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法治保障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推动区域协同融合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李后强.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 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N].四川日报,2021-07-01(A44).。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新时代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战略,以建设成渝地区城市群为抓手,着力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进一步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极核作用,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与重要趋势李煜兴.区域行政的兴起与行政法的发展变迁[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4):138-144.。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规划是国家根据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而顺势提出的一项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这对成都塑造城市功能、提升产业优势、激发创新活力、拓展空间布局、优化人口结构等提供了机遇、提出了要求、赋予了历史使命。2020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通过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N].人民日报,2020-10-17(1).,开启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的历史进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后的第四大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增长极。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定位为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同等重要的四大国家级重大交通枢纽姚树洁.推动双城经济圈发展要增强区域间循环畅通能力[N].重庆日报,2021-09-14(8).。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在统筹推进“四个伟大”的发展阶段,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国家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与价值。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与重要趋势李煜兴.区域行政的兴起与行政法的发展变迁[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4):138-144.。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规划也是国家根据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而顺势提出的一项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为稳定国内发展大局和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着眼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将成渝地区打造成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的又一增长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坚持因时应势、精准施策,谋划实施一系列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有力促进了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时代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基于我国国家发展形势和国内外发展背景而提出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是着眼新发展阶段、完善区域布局、促进协同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抢占国家发展有利位势的重大举措,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新时代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 [N].人民日报,2021-01-11(1).,为成都抢抓机遇、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战略引领。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成渝城市群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全国的城市群中位居前列,显示出了较强的增长动力张志强,熊永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西部,2020(2):1-12,2.。成渝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主阵地”和“前沿窗口”,“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区域战略深入全面实施的重要支点和引擎,应当在国家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当好“排头兵”,实现新作为曹清尧.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经济,2018(14):74-81.。在国家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应多方合力打造内陆开放经济发展高地,增强成渝综合实力、辐射带动力和区域竞争力,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第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是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引擎。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态势之下,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亟待解决,而解决这一问题就更加迫切地需要西部地区发展起与东部沿海地区能级相匹配的城市群。在西部城市群中,成渝城市群坐拥两座国家级中心城市,从GDP角度来看,成渝城市群的实力远超西部内陆其他城市群,从规模和经济发展程度来看,成渝城市群也是首屈一指。区域一体化是指空间上邻近并且具有广泛经济往来的地区,试图跨越行政区划,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空间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等张利华,徐晓新.区域一体化协调机制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5):81-87.。成都、重庆两个城市体量相当、位置相邻、文化相似,完全可能打造成为我国第四个超大城市经济圈、西部地区最大的一体化发展区域。第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是辐射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我国西部地区一直以来缺乏重大发展战略平台和经济动力源,很难争取到国家重大发展支持政策。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将极大地提升成渝地区的经济实力、经济竞争力以及辐射带动力,成为四川、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未来在国家层面发展的大平台和动力源。二者共同争取全球知名企业、国家级重大设施平台、重大项目等入驻布局,不仅可以弥补西部地区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空白,更有望成为辐射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动力源。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背景条件下,规划、建设、治理成都和重庆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必将成为西部地区发展过程中的亮点和突破点。“十四五”时期是成都等城市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道路上最为关键的五年,在新机遇之下也面临着创新任务繁重等巨大挑战。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建设不仅是成都发展的大事,更是西部和国家发展的大事。应深入领会国家的战略意图,将中央政府的意志通过治理体系与治理架构予以体现杨艳.建设成渝地区国际门户枢纽 推动与欧洲各国深化合作[J].重庆与世界,2020(10):42-43.。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和重庆市交通局出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文件要求,把目标放在基础设施的短板上,加快构建内部畅通外部联动、高效快捷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共同建设成都—重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合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试点工程先行先试。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成渝交通设施内联外通的作用,充分发挥该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不断完善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管理协同、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使成渝地区成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样板,成为西部地区进行国际交流的枢纽。2021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是国家首次针对成渝地区交通建设制订的专门规划。该规划一方面明确了当前制约成渝地区发展的交通瓶颈,如对外运输通道不畅、互联互通仍有短板、枢纽辐射带动力不强等;另一方面针对这些短板提出相应对策,以强化成都、重庆“双核”联系及对外联通、开放辐射为重点,确立发展目标。