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以仁攻仁,以疑击疑(一)
豫州境内,刘备军中,刘备正在试穿那双新编的草鞋是否合脚。
“云长啊,这鞋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譬如人之取妻,亦如人之穿衣。”新鞋上脚,刘玄德颇有些感慨。
在其身旁,关羽正翻着一策不知从哪里寻来的竹简,看的颇为入神,有一搭没一搭的应着刘备。
良久之后,关羽心满意足的收起竹简,见刘备还在摆弄草鞋,问了一个在心中想了很久的问题,“兄长,如今咱们虽也算不上富贵,可吃喝用度最少是不愁的。为何还要时常编织草鞋 ?”
刘备一边端详着手中草鞋,看看何处还用修改,一边笑道:“少年时分养下的习惯罢了。一旦空下来总要找些事做。我又不喜读书,编一编草鞋,还能让心思静下来。更紧要的,不是平白做功,日后积攒的多了,这草鞋还可以卖嘛,也能赚上不少。”
“勿以钱小而不赚嘛。”
关羽摇头苦笑,虽同是出身寒微,可他始终想不明白,为何自家兄长对钱财如此看中。
该仗义疏财时,眉头皱也不皱。可到了自家花销起来,一枚五铢钱也要想上半日。
两人相伴多年,只看他的脸色,刘备便已猜到其心中所想,他叹了口气,“你清高,你了不得。云长啊,你不当家,不知此中的艰难啊。”
正在刘备要大吐苦水之际,张飞自外而入,嘴里叫嚷着,“兄长,又有士卒逃走了!”
原来自当日刘备不肯屠城之后,军中士卒便开始时不时的逃散,如今已经少了几十人。
他们到底只是义军,之所以随着刘备离开边地远赴中原,为的还是富贵功名。
可刘备先是去投奔卢植,结果不被看中,被打发到豫州来,算是断了功名一途。
后又不肯屠城,让他们发不得战争横财,又断了富贵一途。
如此一来,也由不得这些人不灰心丧气,失望离去。
刘备自然也明白此中道理,他闻言笑道:“当去者不可留,当留者不可去。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去吧。”
张飞咬了咬牙,恨恨道:“俺当初就说过,兄长对这些人实在太宽仁了些。要是听俺的,狠狠训上一训,定然无人敢逃去!”
关羽则是皱了皱眉头,对张飞的说法不以为然,“若是真按益德你的法子来训练士卒,只怕还未与黄巾贼交战,就要死上大半了。”
“哼!”张飞冷哼一声,“死了也比逃了好!”
关羽无奈摇头,张飞对士卒实在太过严苛了些。
刘备叹了口气,颇有些惋惜,“本还想到时给他们一人一双草鞋的,真是可惜了。”
自家兄长常会有些异于常人的想法,关张二早已对此见怪不怪。
张飞忽的想起一事,“兄长,这些日子除了有军卒逃走,咱们附近还多了不少流民,俺看都可怜的很。”
闻言,刘备缓缓抬头,“竟有此事?带我前去看看。”
……
鄢陵城外,王略正与钱信郭槐二人垂钓。
钱信先是低头看了看手中王略用竹竿做成的钓竿,随后望向前方平静无波的湖面,最后又瞥向三人身旁空无一物的竹筐。
“王君,咱们已在此地坐了半日,半条鱼也不曾钓上来,甚至连鱼都不曾见过。你来时可曾问清楚了?这湖中到底有鱼没有?”
一旁正专心盯着鱼竿的王略扫了他一眼,将手指放在嘴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随后他低声道:“如有,恰似如来。”
钱信一愣,倒是一旁的郭槐给他解释起来,“这如来是出自佛家,而这佛家,就要说到当年白马西来……”
听了半晌,钱信依旧一知半解。
王略低声道:“钱君,你看这湖,在未从当中钓出鱼来之前,湖中可能有鱼,也可能没鱼。”
“如果一会儿咱们钓出鱼来,那就是有鱼。如果一会儿咱们钓不出来鱼,那便是无鱼。如今你问我有鱼没鱼,我自然是不知的,那我问你有鱼没鱼,你如何回答?”
钱信沉默不语。
好一个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见说晕了钱信,王略重新将目光放回到湖面上。
钱信却是半点也不想让他清净,问道:“如今曹刘将至,王君可有应对之策?”
王略敷衍的点了点头,“已有应对之策,那刘备多半是不能前来了。不能与之一见,倒真是有些遗憾啊。”
一旁的郭槐一头雾水,这些日子他未见有军卒调动。
王略看了郭槐一眼,低声笑道:“这退敌之策,孟子当年早已写在书中了。镇之,读书,还是要学以致用啊。”
见郭槐依旧是不明所以,王略继续点播,“你想想孟子的著作,再想想那刘备的为人。”
郭槐心中一动,想到一句言语,脱口而出,“君子可欺之以方。”
“不错,确是此语。”王略望着一动不动的鱼竿,“我之前已让阿瑜派出不少人手,专门去刘备的驻军之地附近寻找流民,尤其是要多找些老弱妇孺。”
“随后告诉他们,刘玄德是个仁义之人。到时只要他们前去苦苦哀求,说是听过刘玄德的仁义之名才前来的,那刘备就会给他们粮食。”
他微微低下头去,让人看不清脸上的神情,“如今这个世道,流民总是多的很啊。一旦开了头,他就走不到这里了。”
钱信不再言语,即便是他这个向来自诩为求利之人的商人,听到这个计策,也是心酸的很。
郭槐苦笑一声,“王君此策,多半是能成的。只是仁义德行,却也成了破绽,到底还是让人有些意难平啊。”
鱼竿轻轻颤动,远处湖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
王略执竿而起,一声叹息。
“这世道,总是亏欠着好人。”
……
刘备帐中,看过那些前来投奔的难民后,刘备便独自一人回到帐中编起了草鞋。
半日不曾走出。
没人知道这半日他在帐中想了些什么,大抵也在心中权衡过利弊吧。
只是当他走出大帐,并说出要发粮救济这些流民的时候,他在帐中想的到底是什么便也不重要了。
君子从来论迹不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