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〇一三章:南宫(上)
大邑商苛待虞国,但对周邦却向来不错。
即使是在武帝乙时期,周邦自豳迁岐,季历几次入贡,诸事都非常的顺利。十一祀入贡获得赐婚,三十四祀入贡获颁新地,甚至可谓是荣宠。
当今的这位商王,在位已有十一祀。四祀那年,季历奉命讨伐余无之戎,克之,商王命他为牧师,这更是实实在在的荣宠了。此后,他奉王命在西土征伐,就有了在当地登众充实周师、调配当地诸国随同出征的权力。
这项权力非常重要。此前他虽奉着王命,所讨伐的戎人也是当地公敌,但只能用利害关系去说服当地诸国,不能直接调配他们出兵,更不能指挥他们。
季历原本就极为善战,历次出征,仅在九年前讨伐燕京戎时战败。那会虞国受创尚未恢复,燕京戎又远在汾水中下游,劳师寡助,失败实属情有可原。
但其他时候,都是攻无不克,受命担任牧师之后,更是如虎添翼,征伐范围越来越广,西土诸方国越来越顺服。
时至今日,季历和他的周邦,已经是大邑商统治西土的最大助力和倚仗。虽然有河、渭之间的旧事,最近也有一些风声,但季历并不怎么担忧。
……,……
南宫的巫景,最近正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编撰当今商王的时典。
周邦向来重视对大邑商的资讯收集,到河、渭旧事之后,重视的程度又更进了一步。大邑商的不少典籍,都被周邦派人收集抄录,贮藏在太史寮中。平时的一些情报,也有卿事寮的职人负责收集,送往宗宫和在外征伐的邦君手上,而他的南宫也会收到一份。
他是整个周邦,乃至王幾之外的所有邦国中,对大邑商了解得最为透彻的人,也深受周邦的信重。执政卿之一的太史伯单父,早些年曾向邦君推荐他担任“太祝”重职,邦君的回复是“余以夫子为友为师,不以为臣”,并令诸公子师事之,多多登门请教。
说是诸公子,其实主要是世子昌。司马仲宁醉心戎事,又常年随邦君出征,难得履及南宫;右史叔襄勤奋好学,但事务繁杂,且不良于行,离开宗宫的时候极少;至于公子丰,那更是绝迹不至的。
然而最近叔襄却来得比较勤了。开始是和世子昌一起,送来一根精美的鸠杖。得知他在编撰当今商王的时典,就主动提出前来学习,甚至还提溜着病愈不久的公子丰一起过来。
巫景不介意叔襄来学习,所谓教学相长,这并不影响他的编撰进度。至于公子丰,听说病愈后颇有长进,尤其擅长乐诗,几如天授,过来学习也无不可,反正一只羊是放,两只羊也是放。
但公子丰确实少了一些正形。这天他随叔襄过来学习,遇到在偏殿外玩耍的、自己那个不到三岁的小外孙,就一把将他捞起,翻来覆去的打量着,一下抚背一下拍臀,口里还不住赞叹道:
“你叫适?长于南宫……南宫适?嗯,不错不错,今后大有前途。”
作为国中长者,巫景自不会和这未行冠礼的竖子一般见识。况且这竖子年齿虽小,却是伯籍正正经经的近支父辈,于适乃是从大父。
长辈亲近小辈,赞誉有加,这是适的荣幸。
只可惜,这荣幸的话由这竖子口中说出,再配上轻佻的举动,看着怎么都有些不协调。
一旁的叔襄大概也有同感,他瞪着自己的幼弟,低声呵斥道:“夫子就在偏殿看着,如何这般轻佻?速速把稚子适放下,与我前去拜见!”
公子丰倒是听话,立刻依言放下孩子,赔笑着说道:“三兄勿恼,我也是见猎心喜,见贤思齐……”
这话更是荒诞不经。括这么一个小孩,能是猎物?能是贤人?不过这“见贤思齐”倒是说的不错,也不知这竖子从谁口中听得,然后就拿来胡言乱语。
眼见兄弟两人说笑着,已经走到偏殿门前,巫景也振衣敛容,等待两人前来拜见。
“夫子安好?”叔襄问候道。
巫景点了点头,示意两人正坐,而后拿起一卷竹简。
“今天要讲述的,乃是今王四祀,周侯伐余无之戎,克之,王命侯季为牧师。”
周侯、侯季皆是指周邦的邦君季历。巫景既然写的是商王的时典,自然是以大邑商的视角即口吻。
周邦于大邑商为侯,故称周侯;前曰周侯,后曰侯季,是因为前面伐戎的主体是作为诸侯的周邦,而后面封赏的乃是周邦邦君本人;至于称侯季,那是因为巫景在周邦,要为邦君避讳,故而只以排行相称。
封赏邦君季历为牧师,这在大邑商也是件大事,等到当今商王崩殂,商廷为他编撰故典,这件事情肯定会被载入。
对周邦而言,这更是密切相关。
跪坐的叔襄听到这一句主题,身姿愈加的端正,神情也越发的严肃了。
巫景心中暗自称许,继续讲述,把这件事情在两名生徒的面前扩展开来:
“大邑商王幾之外的周边四土,情势各有不同。北土是大邑商故地,受命之前凡八迁,多在此域中。受命之后,大帝乙于大河之南营建大城,镇压夏后氏旧都,曾迁移北土数万故民充实城防,北土过了很长时间才恢复。
“南土汉阳诸国,对大邑商向来恭顺,周边几无纷争。汉水至江水而下,南土王道之末,有一大铜山,大邑商在江、汉之间建有大城,用以转运铜料。惟桐柏山、大洪山一带,有蛮人不服王化,胁迫王道,昔年武帝丁曾遣子雀、望乘讨平,其后庶几无事……”
也就是后来的太冶铜山、江汉盘龙城了,公子丰想。他忽然举起左手,向巫景示意。
巫景第一次看见这种示意手法,却也明白是有事相询:“何事?”
“丰有惑,请教于夫子……丰曾有闻,上古舜、禹之时,三苗势大,于汉水之北筑大城,民至数万。后逢地震泉涌,城池大坏,舜、禹趁机毁其城,逐其众,移河南之民实之。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