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津沽小儿推拿传承发展史
小儿推拿作为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分支,是在临床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其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著作《五十二病方》中便有使用钱匕治疗小儿疾病的记载。至魏晋隋唐时期更出现了不少小儿推拿方面的内容,《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风寒。”《外台秘要》记载:“小儿夜啼至明不安寐……亦以摩儿头及脊验。”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发展迅速,涌现了一批小儿推拿名家,明代万全所著《幼科发挥》中记载:“一小儿得真搐,予曰不治。彼家请一推拿法者掐之。”而同期出现的《小儿按摩经》更是标志着小儿推拿已趋成熟。
津沽小儿推拿作为传统小儿推拿流派,植根于津沽地区,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传统小儿特定穴推拿为基础,秉承前人经验,又融入当地古法腹部按摩技艺,吸纳民间简便验效方法,发展形成的小儿推拿特色流派。历经五代人的共同努力,该流派继承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核心特定穴”“腹部推拿”“皮部推按”等理论方法,并应用于小儿疾病治疗中。
石汉卿(生卒年不详),河南开封人,是本流派的创始人。石老深谙少林内功推拿,指力深透,常以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疾患。其手法持久、有力、均匀、柔和,能使患儿在轻松舒适的状态下恢复身体健康。后世津沽小儿推拿传承,尤重视习练易筋经、少林内功,既练就了医者的功力,又借助医生正气驱导患儿邪气外出。此为津沽小儿推拿之源起。
胡秀章(1914—1984),天津人,著名推拿专家,是津沽小儿推拿第二代传人。胡秀章先后师从石汉卿和脏腑推拿大家安纯如,以“手法微妙,着手成春”享誉京津。除了传承内功推拿治疗小儿疾患外,胡老还特别强调小儿腹部推拿的应用,他认为“脾为人体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精微”。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较成人更多,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尚未健全,易为各种原因所伤。因此,他强调小儿尤要“固护中州,保护后天脾胃”。在传统小儿推拿基础上,他以深沉渗透的层按腹部、均匀柔和的摩腹等推拿手法防治消化系统疾病。清代《厘正按摩要术》也提出:“急摩为泻,缓摩为补……摩腹,用掌心,团摩满腹上,治伤乳食。”这些均表明了小儿腹部推拿操作的有效性与必要性。
隋卓琴(1936—2016),天津人,为津沽小儿推拿第三代传承人,师从胡秀章。她不但继承了胡老的小儿推拿衣钵,还进一步提升了津沽小儿推拿的内涵与水平。在小儿推拿临床操作中,她手法动作规范,每一术式都谨遵前人要领。特别是在进行小儿腹部推拿时,传统的摩法在她手下变得不再“简单”。“不宜急,不宜缓,不宜轻,不宜重,以中和之意施之”是她对摩法的理解。她还注意与现代医学解剖学相关理论结合,如在治疗小儿感冒时,她往往会在按揉小儿天突、膻中等穴的基础上,加用推法施术于胸骨后的胸腺,以提高小儿免疫功能。同时,在治疗脑瘫患儿时,她也会在后背脊柱上施用叩法以促进脑发育不良患儿的神经支配功能。
王金贵(1965—),天津人,为津沽小儿推拿第四代传承人,师承隋卓琴。王金贵教授在前人基础上,系统梳理与完善了津沽小儿推拿流派的发展脉络,同时凝练了流派理论体系与特色手法,让津沽小儿推拿流派得以完整呈现在世人面前。
王金贵教授追随隋老系统收集整理了民间儿推手法,同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平台,将各流派名家相关临床经验纳入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用穴规律,提出“核心特定穴”概念,形成了指导临床医师的简化“推拿经方”。减少不必要手法操作,形成靶向明确的精准治疗方案。同时,王金贵教授效法夏禹铸《幼科铁镜》“用推即是用药”观点,形成了津沽小儿推拿独特的术式配伍理论。其将津沽小儿推拿“核心特定穴”以八纲、八法为总领,将“核心特定穴”分为“调脏”“汗法”“下法”“温法”“清法”“和法”“消法”“补法”八类常用穴,是流派的独特观点。在治疗中,通过对患儿疾患辨证分型,准确判断治则治法,法方剂之君臣佐使,选择穴位处方配伍,发挥了津沽小儿推拿辨证准、选穴精、起效快的治疗优势,在临床中多能及时减轻小儿的病痛。另外,王金贵教授还溯源名家手稿和经典藏书,从古医籍中逐步梳理出“十二皮部”与小儿推拿的相关性,并将两者核心思想匹配融合。他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最终形成了“皮部推按”疗法,进一步丰富了津沽小儿推拿的理论方法体系。
到现在,津沽小儿推拿已经发展到以李华南、董桦等为主体的第五代,不仅继承了前人的衣钵,同时,他们还深入开展了小儿推拿理论及应用的研究。他们获得全国首个小儿推拿领域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初步探究了推拿特定穴对泄泻胃肠动力特异的效应机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可观的应用前景。他们还总结小儿常见疾病的常用穴应用规律,筛选小儿推拿“核心特定穴”,为临床治疗及预防小儿疾病提供优选的标准化治疗方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期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精神。