该规划明确支持“成都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融合建设,有序新建部分都市圈市域(郊)铁路,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另外,该规划提出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0 000千米,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9 000千米。力争重庆、成都“双核”之间以及“双核”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主要节点城市1小时通达,重庆、成都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成渝经济的重要保证,对经济发展起到的基础性、导向性、推动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从古至今,小至一个村庄大至一个国家,要想发展致富,前提就是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的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交通强国建设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0-10-30(1).,这就要求交通设施发挥内外经济联动的重要纽带作用,成为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的重要支撑。成渝地区作为国家级新兴发展战略区域,在发展中需要加快区域间公路、成渝高铁、飞机、大型电站基础通信设施等的建设,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应被视为重中之重,应科学规划布局,加强精准调度,强化工作落实,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项目,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渝两地在发展中应重点思考如何通过改善成渝两地的法治环境来确保区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成渝地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加快建设成渝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从整体上看,成渝两地的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起步较早,早在2011年,两地根据《成渝经济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出的“一主两轴四骨架”和“一小时交通圈”,着手开始成渝间交通设施的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规划与建设,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结合省情,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加大成渝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区域发展“内联”,从构建区域便捷交通网入手,从而实现成渝两市“直联”、成渝城市群“直联”和成都都市圈“直联”,确保1小时直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长远发展,就要加强成渝地区协同立法,尤其是增强地方立法的自主性与空间性,使地方立法更有针对性与凸显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强调,要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挥好重庆和成都两座中心城市的领导带头作用,助推成渝地区乃至长江中上游及西部地区高质量向上向好发展。坚决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指示精神,根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和重庆市交通局出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文件要求,把目标放在基础设施的短板上,加快构建内部畅通外部联动、高效快捷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共同建设成都—重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合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试点工程先行先试。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成渝交通设施内联外通的功能,充分发挥该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不断完善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管理协同、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使成渝地区成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样板,成为西部地区进行国际交流的枢纽。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倡导下,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智能化交通,促进交通运输结构的优化,充分发掘和利用已有的资源,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交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统筹推进,合力发展,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一体化道路和模式,共同构建成渝地区交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如今,成渝两地在铁路、公路、航空、水运、运输服务方面的交通基础建设齐头并进,在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在铁路建设方面,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克服地形带来的困难,打造多方向的对外大通道,形成米字形干线铁路网络,依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促进铁路建设的出海出关,加强成渝地区对内对外的联系,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坚持“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网状的城市建筑特点,推动一体融合、互联互通、环射结合的城际铁路的建设,构建“1小时交通圈”,促进城际、地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根据地形和城市建筑特点开建更多的轨道线路,加强轨道站点和常规公交站点的无缝衔接,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实现轨道交通和人口、产业、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在公路建设方面,畅通对外高速公路通道,加快加密公路干线,打通“断头路”和“瓶颈路”,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完善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网络,强化主城都市区高速公路和快速路一体化衔接。在水运建设方面,建设四通八达、协调联动的水运网络,建设以长江干线为主通道、多条重要支流为骨架的航道网络,加快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和梯级分层,加强港口分工协作,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港口群,着力打造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加强成渝地区航运体系统筹分工协作,提高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服务水平。在航空建设方面,建设引领内陆、辐射全球的航空网络,不断增加成渝地区机场的建设数量,进一步扩大航空服务覆盖面,加快构建以“枢纽机场为核心、支线机场为支撑”的运输机场布局体系。在全国各地的航空建设中,成渝更应发挥好模范作用,创造建设多位一体的全国航空服务网络。在交通运输服务方面,利用先进的网络手段,通过建设“1+5+N”物流信息平台,融合发展铁路水路、公路铁路、“一单制”联运服务,加速促进高铁快运、电商快递班列、多式联运班列的发展与完善,提高成渝两地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便捷人民出行,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要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依托重庆物流通道、成都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以满足成渝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为目的,利用成渝地区地理位置优势,发挥“水水中转”“铁水联运”物流通道方式的优越性,着力建设成渝连接长江中上游和西部地区的重点运输通道,使成渝物流通道成为长江上游的物流中心、西部地区物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渝地区运输服务建设的全面开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加速物流交易、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完善现代物流体系的一大步,是提高双城人民生活质量的添翼之笔,是成渝经济发展的巨大推手。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仅缩短了两地空间上的距离,而且加强了两地人才、信息、金融、产业的联系,通过发挥四川、重庆两大核心地区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员的流动、产业的更新换代升级。要继续按照“统一谋划,一体衔接,互联互通,协同管理,共治共享”的思路,坚持交通一体化发展,坚持“川渝一盘棋”思维,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在坚持国家大政方针的前提下,到2025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网络“一体化”、运输服务体系“一体化”、交通治理体系“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到2035年,构建“面向全球、辐射全国、引领西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牢牢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时机,不断增强各部门的工作责任感,紧盯该地区建设的问题、短板、弱项,要不断细化中央、省政府关于交通建设的意见措施,着力建设内联外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构建便捷的运输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交通和产业的发展,逐步做强交通企业,推动我省由交通大省向交通强省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