑点建成,四川与全国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十三五”目标顺利实现,“十四五”开局起势,交出了亮眼的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新时代答卷。
二、“治蜀兴川”跃上新台阶的主要经验
四川省委探索走出了一条落实中央要求、顺应时代大势、具有区域特点的发展路子,为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积蓄战略动能、奠定坚实基础,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四川路径、贡献了四川经验。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核心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4次亲临四川视察指导、6次发表重要讲话、20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其中,特别强调要“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并明确提出了总体要求和“五个着力”重点任务。四川省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扣实际提出事关区域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集中讨论、做出部署,聚焦重点、攻坚克难,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自觉与党中央对标对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这正是四川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所积累的最根本的经验。
(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治蜀兴川”战略部署立足新的制高点
省委牢牢把握基本省情和阶段性特征,坚定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逐步建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形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围绕全方位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围绕激发改革创新动力活力,推动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全面优化,打造形成发展环境新优势;围绕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创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五年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地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治蜀兴川”的战略部署和实践过程中,确保四川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三)坚持改革牵引、创新驱动,不断稳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统筹抓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定地把创新驱动贯穿到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突出全面改革创新“一号工程”、激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用好创新人才“第一资源”,既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抓住了关键,尤其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作用。到2020年,四川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比2015年提高9.2个百分点,四川经济增长向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转变。
(四)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夯实农业基础、补齐发展短板
四川乡村地域广、面积大、人口多、产业弱,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农业发展大而不强的特征尤为突出。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着眼破解“三农”难题、缩小城乡差距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省委进一步深化认识,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总抓手,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带头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切实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实现了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到2021年,四川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整体重塑了乡村发展治理格局,巩固了产粮大省、生猪大省的优势地位,推动形成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态势,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擘画铺开了美丽乡村的锦绣画卷。
(五)坚持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用心守护四川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四川的生态环境地位独特,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省委坚持把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放在生态文明的首要位置上,强力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辩证处理保护与开发、节约与利用、绿色与发展的关系,做好绿色发展“加减法”,打好绿色发展“组合拳”,大力淘汰污染落后产能,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着力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产业体系、城乡体系和制度体系,推动四川发展更加绿色、更有质量、更可持续。2021年12月,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在长期发展的战略上,推动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四川未来发展积蓄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六)坚持厉行法治、依法治省,切实为新时代“治蜀兴川”保驾护航
省委把“坚定在法治轨道上加快治理现代化进程”作为“治蜀兴川”的根本要求,坚持把政法工作放在全省大局中谋划推进,聚焦重大发展战略的服务保障。着力加强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持续优化政法机构职能体系、全面完成司法机构改革、全面铺开省以下检察院财务统管改革、完善国家安全机关权责清单、创新建立执法司法监测研判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政法单位全覆盖的案件评查机制、优化调整全省“两所一庭”布局、探索试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试点运行全省政法系统跨部门办案平台。2021年2月5日,正式诞生了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推动建设的现代法务集聚区——天府中央法务区,“立足四川、辐射西部、影响全国、面向世界”的一流法律服务高地正在加快建成。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及多种自然灾害的冲击,省委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高依法治理能力,着力护航四川高质量发展。
(七)坚持突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激发“治蜀兴川”的创造活力
紧扣“5+1”现代工业、“10+3”现代农业、“4+6”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深入实施“天府学者”特聘专家制度、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天府工匠”培养工程,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壮大高水平工程师队伍,积极助力建设创新驱动先行省,推动四川由“技能大省”向“技能强省”转变。
三、推动“治蜀兴川”创新发展的重要启示
四川进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省情没有根本改变,还面临“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等人均指标排位均居全国靠后位次。改善和解决四川发展存在的短板与不足,要紧密围绕“努力在全面开发开放上走在全国前列”目标定位,紧紧抓住国家战略重大机遇,持续打造中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动力源,把四川锻造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治蜀兴川”,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坚守政治灵魂的过程。推动“治蜀兴川”不断迈上新台阶,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面对经济发展、区域竞争、资源环境等压力以及发展结构矛盾、民生供需矛盾、社会特殊矛盾相互交织的新局面新挑战,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治蜀兴川”的提质问题,着力于稳定增长、夯实产业、抢抓要素、扩张需求、搞活区域、绿色转型、保障民生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政治站位和战略定位,举旗帜、把方向,加强政治建设固本培元,继续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二)进一步聚力创新发展
四川是全国科教大省,正处于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事关战略全局的重大任务常抓不懈。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坚持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为引领,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为牵引,建立健全高能级创新平台,坚持服务国家全局与推动地方发展相结合;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大力实施产业跨界融合工程,推进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强化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加强民生社会领域科技创新,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乡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抓好重大自然灾害防治和重大公共安全处置领域适用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推动四川成为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强省。
(三)坚持系统观念原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十四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遵循“坚持系统观念”原则,四川必须更加自觉地将这一原则贯穿到谋划推动“十四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统一起来,统筹推进产业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继续推动“治蜀兴川”高质量、有效率、可持续发展。
(四)保持稳中求进、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
四川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市(州)的原生发展条件差异较大。针对“不协调”的基本特点,四川要始终立足于稳、着眼于进,稳步推进区域协调、产业协调、城乡协调发展政策,以“稳”促高质量的“进”、以“进”维护高水平的“稳”,既做到稳增长、稳就业、稳生态、稳预期、稳环境,又做到结构调整要进、质量效益要进、创新发展要进、改革开放要进、脱贫攻坚要进、思想文化要进、人民生活水平要进、党的建设要进,不断切实有效地推动四川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加快开放性经济体系的建设步伐
四川肩负着服务国家开放战略的重任,必须坚持实施全面开放合作战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开放开放等国家战略,以全局思维和国际视野谋划加强开放通道建设、物流体系建设、投资贸易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政策保障和服务支撑,全力推动四川由内陆腹地转变为开放前沿。
当前,“治蜀兴川”再次站在了新的起点。我们务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